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教育行業逐漸引入了新媒體機制,在科技迅猛發展的過程中有了新的發展契機。就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來說,“互聯網+”模式為其模式的創新提供了較大的機遇。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模式創新是現代化教育發展的必然,也是大學教育改革的重點。文章主要通過分析“互聯網+”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意義與其中的問題,對教學模式創新的途徑進行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翻譯教學;創新模式
【作者簡介】李若曦,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人文學院公共英語教學部。
雖然我國英語專業的人才層出不窮,但是在翻譯方面還是有所匱乏。各個專業的學生都需要滿足社會各方面的需求,而不是一技之長,這是新時代理念與傳統理念存在差別的地方。大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需要借助“互聯網+”背景提高自身的翻譯能力,利用網絡學習的優勢進行創新。這就要求高校教師重視英語翻譯教學的開展,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礎。
一、“互聯網+”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意義
1.創新教學模式。在“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不僅可以對教科書上的內容進行學習,還能夠利用自身的優勢對網絡進行應用。當代大學生幾乎都接觸過電腦,在業余生活當中會在網絡平臺上瀏覽信息并且發表言論等。在開展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互聯網+”模式提高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體性,不僅可以傳授教科書上的知識,還能夠讓學生在網絡平臺上相互幫助與促進。“互聯網+”能夠讓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模式得以創新,旨在學生可以擺脫傳統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正當主動者,拓寬自身的學習渠道。“互聯網+”可以給學生提供較多的網絡平臺,使其在學習翻譯課程的同時延伸到其他領域當中,為翻譯學習打好基礎。在“互聯網+”模式下,教師與學生需要站在同一水平位置上交流,使得學生在學習當中能夠得到更多的尊重與理解,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較大的作用。這種顛覆傳統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當中產生新的變化,使得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可以順應時代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
2.改變學習方式。在傳統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學生的基礎不一,教師在一對多的教學中難以平衡學生的學習基礎,因此經常需要另外花時間開展一對一教學。這種方式會浪費教育資源,還會使得學生在學習當中的進步比較緩慢。在“互聯網+”背景下,可以擺脫這種學習方式,學生能夠進行雙向的翻譯學習,在學習當中主動吸收課堂知識,還能夠在平臺上與同學及教師互動交流,較大程度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生可以吸收海量的英語翻譯知識與資源,借助互聯網平臺接觸更多的知識,豐富自身的學習體系,還能夠尋找實踐的機會。部分學生在“互聯網+”背景下還能夠拓寬自身的學習視野,并且自主學習互聯網技術在平臺上構建互動的窗口等。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進度一目了然,在與教師交流的過程中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用,改變學習方式。
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狀
1.重視程度不足。雖然教學改革已經滲透到各個階段的教學當中,但是高校教師對于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重視明顯不足。教師難免將傳統的注重考試成績的思想灌入其中,更多的是,教師重視學生的英語四級與六級通過率。在這種全國等級考試標準下,英語翻譯的比例較低,因此教師自然而然在這個方面有所忽視。實際上,英語翻譯是考核大學生實際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其在學習的過程中盡管可以掌握較多的理論知識,但是在技巧上還是稍有欠缺,導致其在翻譯的過程中缺乏整體性講解。大學生在畢業之后需要步入社會,其最直接的接觸英語的機會就是語言交流,因此學生需要直面英語翻譯。但是教師在這個方面的教學還是存在較大的偏差,缺乏系統性的講解,導致英語翻譯教學不完整。
2.內容與實際需求脫節。大學英語教材比較老舊,我國多年來都沒有針對大學英語教材進行更新,導致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實際需求脫節。在時代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互聯網+”時代要求學生可以利用英語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可以自主進行交流。但是教材中針對這個方面的內容沒有太多的變動,缺乏新意,與現代化人才的培養目標相悖。教師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側重講解英語翻譯的標準及理論,其實用性較低,也沒有針對學生的個人能力及表現進行分析。學生在學習英語翻譯課程的過程中缺乏興趣,難以提升其實際的學習能力。“互聯網+”時代對大學生的要求是其在步入社會時,需要迎合時代的發展,不僅要具備全面的學習能力,還要凸顯自身的個性。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忽視了這點,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故步自封,沒有考慮到社會的實際需求。在“互聯網+”時代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國家對于各方面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在內容上雖然無可詬病,但是還是不適應時代的發展。在這種脫節的情況下,學生要快速地融入社會還是有較大的難度。
3.忽視交際能力培養。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不管是英語專業的學生還是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都需要通過系統的學習提高英語交際能力。英語翻譯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鞏固學生的知識,也可以成為其學習下一階段內容的基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注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在學習當中停留在理論層面,沒有深入學習。部分教師在進行英語翻譯教學的過程中紙上談兵,沒有落實到學生的實際鍛煉當中,導致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受到阻礙。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各個階段英語教學的重點,雖然翻譯教學主要需要讓學生掌握翻譯技巧,但是教師不能就此停止,而是需要通過整合學生的翻譯技巧對其交際能力進行檢測。教師在教學當中過于注重翻譯的理論知識,學生在翻譯的過程中就僅僅是按照要求對英語句子或者段落、篇章等進行翻譯。除此之外,教師沒有另外安排課程對其進行交際能力的鍛煉與實踐。這樣的教學與傳統教學別無二致,會影響學生整體翻譯能力的提升,導致其在交際的過程中達不到新時代的發展需求。
三、“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模式創新的途徑
