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藝高
【摘 要】在初中教育教學課程體系中,道德與法治屬于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并且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占重要地位,因而有效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十分必要。在目前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有效途徑及方式進行高效課堂的構建,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進而提升學生的成績,促使學生實現更理想的發展,增強其綜合素質及能力。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構建
在初中教育教學體系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屬于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綜合素質及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因而構建高效課堂,能夠更好地實現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效率得以提升,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對這一課程的教學加強重視,并積極探索有效途徑及策略,構建高效課堂,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1.未充分重視道德與法治教學
在目前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之所以課堂教學效率不理想,十分重要的一項因素就是教師未充分重視道德與法治教學。一直以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都被作為副科看待,學校及教師對這一課程的教學未予以充分重視,所設置的課時較少,由于對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性及意義缺乏認識,教師在這一方面的投入也就相對較少,未能對相關教學方法及理論進行探討,很多課堂教學都處于形式層面,教師在教學中也只是依據課本進行講讀。同時,由于學校對這一課程缺乏重視,導致學生對這一課程也缺乏重視,在這一課程學習中所投入的精力也就比較少,從而導致課堂教學受到影響,影響了高效課堂的構建。
2.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較單一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教學內容是重要的基礎與保障,在保證教學內容科學合理的基礎上,才能使教學有效性得到更好的保障。然而,就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際情況而言,其教學內容并不合理,教師所選擇的教學內容比較單一,通常只進行課本知識教學,而道德與法治屬于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的一門學科,但教師并未將實際生活內容融入教學。同時,道德與法治中的教學內容與國家政策及時事政治之間存在較密切的聯系,而實際教學中教師未能對時事政治加強關注,未能將時事政治的相關內容融入其中,導致學生對國家大事及國家政策缺乏充分了解,所學習的很多知識都比較老舊,這對教學效率的提升十分不利,也就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3.教學方式不合理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學方法是最關鍵的影響因素,教學方法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就當前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實際情況而言,由于受應試教育思想及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比較嚴重,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仍舊選擇傳統教育教學方式,主要對學生實行灌輸式教學,讓學生對課本中的內容死記硬背,未注重學生的知識實際應用,導致學生雖然能夠將這些知識記住,卻無法進行實際應用,隨著時間的不斷增長,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從而使道德與法治教學受到嚴重影響,無法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目標。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高效課堂構建有效策略
1.轉變傳統教學觀念
在初中道德與法程教學中,為使高效課堂構建得以實現,首要任務是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在實際課程教學中,學校及教師對道德與法治教學應當加強重視,將其與其他科目同等看待,從而保證有更多時間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保證學生更好地學習相關知識。另外,學校及教師對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重要價值及意義應加強認識,從而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加大投入力度,對其加強研究。此外,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意識到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重要性及意義,使其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積極參與,使其更好地學習并應用道德與法治知識,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2.進一步豐富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過程中,另外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豐富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在實際教學中,道德與法治教師不但要對學生進行課本知識的教學,還要積極融入其他相關知識內容,為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礎。具體而言,教師應當對實際生活中與道德與法治相關的一些知識內容加強關注,并收集這些知識內容,將其合理融入到教學中,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改變以往單純進行課本教學的情況。比如,在學習相關法律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將實際生活中發生的一些真實案例融入教學,使學生能夠能夠加對法律知識的深理解及認識,保證更好地開展教學,使課堂教學效率得以提升,進而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此外,教師應當對時事政治內容加強關注,在學習課本知識時將與之相關的時事政治內容進行結合,使教學更加符合社會發展趨勢,使學生了解新內容,進而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高效課堂的構建目標得以實現。
3.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為使高效課堂構建得以真正實現,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選擇并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對現代化教學方法加以利用,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參與,更好地學習有關知識。道德與法治這一課程中有些知識比較抽象,也比較枯燥沉悶,在進行這些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可多媒體圖片或視頻對這些知識進行展示,從而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具趣味性,也能使學生對這些知識更好地理解,在此基礎上實現更理想的教學。另外,道德與法治屬于與社會生活密切聯系的一門課程,涉及實際生活中的很多內容,因而,教師應加強實踐教學,引導學生將所學的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加以應用,教師在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時,可以“環境保護”為主體,讓學生調查實際生活中的環境污染現象,并依據調查結果探討科學合理的應對策略,從而使這一問題得以較好地解決,實現知識的實際應用,使課堂教學取得更滿意的效果,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結語
在目前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已成為必要任務與要求,也是實現教學目標,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使高效課堂構建得以更好的實現,道德與法治教師應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予以重視,并針對這些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得以較好地解決,真正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邢志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09):148
[2]楊浩亮.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8(16):87
[3]闕家輝.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2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