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蕾
摘要:歷史作為中國興衰更替的文明印記,值得初中學生用心去學、學以致用,從而為社會現代化建設做出巨大的貢獻,努力成為高素質的優秀人才。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傳統固化的教學方法很不適用,新課改背景下,只有打造了高效課堂,教師結合初中生的實際發展情況,為他們提供最優質的教學服務,促使學生們理解記憶歷史知識,同時實現學科成績的進步,不斷地提升主體優勢,才將揭開歷史教育的嶄新篇章,后續實踐工作推進的異常順利。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策略分析;研究
初中生主動學習歷史知識,可以了解過去、展望未來,能夠提高民族自信心,強化培養愛國情懷,實現綜合素質及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具體實踐中,教師發揮指導作用,用心打造高效課堂,運用一系列的有效策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發展觀、歷史價值觀等,深入挖掘他們的智慧潛能,鼓勵學生有效學習、學以致用、個性化發展,他們大膽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初中歷史教育長遠規劃進程的加快指日可待。筆者就此闡述了一些看法。
1 教師必須尊重學生,有效構建高效課堂
初中學生正處于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轉變了自己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指導作用.選擇學生們可以接受的教學方式,積極配合的教學策略,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非常必要,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他們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反思總結的機會,歷史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下,初中生得以發揮主觀能動性,更容易獲取到不一樣的認知體驗,很有信心突破自我、挑戰自我,輕松實現學科成績的進步[1]。比如,教學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一課內容時,先為學生們布置下自主預習的任務,任務內容:(1)概括夏朝的基本情況,為后續內容的理解奠定下理論基礎;(2)完成相關材料的研讀,從不同史料中有效地獲取歷史信息;(3)關于早期國家的發展,簡單說一說自己的看法;(4)準備采取情景劇場、百家講壇等方式,更好地突破難點,記憶關鍵知識內容。預習任務有一定的難度,應建議學生們相互幫助、有效學習。教師要觀察不同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而在師生互動環節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潛移默化中增強他們個性化發展的自信心。給予了初中生充足的自學時間,他們努力發揮自己的特長,總結分析學習技巧,不再處于被動地接受狀態,初步構建了高效課堂,教師教學計劃的具體執行更輕松。
2 把握教材媒體教學,有效構建高效課堂
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實現趣味化的歷史教學,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優勢,啟發學生們積極思考、深度學習,牢牢把握教材內容,有效構建高效課堂,這樣的教學實踐很符合初中生的發展需求,教師展開深層次的探索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比如,在講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章節內容時,直接播放視頻資料,分享豐富的教學資源,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細致化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過程后,集中學生們的全部注意力。緊接著,教師應用圖文結合的方式,鍛煉初中生靈活處理學習材料的能力,配合講解法、提問法、討論法、評價法等,提高班級學生獨立思考的主動性,高效課堂以生為本,學生更愛學習歷史知識,通過分析歷史問題,對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趨勢有足夠深入的理解。
3 增強互動實施評價,有效構建高效課堂
初中歷史的高效課堂離不開師生的和諧互動,妥善解決師生互動問題,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并且鼓勵學生之間合作探究,繼而實現共同進步的目標,高效課堂的構建意義重大,歷史教學工作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3]。比如,學習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知識點時,教師提出幾個難度適中的問題啟發學生們積極思考,同時運用鼓勵策略,讓學生們熱情投入小組合作,通過小組的探究學習,優質完成規定任務。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直接評價不同學生的小組探究情況、任務完成質量、身上的“優缺點”等,生生互評,自我評價,有效互動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處十分和諧,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下,初中生發現了歷史學科的魅力所在,相信,在后續的學習實踐、綜合探究等環節將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4 結語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下,需要構建初中歷史的高效課堂,教師發揮指導的作用,學會運用有效的策略,幫助初中生更好地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想方設法滿足了他們的學習需求,形成了和諧的互動關系,歷史教學質量頗高,構建高效課堂的價值突出,順勢打開素質教育的新局面,可謂一舉數得。
參考文獻
[1]徐少華.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方法的思考[J],新課程導學,2019,35 (32): 177-178.
[2]溫亞月,張玲玲,韓磊,淺談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有效教學[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9,11 (08):344-344.
[3]許慶明,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軟件教學,2018,29 (2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