1.優化課程體系。教師需要有效引導學生在“互聯網+”背景下對大學英語翻譯課程體系進行優化,特別是其需要在新的理念下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在現代化信息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高校需要通過對課程體系進行優化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讓學生在學習當中掌握基礎的學習知識,并且可以自主學習翻譯知識,進行實踐。除了英語專業,大學英語一般都是以選修課的形式開展。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高校需要將英語翻譯列為重點的課程體系內容,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翻譯能力。對于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高校在開展英語選修課教學時,還可以讓學生閱讀英語報刊文章、觀看與賞析英美電影等。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增加詞匯量,提高其英語閱讀速度。在這種形式的教學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將其在課程中體現出來。
2.引入多媒體機制。多媒體是“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主要表現形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充分的利用。其可以引入多媒體機制引導學生創新學習方式,在英語翻譯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參與更多的英語翻譯學習活動,讓其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認識更多的英語單詞、詞匯等,還能夠通過多媒體學習提高自身的興趣與積極性。部分大學生對國外的原聲電影感興趣,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電影視頻,讓學生可以觀看熱播的電影,對影片的中、英文進行剖析。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明確電影對白的翻譯方式,了解中英文的語言風格差異,對其表達形式進行分析。之后,教師再結合實際的教學資料對翻譯技巧進行講解,利用正式的音頻資料講解理論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凸顯“互聯網+”對于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正面影響,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對多媒體的各方面認知提高其對互聯網的了解,利用互聯網查找學習資料,擴大學習途徑。
3.開發微課資源。微課是當前重要的教學方法,高校在開展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互聯網構建翻譯實踐平臺,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教師在利用微課資源的過程中,需要滿足微課教學的基礎要求,不僅需要準備好足夠的教學資源,還需要給學生提供實際演練的機會。“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在利用微課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使其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的技巧。教師在利用微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之間不同的英語水平,讓學生在翻譯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內容差異。根據自身的水平進行學習是學生需要合理安排的要點,教師也需要明確學生之間的差異。微課主要是對學生在課堂學習當中的重點與難點進行整合,使其可以在課后利用微課反復學習相關的知識。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與相關的資源,在網絡平臺上發展微課,制作微課視頻,讓學生有選擇性地學習英語翻譯知識。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讓其在學習當中凸顯自身的個性。
4.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現代化教學的主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按照自身的意愿選擇相關的知識,提高搜集資料與信息的能力。高校在開展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過程中,要讓教師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在學習當中具備積極的意識。在“互聯網+”背景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需要借助互聯網資源,在現有的基礎上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當中凸顯主體地位。當前的教學改革要求學生在學習當中深化新課改,強調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教師要利用互聯網資源查找英語翻譯的相關資料,供學生學習。學生要自主了解大學英語翻譯的重點知識,掌握翻譯技巧,在課堂與課后學習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實際利用。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還是需要借助教師的引導,高校需要針對英語翻譯教學搭建教學實踐平臺,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高中可以對其遇到的難點進行重點討論。在互聯網平臺上學生與教師之間可以進行無障礙的交流,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實踐機會。學生需要把握“互聯網+”的機遇,在平臺上自主獲取學習資源,與同學及教師進行交流,就英語翻譯的難點與重點進行分析,提高其綜合能力。教師需要適當給予學生引導,讓其明確其存在的不足,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使其不僅可以提高書面翻譯能力,還能夠在口語翻譯上有出色的表現。
四、結語
在“互聯網+”背景下開展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不僅需要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還需要符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與資源更新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探索,用新的教學模式開展英語翻譯教學。學生需要配合教學工作的開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為其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黃旦華.“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05):53-54.
[2]張燁煒,牟雅韜.“互聯網+”視域下高校英語專業翻譯類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7):185-187.
[3]李亞蕾.“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模式的創新路徑[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04):163-164.
[4]侯淑聲.“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模式創新初探[J].傳播力研究,2018(10):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