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輝
【摘 要】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及工作提供了方便,改變了人們原本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與創新,信息技術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在教育教學方面,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水平與效率,而且有效凸顯了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對信息技術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從多個方面綜合對其進行分析,希望能對我國廣大的中職語文教師提供些許幫助與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職;語文教學;應用
隨著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中職語文教學也逐漸走向信息化教學階段。對于目前的教育,學校及教師首先要明確現代教育教學的關鍵——對教育模式及學習方式進行改革與創新,不斷優化學習環境。針對中職階段的語文教學,教師要將信息技術與實際教學有效結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不斷提升信息化教育水平,全面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推動學生多元、多維發展。
一、運用信息技術,發揮橋梁作用
(一)信息技術與中職語文教學融合的內涵
要想將信息技術與中職語文教學進行深入融合,就要明確其概念和內涵。信息化教學是一種將傳統教學與現代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其主要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改革教育體系。而信息化教學活動主要是在信息技術所支持的環境之中,教師與學生根據現代教育的思想理論,通過相關的信息技術組織的相關教學活動,其主要強調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結合時代的需求,豐富其教學內涵;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滿足學生的相關需要,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同時還要注重將傳統學習與新型網絡學習的優勢相結合。
(二)信息技術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有助于學生學習
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大多來自于視覺與聽覺,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利用信息科技創設教學情境,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還能夠極大程度地提升教學效果。
將信息技術充分應用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能夠有效培養并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能夠使學生熟練使用信息技術對信息進行處理,可促進學生對信息社會樹立正確、積極的認知,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有助于教師教學
將信息科技充分應用到中職語文教學中,能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便利。教師不用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備課上,能有效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另外,通過電子備課的方式,教師不用再進行重復的無意義勞動。在信息化教學環境中,教師可以積極汲取知識,不斷豐富自己,提升教學水平。另外,信息化教學方式能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使學生更愿意接收教師的授課內容,有助于新型師生關系的形成。
二、注重應用策略,培養參與意識
(一)創設情境
要想提升教學質量與效果,就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設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師可將課程內容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利用信息化環境,向學生展示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視頻資料或圖片內容,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其主動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索,但在此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之后再讓學生進行探討。
(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傳統的實踐活動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與目的性,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且活動內容設置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導致教學實踐活動的效果不是特別理想。而信息技術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便利與支持,教師可以采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對真實的學習環境進行情境模擬,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進而鞏固所學知識。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微信、微博、QQ等社交軟件,充分利用各類教學平臺,實時掌握學生的實踐情況,并給予學生適當、合理的指導,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全面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效果,進而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迎來了大數據時代,人們所有的活動都離不開互聯網,互聯網已經深入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且改變了人們生活、工作的習慣與方式。互聯網技術不僅能幫助教師搜尋合適的教學資料與視頻,還能為學生提供便捷的學習和交流。同時,互聯網技術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使學生學會了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通過互聯網還能實現小組或伙伴之間的合作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學習能力。
(四)拓寬師生互動平臺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是有限的,要想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互動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就要利用課外時間增加交流。信息技術讓這樣的愿景成為了可能,師生之間的交流完全不受時間、空間與地域的限制,拓寬了師生互動的平臺,同時加強了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師生之間可以利用微信、QQ、微博等軟件進行交流與討論,學生有不懂的問題可及時向教師請教,教師也可以及時接收學生的反饋,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向學生進行學習指導與心理輔導等,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五)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
有效的學習是主動學習,而不是強迫、被動式的學習。但目前大多數中職教師對學生的教學一直采取被動“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處于一種被動接收知識的地位,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形成及學科素養的提升。而使用信息技術能夠使這一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信息技術的一大特點就是信息資源多,教師可以合理利用信息資源,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能夠大大提升教學效果,有效激發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三、開展教學實踐,不斷提升水平
(一)信息化教學在中職語文閱讀與欣賞教學中的應用
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借助信息技術開展相關的教學實踐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例如,在語文閱讀與欣賞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如在教學《多年父子成兄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與該課文相關的視頻資料,選取優美、傷感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營造一種傷感的氣氛,使學生能夠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進而感受該篇文章所表達的意境。通過情境創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的質量,同時也能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二)信息化教學在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的應用
中職語文課本中有口語交際這一模塊,其中有一項是關于“自我介紹”的主題。教師可以利用這一主題,通過信息技術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針對于一些性格內向,但內心渴望獲得提升的中職學生,使其通過互聯網平臺或軟件進行自主學習,同時結合自身的特點進行自我介紹。教師也可以通過相關的網絡平臺,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自我介紹;另外,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個性化的自我介紹視頻,讓學生進行學習與模擬,充分展示自我風采。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效率與效果,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能夠通過信息化教學提升對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夠看到自身的優缺點,進而不斷進行自我優化與調整。
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課堂變得更加高效、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學生學習效率更高、教師教學質量更好。因此,要想使信息技術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更加高效,教師就要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發揮其橋梁作用、注重應用策略,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開展教學實踐,進而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與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推動中職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呂勸.移動混合式學習在中職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2]施翀.信息技術輔助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
[3]邱艷芳.論中職語文的網絡教學模式[D].湖南師范大學,2012
[4]白志榮.信息化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學設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