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燕
【摘要】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深感識字教學工作的任務艱巨,只有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積累經驗與總結,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下積極努力地開發識字潛能。凸顯學生主體識字,能夠使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漢字,一方面為此階段的識字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又給小學生的大量閱讀打下了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主體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為了發展小學生識字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營造積極和諧的氛圍,激發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對問題質疑,發展學生的個性創造思維,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筆者就識字教學的現狀做簡單的概述及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出了幾點看法。
現今的小學識字教學,學生的主動性較差,主體意識極度欠缺,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現不出學習的樂趣,嚴重制約了識字教學課堂效率的提高。所以,授課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和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凸顯其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快樂中實現識字教學的個體發展。
一、識字教學的主體作用芻議
(一)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識字教學的成敗關系著閱讀、寫作能力的提高。閱讀和寫作是以識字為前提的,是低年級學生教學的重要部分,也是語文能否學好的關鍵條件。具備了良好的識字基礎,對以后的語文教學將會產生直接性的效應,對學生語文學習的個性發展也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二)學生主體作用的詮釋
傳統教學方法不顧學生認知水平的實際,漠視學生在識字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有些老師只重視對知識的死記硬背,很明顯這不利于學生學習思維水平的培養。識字教學要以學習主體的需要為關注點,要從學生的角度關注學習。在具體過程中,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為學生營造自主識字的氛圍,提供自主識字的條件,必須以學生的識字個體發展的需要為根本,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使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去學習,讓他們在快樂中學。故此,在識字教學中,倡導學生主體識字對現實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對提升小學語文學習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三)識字教學學生主體作用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要全面提升小學識字教學學生主體作用,仍然存在很多的困難。有些學生不喜歡學習漢字,沒有識字的主體愿望;現如今給課堂識字教學所分配的時間嚴重不足,在有限的時間里教師常常疲于完成任務,很難發揮學生的主體效應;學生不能主動地掌握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學習拼音時完全依賴于老師,不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不能準確地拼讀音節,不能正確地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不能主動地使用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小學生自己身心特點,認知發展、思維水平還較低,小學生的學習自主習慣都較差。教師自身因素,教師的教學素養的參差不齊,教師工作態度的天差萬別,教師的創新能力等諸多因素影響了學生主體識字教學的推進。
二、凸顯學生主體作用的基本策略
識字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要部分,如何調動學生的識字主動性、提升學生的主體作用,創造性地認知漢字,是新課程標準實施者一直不斷探索的課題。筆者就如何凸顯識字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營造氛圍,培養興趣,凸顯學生主體作用
小學生平均每天要識很多生字,教師要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營造和諧有趣的氛圍,開展各種趣味性活動,調動學生發揮主體識字作用。教師可以根據識字教學的內容和特點,采用直接形象的教學方式,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營造活潑有趣的氛圍,能夠使學生呈現出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突出識字教學過程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孤立的識字教學是十分乏味的,應該把識字與閱讀結合起來,識字環境就大為不同了,學生的識字就有了具體語言框架的依托和具體內容的載體作用,讓課文中生字的出現和理解都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使閱讀與識字有機結合起來。這就能使人感覺到識字教學既有和諧氛圍營造的必要,活潑興趣激發的要求,更加充分體現出了識字與閱讀等其他方面的結合,全面凸顯識字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顯現。
(二)多種渠道識字,凸顯學生主體性
大量的課外閱讀,大大提升學生的識字量,可以充分激發識字興趣。每個學生手里都有大量的課外書,教師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要求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布置一些課外閱讀作業,讓學生選一些游戲式課外書閱讀。班級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識字比賽活動,推動學生的識字積極性。也可通過網絡資源提升學生識字的主動性,豐富的網絡可以增加學生的可參與性及可接受性。通過多種識字渠道,教師加以引導和鼓勵,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識字的主動性。
(三)采取有效的識字方法,掌握漢字基本規律,增加識字主動效應
引導學生進行識字的方法很多,使他們掌握更多有效的識字方法,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更可能去探索新知識。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想辦法引導學生注意漢字的基本規律,喚醒學生識字的主動情趣,這是識字教學的基本要求。要求學生按部首收集一些漢字,依據部首對漢字進行歸類,讓學生主動地了解一些漢字的部首規律。把漢字按部首分成小組,一組一組地學習,漢字之間的區別越來越明顯,使學生對漢字的遺忘率大大減小,學生識字的興趣明顯提高了,主體作用得以充分有效發揮。故而,在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重采取有效的識字方法,讓學生發掘漢字的基本規律,加強探究認知漢字的主體性作用。
(四)引導質疑凸顯主體識字
疑問是認識的原動力,沒有疑問就沒有創造 。“學起于思, 思源于疑。”識字教學必須滿足學生的好奇的心理和求知的欲望,這更能促動學生的疑問興趣和主動行為,更能激發學生內在的潛能,激發了思維和學習的主體效能。識字教學也是基于這樣的原理,識字時培養學生的主動質疑意識,既有利于積極高效地掌握字音,而且利于記住字形 ,理解字義。在這樣的條件下識字的方法更多,更加靈活 ,主體識字的效能會更加有效。因此 ,要讓學生主體識字,疑問方式非常重要,“小疑則小進 ,大疑則大進 ”。
(五)開展互動式的識字教學,增強主體識字效能
在課堂互動中教師起引領作用,學生發揮主體作用,積極有效地完成識字教學的過程。基于互動,教師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拓寬積極參與的層面,每一個環節、每一個要素都不能錯過。識字教學應該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性,讓學生全面參與識字教學的過程。因為互動使識字教學充滿了興趣,體現了信任,給課堂點亮了智慧之星,讓學生在互動中掌握識字方法,增強識字的主體效能。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深感識字教學工作的任務艱巨,只有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積累經驗與總結,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下積極努力地開發識字潛能,教師充分地發揮作用,激發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學生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培養良好的識字習慣和積極的興趣,豐富了學生的識字方法,拓寬了識字渠道,鍛煉了識字能力。總之,凸顯學生主體識字,能夠使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漢字,一方面為此階段的識字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又給小學生的大量閱讀打下了基礎。主體作用的凸顯,學生一開始就獲得了很好的語言感覺,全面推動了語文學習,這是一個值得借鑒的課題。
附 ? 注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名稱: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學策略研 ? 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3075)的階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