李小娟
摘要:初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班主任作為學校教育關鍵節點,需要針對向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深入分析,制定符合學生成長需求的賞識教育方法,對學生的品德和言行進行合理的引導,并為學生創造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賞識教育
在傳統觀念當中,學校就是為學生提供良好教育的地方,而教育并不等同于學習成績,文化課程雖然是班主任的重要教育環節,但是德育也同樣重要。目前很多時候班主任對于賞識教育的研究并不深入,我們要摒棄傳統的教育缺點,及時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通過多個角度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疏導,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品德[1]。
1 選擇合理巧妙的批評方式,培養學生品德
初中生由于年齡的關系,缺少自控力,作為班主任不能單獨以責罰為主要懲治手段,尤其體罰更是不可取。初中生有自己豐富的情感,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著巨大影響,而且這個階段的學生內心比較脆弱和敏感,班主任的態度和批評方式對學生都可能在成長久性的傷害。因此我們建議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優異表現要及時表揚,并給予贊許和肯定,對于學生表現出來的品質能夠快速得到反饋,但是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或者錯誤,則需要采用比較委婉或者藝術的處理方式,既要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又不至于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2]。
例如有的學生在課堂上比較調皮,影響了課堂紀律,這個時候班主任如果在大庭廣眾之下直接責罰會讓學生產生自卑感,很可能在今后的行為舉止上都帶有畏懼感或怯懦感。班主任可以在課后找單獨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指正,并可以引用故事或者自己的親身經歷幫助學生從側面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維護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也讓其明白道理。
2 開展相關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內化教育
賞識教育不僅是對學生思想品德的一種教育,還應該包括對學生言傳身教的感化,因此班主任不僅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對學生們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還需要帶領學生更多的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接觸社會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讓德育不但體現在思想上,要在行為舉動上耳濡目染。在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后,班主任還要及時幫助學生整理和歸納思想,也可采用辯論賽等方式讓學生的思想相互碰撞并產生火花,繼而提高教育效率。
3 提升班主任賞識教育意識.注重學生個體差異
班主任是學生的引導者,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班主任的賞識教育意識,讓其以此增強德育教學的整體性。首先,學校加強班主任的賞識教育意識.督促班主任在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上多下功夫,深入研究學生的基本現狀并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其次,要將德育教學評價融入到教學標準中來,應該以綜合素養作為學校的教學方向。最后是根據班主任的德育教學成果制定相對應的獎勵制度,以物質作為獎勵以鼓勵班主任們,同時還能從側面激發班主任的教育積極性。
賞識教育不能將所有學生“一視同仁”,而是要注重德育教學的個性化差異,有針對性的為每一位學生建立檔案,詳細記錄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行為特征,不要以普通學生的標準強調紀律,而是要注重每一個學生的差異化進步。很多學生本身具有一定的敏感、怯懦、矛盾等心理,我們的教育要強調柔性化,用溫柔感化每一位學生的心,對于學生的一點點進步也要不吝嗇贊美和表揚,在潛移默化中鼓勵學生不斷提升自己。
4 加強學校家庭共同教育,發揮賞識教育優勢
學生的生活重心就在家庭和學校兩個環節,單獨依靠學校不能為學生樹立全面性的榜樣,因此我們倡導家庭成員與學校進行聯合教育。學校可以定期舉辦家長日,讓家長定期來到學校與學生參加和完成一些教學任務,并有針對性的設計一些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溫暖。班主任與家長之間要利用微信群或者QQ群進行多方位的交流,將學生的學校表現和家庭表現及時分享。現代教育要更加謹慎,要有針對性的分析當前學校學生的特點,制定差異化的德育教學方針,鼓勵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融合,為學生打造一個和諧有愛的生活環境。班主任要在自身的行為舉止上為學生做出典范榜樣,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細節中感受到教育無處不在,從而實現耳濡目染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5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生正處于完善和建立思想認知的重要階段,班主任的教育不能局限于文化課程,還要多多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都不同,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的教育不能以偏概全,而是要有針對性制定教學方針,并且要照顧到這個階段學生的自尊心,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提升學生的賞識教育質量,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做好基礎性工作。
參考文獻
[1]楊濤,初中班主任賞識教育的運用分析[J].新課程導學,2020(4): 88.
[2]趙云霞.賞識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實際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 9,13(22):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