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浩
【摘 要】教師應從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這兩個方面思考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影響小學數學有效性提問的因素之前,要達成目標的有效性、主體性、互動性,將這些有利于小學生能力發展的因素都展示出來。本文重點研究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而且構建了“探究、合作、創新”的數學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課堂教學
在改革教育中,應讓學生在小學學習中學到有價值的知識,學習實用的知識,因此,教師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課堂教學的效率是指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所做到的教學目標的質量,希望學生可以在數學課堂提問中獲得新的知識。同時,數學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的內容之一。
一、教師在數學課堂中要設計好提問的內容
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教學前一定要提前做好教材備案,提問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在設計提問時要注意:
(一)提問的內容要有目的性
課堂提問一定要聯系課本,根據教學重點知識進行提問。課堂上提出的問題都是為教學服務的,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讓學生認識新知識、復習舊知識,進而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教師在提問時,要考慮好如何設計問題,設計問題的目標是什么,通過怎樣的問答方式啟發學生探索的好奇心。
(二)提問的內容要有啟發性
在課堂上,提問的核心是啟發性,沒有啟發性的提問是無效的提問。因此,教師設計的問題要從激發學生思維的角度去考慮,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教師的提問的目的是讓學生思考問題、得出結論,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教師要將課本知識和教學經驗當作提問設計的重要一環,讓學生理解并牢牢掌握所學知識。例如,在學習“軸對稱”這課知識時,為了讓學生對軸對稱有更深的了解,教師可以展示一組圖形,讓學生看一看,并思考如何確定這些圖形左右兩邊一樣,這樣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
(三)提問的內容要有趣味性
小學階段是學生好奇心較強的階段,如果每堂課都是單一無趣的,肯定吸引不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的教學質量也會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在設計提問時要注重問題的趣味性,讓課堂提文的內容新穎,讓學生感受到樂趣,使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愉悅地學習數學知識。比如,講解“面積”時,教師展示不同的圖形,然后問學生“我們的水杯和鉛筆盒哪個面積更大?”對于這種提問,學生則會在好奇心的驅動下,主動利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
二、教師要掌握好提問的時機
提問廣泛用于教學中,且在不同時機的提問也可以取得不同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留意學生的情況及學生反饋的學習情況,并找準時機對學生進行提問。平常教學中,教師的提問往往包括課前復習、導入新課、課件啟發、總結等,教師要掌握好提問的時機,將提問問到關鍵點上。例如,在剛上課時,學生的思維處于較為平靜的狀態,這時教師可提出舊知識的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在學生的思維比較高漲時,教師可提出一些思考的問題,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分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思維始終保持活躍狀態;若一開始學生的學習狀態比較低靡,教師則可提出鞏固或非教學性質的問題,這樣才能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教師要懂得正確處理提問的結果
教師在課堂提問時,要合理處理提問的結果,從不同角度全面地評價學生的結論,教師在聽到學生的結論有缺陷時要立即說出來,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記憶。評價的方式有:教師重復學生的結論,并確認;將觀點重復敘述,讓學生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明白;教師要總結學生結論的重要的部分,并用其他問題延伸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加熟練;讓其他同學一起參與到討論的問題。如果在課堂中學生回答錯誤,則說明沒有掌握這個知識點,也反饋了學生在學習方面遇到阻礙。教師的評價要堅持以表揚為原則,如果學生解答問題的方向出現偏差,教師應先鼓勵再作糾正。尤其是數學基礎不好的學生,教師要給予他們鼓勵性的評價,消除學生對回答問題的恐懼。例如,在教學“觀察物體”這課時,提問“看到是什么圖形”讓學生根據從自己角度看到的圖片說出自己的結論,因答案本就不一樣,教師要根據過程結果評價學生的結論,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總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的方式很多,還需要教師不斷探究,教師更要更新教學觀念,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提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教學質量,能使學生獲得更好的數學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陳明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問題診斷與教學技能應用[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
[2]代蕊華.課堂設計與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李潤霞.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問[J].學周刊,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