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周
【摘 要】高中政治課堂應該是生動、形象、趣味、互動和拓展的課堂,政治教師一定要立足教學目標要求,將改革理念蘊含于教學活動之中,重點抓好四個方面:教學理念先行一步,著力營造和諧學習氛圍;教學手段先行一步,著力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先行一步,引導自主探究獲得成果;教學拓展先行一步,實踐之中加深學習理解。
【關鍵詞】高中政治;生動課堂;教學研究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廣大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充分吸收和借鑒教改成功經驗,立足自身教育教學工作實踐,深入研究教學對象身心特點,強化政治課堂教學改革,以更加創新的理念、新穎的模式、扎實的成效,推動政治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筆者多年從事高中政治教學,在這一方面開展了積極的探究,本文將作簡要分析。
一、教學理念先行一步,著力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教學活動不同于一般的生產勞動,其工作對象是具有情感和思維的學生。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情感與氛圍等方面的研究,賦予教學活動更多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開展學習,感受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首先,筆者在課堂上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給學生以感染和熏陶。無論自己在課前遇到了什么事情,走上課堂之后必須拋之腦后,全心全意開展教學活動,絕不讓任何負面情緒影響課堂氛圍。其次,筆者在課堂上始終注重正面激勵和引導學生,當學生對政治學習內容研究得比較透徹,視野和角度比較新穎時,教師都要給予肯定,讓學生在政治課堂上感受到學習的成功與滿足。另外,為了提高學生整體的學習積極性,筆者在教學活動中設置了分層教學要求,對每一個層面的學生都設置不同目標,無論是課堂提問還是作業檢測等方面,都一一對應,確保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較為滿意的學習成效,使整個政治課堂始終洋溢積極向上的氛圍,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投入程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二、教學手段先行一步,著力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教學手段的提檔升級是提高教學成效的重要抓手,也是體現教育現代化成果的重要依托。過去一段時期,許多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不注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習慣于口頭講解灌輸,學生學習、理解的效果與深度都有所欠缺。隨著教學投入的不斷加大,信息化教學手段已成為高中課堂的標準配置,政治教師一定要注重加大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從教學方案設計環節就將之有效融入進去,并在教學各個環節加以科學運用,為政治生動課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例如,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相關內容的教學中,學生對民族區域自治區域的發展缺乏形象的感知,筆者運用信息化手段,運用圖表、圖像、數據及視頻等方式,向學生介紹了民族自治區域在解放前、改革開放前、現在等3個不同時間節點的發展狀況,并分析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推動發展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深刻理解這一政治制度的頑強生命力和巨大促進作用。通過這樣的形象演示和信息補充,學生對教材相關內容的理解更為深刻和全面,政治教學成效明顯提升。另外,教師在運用信息手段輔助開展教學工作的同時,還要注重對運用時機、使用頻率等方面加以研究,確保與對學生的啟發、引導相得益彰。
三、教學模式先行一步,引導自主探究獲得成果
高中生在學習活動中具有較強的參與欲望,教師在教學活動組織過程中,應著眼于學生這一方面的需求,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和優化,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機會,通過自主探究與啟發引導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獲得學習成果的同時,提高思維能力與探究水平。在《中國共產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內容教學中,筆者將學生分為6個合作學習小組,每一個小組都有牽頭學生,負責組織本小組成員開展學習研究。接下來,在教學中出示思考題,以“如何區分宗教信仰自由和邪教及其打著宗教旗號從事不法活動”為例,要求學生在小組里面探究:我們黨的宗教工作政策基本原則是什么?宗教信仰自由主要內涵與外延分別是什么?邪教的基本特點是什么?怎樣甄別打著宗教旗號從事的違法活動?這樣的一組思考題結合素材,對學生的思維有引領效果。在小組內,每一位學生都暢所欲言,相互討論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各小組討論發言之后,筆者和學生共同梳理出答案的要點,尤其是正確理解我們黨的宗教工作方針、學會區分群眾宗教信仰自由和打著宗教旗號的違法活動。經過這樣的循循善誘和學生自主探究,大家對我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學生的思維探究水平和協作學習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四、教學拓展先行一步,實踐之中加深學習理解
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明白的道理,還應當讓學生到社會生活中去檢驗,這樣才能夠加深學生的理解,讓他們學以致用、受到思想教育。筆者在政治教學中,注重對課堂的拓展延伸,旨在使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的內容與課外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例如,在《民主選舉,投出理性的一票》教學中,筆者和學生一起探究了我國當前實行的民主選舉制度的基本特點以及運行模式等。同時,讓學生在課后利用各種機會,嘗試調研分析本地區基層選舉工作的成效,重點通過走訪了解村居社區、民政部門以及基層群眾,了解基層各種選舉的形式和成果,讓學生在課外實踐調研活動中提高分析研究能力,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同時也使其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綜上所述,強化高中政治生動課堂建設,一定要在思想上發力、行動上落實、資源上整合,共同促進教學成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呂相斌.淺談新課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學[J].學周刊,2018(30)
[2]魯春蘭.高中政治教學中問題引領式方法的實施[J].學周刊,2019(13)
[3]柳華.問題引領式的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41)
[4]王寶睿.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