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芳
摘要:作為聲樂專業生,想要在演唱中呈現出完美的歌聲,首先要確保咬字正確。如果忽略這點,那么平日練習也會成為無用之功。為了更好地演繹一首聲樂作品,必須要做到發音與咬字的完美結合,讓咬字輔助聲音,用優美的歌喉和清晰的語言相結合呈現完美的表達,這才是聽眾想要聽到的聲音,所以在學習聲樂的這個過程中,不要只追求完美的聲音,還要注重咬字吐字,想要學好聲樂,清晰的咬字吐字也是學習聲樂所具備的條件。
關鍵詞:咬字;氣息;語言;感情
一、咬字吐字問題及相關建議
從開接觸聲樂開始,教師會著重強調聲樂中咬字吐字的問題,他們的方法和經驗各不相同,但都會根據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給我們選擇適合的方法。由于剛接觸聲樂,對學習方法和經驗都不足,所以無法判斷期對錯,只能盡可能地尋找一種最有可能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方式。
作為一名專業的歌唱者,不但要有一種專業的聲音,而且必須加強自身的理論知識學習,因為它是為我們的聲樂打基礎的,只有理論知識打好,才能知道什么才是清晰準確的咬字吐字。除此之外,我們每個人還要了解咬字吐字的基本原理和發聲器官的構造,因為只有我們清楚了我們的發聲器官,清楚發聲的每個部位,并且根據自身的聲音條件、每個人不同的音色特點,在進行演唱中有一定的發聲練習和處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意識地去控制自己的發聲器官,才能更好地控制聲音,給大家呈現最完美的演繹。
就我一直以來學習聲樂的經驗來看,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第一,想要發出正確的聲音,需要知道正確的聲音概念是歌唱的基礎。而什么是正確的聲音呢?正確的聲音它是建立在咬字吐字以及呼吸上的,比如有些歌唱者,在開始時由于概念上是模糊的,從而把正確的聲音本質誤以為是錯誤的,而把錯誤的聲音當成是正確的,模糊不清,以至造成發聲器官損害,如聲帶小結。作為一名專業聲樂學生,應當具備良好的聽覺和辨別聲音好壞的能力,雖說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清楚的知道那種咬字吐字是正確的,但是最起碼要有一個意識,就是要及時對錯誤的咬字吐字進行改正,對正確的咬字吐字要給予肯定鞏固,這是學習正確咬字吐字的前提。只有這樣,才能取得進步。正確的唱歌時的口型應像雞嘴型,不能像鴨嘴形,如“得”發d,舌尖應抵在上齒齦,舌尖與上牙床相阻,著力點在舌尖,d吐出后應速將舌身得稍微放平些,否則,發音模糊。
第二,歌唱中的咬字和朗誦中的咬字是相通的,我們在平時一定要認真地對待前后鼻音,平翹舌,這些一定要分清楚,在高中時,老師要求學生每次在唱歌之前一定要大聲朗讀幾遍歌詞,要求字正腔圓,富有感情,還會通過其他方式,如拿一根筷子放在嘴里,然后來讀歌詞。這些都是有效的學習方式。作為聲樂專業的學生,其表演方式首先就是要讓臺下觀眾知道我們在唱什么,聽懂歌詞,只有他們聽懂了在唱什么,他們才能再進一步聽我們的聲音,對我們的聲音有一個判斷。以上是我個人對咬字吐字的發聲方法的幾方面闡述,當然,科學的發聲方法是學無止境的,只有永無止境的追求,持之以恒地苦練,用心地去體會,才能攀登歌唱的藝術高峰。
二、歌唱與朗誦的密切聯系
我們知道,聲音的共鳴受咬字吐字的影響,在平時的學習中,如果咬字吐字不清,需要及時進行改正,因為聲樂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如果用錯誤的方法來唱歌,結果將會越來越糟糕,咬字吐字技巧不準確,聲音就會發緊,共鳴位置就低。發出的聲音不好聽,使演唱者陷入緊張狀態。尤其在演唱中國聲樂作品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準確清晰地發出字音。在平時的訓練和演唱實踐的過程中,通過大聲地朗誦有助于我們聲樂的學習,朗讀。一首歌是由很多的詞語還有句子組成的。在將句子唱準之前首先要學會讀準,所以要學會朗讀,并且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學習朗讀可以運用短篇故事或者詩歌來練習,并且要配上感情。練習吐氣換氣,懂得吐氣換氣是歌唱的基礎,可以先深吸一口氣,然后張開口,慢慢發出啊的聲音,一口氣為一次練習,一次練習中盡量中間不要斷氣。
歌唱是和朗誦從理論上來說是有想通之處的,歌唱中包含了朗誦的成分,朗誦時的咬字吐字它是融合了音樂的精髓。當演唱一首歌曲的時候,無論從詞語表達的角度,還是情感表達,還是從我們在演唱是的整體的一個狀態來說,“說”它是“唱”的基礎。有說才能有唱,所以,我們得知道,每一首歌的歌詞語言的正確表達,其關鍵在于字正腔圓。而我們想要做到字正腔圓,就要從最基本的咬字吐字來要求。
真正的歌唱要以“字正腔圓”作為支撐,通過尋找適合的方法,加上咬字吐字的練習,將字、聲、曲完美結合,才能更好地表達歌曲所蘊含的感情,讓聽者產生共鳴。
參考文獻:
[1]魏文菲.關于美聲唱法演唱漢語歌曲咬字吐字問題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6(11):68-69.
[2]王雪瑾.歌唱的呼吸與咬字吐字[J].藝術品鑒,2020(03):341-342.
[3]王云亮.試論中國藝術歌曲演唱中的咬字吐字及情感表現[J].藝術科技,2016,29(11):59.
作者簡介:李娟芳,四川大學江安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