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蘭芬
摘要:初中作為學生英語教學的應用訓練階段,需要更多注重的是學生表達交流能力的培養教學。本文就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互動式教學實踐方法進行了分析,希望借此革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邏輯,設計行之有效的活動,構建學生初中英語學習的認知結構。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英語;互動式教學
“互動式”教學是一種將創建和諧師生互動環境作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其核心理念就是將教學活動視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是一種生命與生命的溝通,即動態化的交互影響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互動教學式,有效改善師生關系,強化不同群體與環境之間的交互影響,以產生教學共振,達到提高教學目的。
1游戲互動教學模式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應改變應試教育模式下的思想束縛,革新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在臺上一味地講,學生在下面被動地聽的教學模式。強調教材、教學工具以及場所的有效應用,提高師生之間有關課堂內容的互動。中學生自身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在這種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中,難以吸引學生進行英語學習,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利用互動式教學模式進行英語教學,能夠吸引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幫助學生構建英語思維,引導學生進行英語的創造性應用,能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活躍課堂氣氛。
不同于傳統教學方式,互動式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的應用過程中,利用實際應用的方式來增加學習趣味性,形成游戲式的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此外,一定的教學游戲互動有利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滿足了學生的需要,更符合了學生的心理特征,舒緩緊張的日常學習壓力。教師在課堂授課環節不僅要深度挖掘教材課本中的內容,更要在課堂講解過程中找準切入點,抓住學生的眼球。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英語七年級《Isthereapostofficenearhere?》一課中,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周邊的設施的各項活動,對學生進行詳細詢問,幫助學生熟練掌握Whereis…?這一句型。也可以制作動物園、電影院、足球場等卡片,并由其他同學提問“Istherea…nearhere??”。學生根據自己的卡片回答“Yes,thereis.Itison…”。
2強調語言互動實踐
我國傳統中學英語教學注重語言知識的輸送,而忽視了語言實踐應用,導致許多大學生“高分低能”的情況出現,影響英語教學質量。通過互動式教學模式,實現在初中教學課堂中的英語語言環境創造,幫助學生進行英語實踐訓練,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英語互動式教學效果。真實的語言交流環境不僅能免除母語中介,提高英語的學習效率,更能直接建立學生的英語,思維邏輯,為學生熟練掌握英語應用能力提供條件。
互動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設計者與推動者,要根據教材內容收集相關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英語學習的實踐應用,促進英語口語交流頻率,利用日常生活場景進行實踐訓練,完成英語口語實踐應用。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每日一分鐘”英語口語訓練作業,教師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及教學課程安排,由學生組成口語練習小組,選擇一個主題讓學生進行互動口語聯系。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幫助部分膽怯的同學實現自我展示。還可以讓學生將對話音頻進行錄制,并上傳到學習平臺,方便教師進行客觀指導,及時糾正學生語法錯誤,切實提高英語學習質量。
3重視互動教學評價
互動式教學的實際教學效果取決于多個元素,包括教學的環節設計、環境質量、學生參與積極性等,這就要求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及時做好總結評價工作,不斷增加其實際應用效果。它不僅要求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更要包含學生對學生、學生對老師的互動體驗評價,實現英語課堂評價的多元化。
以教學目標為主要評價內容,充分考慮在互動環節設立的交流目標,檢驗學生能否完成相關任務,掌握英語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采取課內課外相結合的評價方式,通過學習平臺及課堂活動開展情況,學生與教師之間可以互相評價,檢驗學習效果。在實際評價過程中,教師應把握好評價時間與核心走向,避免評價思路發生偏移,提前列好評價標準。及時總結相關評價結果,將“教”與“學”相結合,使學生充分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實現互動式教學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中的有效應用,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4結語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進行初中英語互動式教學實踐分析,符合了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對推進英語表達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要求。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真正為學生進行教學服務,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宮瓊.淺談評價對英語教學的意義——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目標下英語閱讀寫作教學中的評價【J】.黑河教育,2018(0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