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濤
在美國,無論是政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創客文化都已經在教育事業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很多年輕人依據創客運動展現出驚人的天賦。11歲的西爾維婭擁有自己的網絡直播節目,稱為“西爾維婭的超級無敵創客秀”。她在父親的幫助下,通過唱、玩、教的形式向數百萬觀眾介紹電子學、開源硬件Arduino開發,以及其他更多有趣的項目,在網絡平臺上非常受歡迎。14歲的喬伊哈迪是一個年輕的創客和企業家,他設計制造的棉花糖大炮讓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驚嘆不已。
觀察身邊的創客可以發現,他們普遍具有以下特點:
將創意轉變為現實,而不是只停留在想象中。筆者從教學實踐中發現,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技術課程的過程中,以個人和小組為基礎,完成一個全面的創意作品,而不是只停留在簡單的紙面或者是文本中。
一邊學習一邊創新。遇到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知識的學習和問題的解決是同時進行的,并不是彼此分離的。教師可以一開始就為學生設計“完成創意作品”這項任務,依據任務指導學生一邊創新一邊學習。

注重分享。創客是一群非常熱愛分享的人。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將分享式學習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促使學生依據說、寫、做的過程慢慢進行,實施小組和全班分享活動。
協作學習。創客活動通常并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參與活動的人往往需要彼此協作和相互學習。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實施小組協作活動。
跨越學科。創客式學習不會受到某一學科的約束,但是會依據問題的需要跨越學科實施學習。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可以要求學生在完成本學科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其他學科知識的分析和研究。
應用信息技術。創客活動通常情況下都與信息技術和其他產品相關,如應用開源軟硬件、3D打印技術實施創新。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可以引導學生學習相關信息技術。
Scratch趣味編程是創客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課程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媒體實驗室設計開發的一款面向兒童的簡易編程語言。其程序設計適用于最初接觸程序設計的青少年。想象、編程、分享是體現其理念的3個關鍵詞,它取代了傳統的打字輸入,寓教于樂,讓孩子們在創作中獲得樂趣。可以說, Scratch把程序設計變得更簡單、有趣了。
那么,Scratch能夠為我們帶來些什么?研究表明,Scratch適合培養孩子21世紀應該具備的各項學習技能。
信息和媒體素養技能。通過建立Scratch項目,作為未來人力資源的學生們能夠學習選擇、創作和管理多種格式的媒體,包括文本、圖片、動畫以及音頻資料。通過分析他們周圍的各種信息,極大地提高洞察力和甄別力。
判斷性思維和系統思維。為了完成項目,學生必須注意協調和控制程序當中的各種造型的相互作用,而這有助于訓練判斷性思維和系統思維。
創造力和求知欲。Scratch鼓勵創造思維,在今天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創造性思維越來越重要。Scratch要求學生不斷地尋找新的方法去處理問題,而不是僅僅教給他們如何解決既定的問題,不斷地通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處理他們未來人生當中有可能遇到的新問題。
人際關系和協作技能。可視化的對象和模塊代碼支持合作,確保學生能夠一同建設項目和交換代碼。
責任心和適應能力。當學生創建Scratch工作項目的時候,首先要在腦海中虛擬一個使用人,進而去考慮他們如何與作品互動。還有很多技能可以在學生學習Scratch編程過程中得到培養和提升,比如溝通技巧、問題識別能力、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因為Scratch課程在我國各個區域的推廣并不全面,所以目前主要是以項目法來設計整體課程,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認知和理解 Scratch并能正確應用。
通過項目式教學,讓學生可以依據多樣化的命令來劃分情況,解決問題,促使其正確應用程序設計的理念去分析問題,并且達到自己的設想;正確掌控命令的應用方案,并且多樣化地應用。
在課堂教學中主要依據六大步驟實施,其中包含研習范例、畫流程圖、搭建腳木、分享交流、自由合作等內容,同時結合計時用具、強大工具等為學生提供充裕的時間展現各自的想法,可以指導學生依據對角色造型的自主設計、動作設計以及背景設計收集素材,最終分享和評估。教師在允許學生自主發揮的同時,也要在宏觀上進行掌控,使學生在展現創造力的過程中學會舉一反三。
在整體學習中,學生對于坐標、方向以及條件斷定等知識有了全面、直觀的認識,在未來有關知識的學習中可以將知識有效遷移。
其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創新理念的培育。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任務驅動、問題指導、情境設計等方案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想象能力,教師不能只讓學生進行模仿,需要注重進行創造。學生可以依據技術展現自己的創作觀念和思想文化觀念。
提升計算思維。在整體教學中,也有關于軟件開發的內容,促使學生可以明確算法思維,從具體到抽象來了解算法,結合對比相同問題的不同計算方法來明確區別,結合單元內容結構圖來梳理數學知識和計算方法,這有助于引導學生在闡述語言和軟件編程語言中構建橋梁。
提升動手能力。在教師的指引下,結合模仿、自主分析以及動手操作來完成作品,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這也是實際教學的一大進步。
Scratch國際共享的特點讓學生在分享和溝通的過程中,增加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國家的人們之間的認知和包容,提升了國際認知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了信息素養。信息素養是在信息社會背景下,學生面對問題時自主收集資料、自主加工、自主儲備的一種能力。但是信息素養并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構建的,需要不斷分析、實踐才能培養出來。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把Scratch用好,使其成為培養學生核心能力的載體?這就要考慮到學生年齡段和教師自身的特點了。小學階段可以從經典小游戲制作、數字故事創作入手,先激發學生動手、動腦的興趣,接下來再對有興趣的學生進行重點培養。由于學生年級不同,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各異,教師可以分不同批次授課,讓學生來秀一秀自己的作品,與他人分享或參加互動游戲,體驗與人合作的方法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