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歡
【摘要】近幾年,形成性評價廣受青睞,各階段教育者的實踐采納反復證實了形成性評價在促進教學成果達成,增強學習積極性方面的顯著效果。長遠來看,相對于學習成績,學生自我效能高低更能反映學生對教學的接納及反饋程度,對其未來的學習也更有預見性。本文在之前研究成果基礎上,實證探究形成性評價對學生學習效能的影響,選取湖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和法語專業(yè)2017級大二學生為實驗對象,進行對照實驗,驗證形成性評價對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聽力效能的作用。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聽力效能;實證研究
【作者簡介】池歡,湖北師范大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北師范大學校級教研項目“大學生英語聽力自我效能感實證研究”(項目編號:2016013)研究成果。
一、導入
在教學實踐中,形成性評價(formative evaluation)廣受好評,通過對學生學習的點點滴滴進行記錄,對其在學習全程中反映出的情感、態(tài)度、策略進行持續(xù)觀察,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從而給出發(fā)展性的評價。學習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是評價的積極參與者,通過自評,有效促進其進行學習態(tài)度,策略等的反思,進而增強學生自我學習調控能力,長期來看,增強學習者的學習成就感和自信心,并在學習中成就合作精神。與學習者學習過程及效果直接相關的還有學生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學生自我效能的高低是學生對于自身能否利用自身技能完成特定工作的自信程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過程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學習成效。班杜拉及后來的諸多學者已在理論及實踐中對自我效能的作用及重要性進行了論證及實證研究。目前大學生學習自我效能如何?實施形成性評價對自我效能的影響具體如何?為了驗證其具體影響,本文選取日語、法語專業(yè)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實驗組與對照組為期一年的對比,來記錄并分析學生學習效能的改變。
二、實證研究
1.實驗目標。本實證研究旨在研究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聽力自我效能感的現狀,基于前人有關形成性評價及學習自我效能感和與學習成績皆呈正相關的論證,進一步探究形成性評價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2.實驗對象。本實證研究選取湖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和法語專業(yè)2017級大二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日語專業(yè)為實驗組,法語專業(yè)為對照組。
3.實驗過程及結果。本實驗研究為期半年,詳細記錄了實驗前后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2017級外國語學院日語和法語專業(yè)大二學生的學習成績及聽力自我效能感的變化。
為保證實驗的可信與有效。實驗前,所有實驗對象都接受了英語聽力水平測試,并參與了效度與信度都合格的聽力效能感問卷調查。將兩個專業(yè)的測試及調研結果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聽力成績對比T值為0.870,顯著性sig值為0.421,聽力效能感對比T值為0.716,顯著性sig值為0.508;數值遠遠大于0.05,表明實驗前日語及法語專業(yè)學生英語聽力水平、聽力效能感并無顯著區(qū)別。
在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的英語聽力教學中,日語專業(yè)學生采用形成性評價方式,教學實踐中學生自我評估、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學生自評表、小組互評表、教師觀察表、英語聽力課堂日志及訪談記錄忠實體現整個形成性評價的過程。具體為,日語專業(yè)學生定期填寫自評表和小組互評表,教師查看并對比填寫內容,關注學生學習態(tài)度及信心等的變化。同時,教師在課堂內外觀察記錄學生出勤、課堂發(fā)言、課后作業(yè);檢查學生課堂日志,發(fā)現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另外,通過評價表、課堂日志、觀察記錄的情況,與學生確定訪談內容,直接溝通。
在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末,實驗組和控制組都進行英語聽力水平測試及聽力效能感問卷調查,本論文選取學期末的測試及調查結果。通過SPSS獨立樣本T檢驗可得: 聽力成績對比T值為-2.271,顯著性sig值為0.023,聽力效能感對比T值為-4.076,顯著性sig值為0.00;數值遠遠小于0.05,表明實驗后實驗組和控制組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聽力效能感差異明顯,實驗組在兩方面優(yōu)勢顯著。為進一步驗證,筆者進行了成績與聽力效能的相關性檢驗,證實兩者正相關。
三、發(fā)現和結論
該實證研究進一步驗證了自我效能和學習成績的正相關;進一步證實了形成性評價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學習成績及學習效能方面的顯著作用。在整個實證研究過程中,筆者清楚地記錄了湖北師范大學日語、法語專業(yè)2017級學生英語聽力的學習狀況和英語聽力自我效能感現狀,也切實觀察到形成性評價帶來的顯著成效,在驗證前人理論的基礎上,為推廣形成性評價提供了確鑿依據。
在本實證研究中,筆者力圖制定一套針對非英語專業(yè)聽力學習的形成性評價方案,并將其合理有效地運用到教學中,達到“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的目標。通過該實驗,筆者對形成性評價的各種方式更加熟悉,在之前的基礎上優(yōu)化了各評價表,并使其應用更為恰當合理,能夠更加及時、有效地發(fā)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調整教學方法。深入的訪談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增進教學效果方面效果顯著,日后應多加善用,從而改進教學。
基于該實證研究,筆者建議,形成性評價應受到更廣泛應用到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同時教師應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效能。在教學實踐中,形成性評價過程會促進教學效果的達成,改善師生關系,并顯著提升學生學習效能。
參考文獻:
[1]Bandura, A..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 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1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