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玲
摘要:越來越多的幼兒園教師選擇對于學前教育的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進行探索,開展更加科學的評價活動,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可以對于幼師的教學活動進行更加積極的呼應,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提高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取得了積極的教學成果。表現性評價是具有代表性的評價活動,與之相關的教學策略和評價策略正在逐步的取得主導地位。因此,在本文中針對表現性評價及其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討,并且對于所應當遵循的原則進行準確的界定。
關鍵詞:表現性評價;學前教育;應用探究
學前教育的評價思維和評價策略正在逐步的完善,從以往的直接性評價到現在的積極性評價以及表現性評價,幼師都突出了幼兒的主體地位。不斷的引導幼兒對于自己的行為開展判斷,在更加多維的環境中評價幼兒,而不是在特定的條件下對于每個幼兒的表現情況都評定相應的分數。幼師根據幼兒的實際表現以及具體的活動內容來靈活的調整評價的標準才是提高學前教育的教學效率以及表現性評價應用效率的最好途徑。任務探索法,檔案法,作品取樣法,都為幼師的教學活動和評價活動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性。
1科學的運用檔案法以提高表現性評價的應用效率
檔案法是一種比較系統并且成熟的評價方法,這對于兒童的個人表現情況可以進行綜合性的記錄和評價,對于學前兒童的成長會產生積極的作用。幼師通過對于兒童的相關學習成果進行搜集和記錄,建立學習檔案袋的方式來記錄兒童的成長過星。這種方法和兒童作品取樣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通過收集兒童的作品以及學習內容來進行評判。但是更具有系統性和條理性,不僅僅局限于學習成果,更有其他的點點滴滴的記憶,同時更能滿足表現性評價的核心要求及主體性、科學性、探索性的原則。因此,檔案法可以反映出學前兒童成長進步的過程。在收集學習成果,并且保存在檔案袋的過程中教師要了解到檔案袋的構成,并且認識檔案法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方法,對于幼兒成長的每個時期和階段的作品要進行全面而又系統地搜集,比較不同時期的作品差異,讓更多的幼兒可以積累經驗,進行更多的自我評價活動,同時對于現有的教學問題和幼兒的學習問題成長問題進行積極的反饋。因此,檔案袋也可以成為家長認識兒童在學習過程中取得進步的一種媒介工具,可以做到家長和幼兒園幼師共同互動交流,完善檔案的內容,為幼兒建立行之有效的評價體系,讓表現性評價活動的運用更加的深入。
2注重任務探索法的運用以促進表現性評價教學活動的進行
幼兒的探索能力和探索欲望需要得到幼師的積極培養,才能提高表現性評價教學活動的整體水平。任務探索是一種與情景教學過程有密切聯系的過程性評價方法,反映出幼兒在某個場景或者某個任務中的具體表現情況,為幼師的評價活動以及教學活動提供更多的數據支撐和現實依據。同時還可以鼓勵幼兒運用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經驗,提高整體的任務探索效率。同時幼師要對于評價的標準進行準確的界定。對于任務的種類和內容進行判斷,制定出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例如,在進行簡單算術的教學時,幼師可以給幼兒們布置一些計算任務:校車內共有多少人?學校里有多少棵小樹苗?這些任務探索活動可以讓幼兒的表現欲望得到調動,并且積極的具體的參與其中,這種方式更容易激發幼兒的興趣,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并且進行知識積累的相關能力,從而促進表現性評價的深層次運用。
3科學的運用兒童作品取樣法以提高表現性評價的整體效率
表現性評價的最常用方法就是兒童作品取樣法,這種方法主要是利用學前兒童在課堂活動中完成的作品,以及沒有完成的半成品。運用照片或者視頻的形式進行收集和記錄,直接反映出兒童參與學前教育的狀態和表現情況,將兒童的作品作為主要的評價結果十分的簡潔方便,并且綜合性較強,通過兒童的作品變化可以反應出兒童的進步空間和成長環境。同時在此過程中可以進行更多的表現性評價活動。
兒童作品取樣法主要包括三點:第一,制定兒童發展評價框架和發展檢測表,按照學前教育的特征標準以及兒童發展指南的要求確定內容。評價的項目應當包括閱讀、探究、語言、藝術、鑒別,同時建立兒童作品表,收集兒童的完成的具體作品,根據兒童的作品的表現情況進行綜合性的鑒定。添加一些描述性的語言,完成兒童綜合評價報告,使得兒童作品取樣法的運用更加的深入和科學。同時,這也會為表現性評價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探索活動取得積極的成果。
4結語
總而言之,表現性評價手段和評價策略的深入推廣運用為整體的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及教學策略的運用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幼兒園的優勢突出了幼兒的主體地位,不斷的引導幼兒科學的評判自己,科學地評價他人。幼師對于評價性的指標進行了更加科學地設置,使得表現性評價的應用更加的深入和有效。現有的一些教學問題也在逐步的得到解決,整體的教學效率在不斷的提高,表現性評價及其在學前教育中的運用初探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鄧莉.表現性評價及其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初探【【J】.電腦迷,2018(07):124.
【2】周欣.表現性評價及其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J】.學前教育研究,2009(12):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