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發 陳平
摘 要: 在城市建設中,林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構成板塊。所以,為了切實提升林業的經濟效益,推動林業技術的發展,相關從業人員必須基于現今形勢,加強對林業造林方法進行研究,與此同時,還要重視營林生產管理方式的革新和完善。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不管是道橋建設還是工程建設,均與林業的發展息息相關。此外,隨著我國的經濟水平的日益提高,個人、社會以及國家在林業方面的需求也與日俱增,由此,更突出了優化林業造林方法、革新和完善營林生產管理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關鍵詞:現代林業造林方法;營林生產管理;探討
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再加上20 世紀采用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導致現階段我國林業資源面積正在逐步減少,有些地區出現了水土流失問題。為了改善目前存在的問題,在進行林業造林工作時要結合實際,不斷完善造林方案,合理地對林業資源進行開發并加強管理。
一、常見的現代化林業造林方法分析
1.林業造林分殖法。在林業造林當中,分殖造林法通常被應用在面積較小的林地種植當中,正確的操作方式為:在林地區域按照種植標準要求挖掘40-60m2 的地穴,在施工中需要保證穴底部分的平整性,在進行栽種時需要保證樹苗端正,樹苗根部和稍部需要盡量伸展。對樹苗載重的深度需要科學把握,做到尺寸適中,以確保根部得到充足氧氣和水分,通過使用這種造林方式,能夠有效提高樹木的成活率,同時操作較為簡單,但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所以應用這種方式在提高造林經濟效益方面并且效果不理想。
2.林業造林植苗法。植苗造林法需要以穴植作為基礎,將已經培育成活的樹苗直接種植到挖掘好的地穴當中,但應用這種方式需要進行提前育苗,在育苗的過程當中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同時人力和資金成本較高,同時,為了保證樹苗成活率,需要結合更好的種植技術,這就對造林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植苗法造林技術的優點是適用于任何地區進行種植,樹木成活率較高。
3.林業造林播種法。播種造林法是通過將種子直接播撒在需要種植的林地當中,經過自然培養促進樹木生長。這種方式對于技術要求相對較低,操作流程簡單,并且無需進行育苗,主要適用于面積較大的林地造林工程。使用這種造林技術需要注意的是,種子的播種對土地有較高的要求,為了提高樹木成活率,需要進行科學的選種,結合造林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土壤環境,選擇適合的樹木品種。在進行林地的后期管理當中,需要提高幼林的管理能力。適用于此類種植方式的樹木品種包括:山杏、油桐和櫟類等樹種,因為此類樹種的直徑較大,并且顆粒飽滿,所以更加容易發芽,在進行播撒種植后,只需要提供充足的水源即可。
二、我國造林營林工作現存問題分析
由于我國森林儲備量較低,與其他造林營林強國想不存在一定差距,加之林業資源在分布方面有不均衡現象,所以影響了我國造林營林的進一步發展。同時,由于很多遺留問題,導致我國缺乏相應的造林營林監督管理制度,所以在開展造林營林活動中,多數需要依靠地方林業部門力量,地方林業部門通過執行上級指令進行造林工作實施,這種方式在植樹造林科學管控方面存在一定弊端,也是易影響我國林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林業相關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導致相關工作人責任意識不強,對造林營林工作重要性不明確,在林業管理方面過于粗放,導致我國當前林業生產效率不高。
三、林業營林生產管理有效措施分析
1.提高種苗基地建設管理水平。在進行林業造林工作開展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是如何能夠有效提高種苗成活率,這就需要在種苗的培育階段采取科學的管理措施。通過加強對種苗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水平,能夠更好的推進科學育苗種植技術。為了更好的提高營林的經濟效益,林業部門和相關企業需要提高對林業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在管理過程中加強幼苗的培育管理工作力度,從而更好的保證幼苗健康成長。由于樹木幼苗生長能力將會直接影響到造林結果,所以,需要懸著優質的幼苗進行培育,結合科學的抗病妨害技術,選擇具有良好抗病能力和適應能力的樹木品種。在進行載重時,需要按照科學的種植方式進行移苗,在保證栽種質量的同時也應提高幼苗種植數量,從而確保造林營林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2.根據經濟規律開展營林工作。營林的生產與管理都應結合相應的規律進行科學計劃,營林的主要目的除了更好的提高我國環境質量,也應做到提高經濟效益,只有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收益,才能進一步推動我國林業發展。為了提高造林的經濟效益,首先應結合經濟發展規律,在營林管理工作當中,應針對樹木的成活率和成活后樹木質量制定造林計劃和標準,按照樹木的經濟價值進行分類,在后續工作中結合這一經濟特點實施更加科學的造林營林計劃。同時,相關管理人員還應對營林工作整體項目進行規劃,避免營林過程中在管理和建設方面出現盲區,根據造林營林的實際工作狀況,最大限度的完善營林管理措施。
3.提高營林管理人員專業水平。提高營林管理人員專業素質水平可以從多方面入手,首先,可以通過投入適當資金,改善工作環境,吸引更多的計算人才加入到造林工程建設當中,同時,對現有的管理人才應給予精神和物質方面的鼓勵,適當給予補貼,提高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其次,應不斷提高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根據營林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工作計劃,將崗位職責進行細分,提高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促進各項管理規定落到實處。建立部門責任制,劃分部門工作職責,保證營林過程中任何一項工作都有人負責。最后,積極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提高營林工作管理效率。
4.加強苗木基地建設。保證種苗的質量及成活率直接影響林業企業的發展,優良的品種成活率相對來說較高,同時具備一定的抗病蟲和自然災害能力。所以,必須注重苗木基地建設的重要性,不斷篩選優良的品種,不斷調整母樹林結構,使用趨于熟林的樹木代替老齡化的母樹林。
5.撫育管理。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管理,通過有效的組織、嚴密的監督,將撫育管理工作狠抓落實。森林撫育管理工作相對來說技術要求比較高,而且具備一定的工作難度,所以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具備專業的素養。撫育工作完成質量直接影響林業的實際發展情況,所以要嚴格按照具體的操作流行進行撫育管理。同時,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這就需要專門人員對資金進行嚴格管理,一定要做到??顚S?。資金使用還應通過正規的審批流程,保證資金使用公開、透明。另外,要對林業生產力進行不斷優化,確保淘汰落后的產業,對傳統型產業進行相應的改造,大力支持新興產業,對產業結構進行優化配置,進行產業重組,這樣才符合新興林業發展的相關理念。而且要著重注意科技投入,堅持創新理念,不斷對營林工作進行深入的改革,有效地控制管理成本及經營成本,對傳統的管理模式要大膽進行創新,淘汰落后的管理模式,以達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四、結語
林業資源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加強營林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只有不斷改進與強化營林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從而促進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營林工作相對來說是一個系統工程,所以需要農業部門、環境部門、林業部門、工地等各個部門相互配合、相互協調,才能提高林業發展成效。
參考文獻:
[1] 何家良,陸化.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探討[J].農技服務,2017,32(11):117-118.
[2] 高峰,劉愛霞,陳希文.探究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J].農民致富之友,2016(2):143-144.
[3] 黎志華.試論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的措施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7(11):99.
[4] 孫會平.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的措施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3):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