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標點符號在小學低年段語文教學中不可小覷,標點符號的教學要從低年級抓起。一線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善用各種方法,夯實學生的標點基礎,切實提高學生在作文寫作過程中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關鍵詞】低年段;標點符號;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眾所周知,語言表達離不開標點符號,它能使文字易于理解,能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延伸文本未盡之意。郭沫若先生曾說過:“標點好像一個人的五官,不能因為不是一個字就看得無足輕重,標點錯了,意義也錯了。”既然標點符號的作用如此之大,在小學低年段語文教學中自然是不可小覷的。
2017年的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的編排,一年級重在能讀懂字音,讀通課文,能讀出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的語氣,二年級在強化落實一年級要求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體會角色的心情,讀出不同語氣,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也就是說,標點符號的教學要從低年級抓起,中、高年級反復運用、練習、鞏固,從而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就能恰當地運用標點符號。那么,如何在低年級開展標點符號的有效教學呢?
一、故事激趣,認識重要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人們積極主動地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是一種強大的內驅力。學生一旦有了興趣,就會自發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對象,并對此充滿熱情。標點符號本來是抽象、枯燥的一種學習對象,教師要想方設法變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使學生喜歡它,記住它,自覺應用它。對剛接觸語言文字的低年級學生而言,有趣的故事比空洞的說教更為直觀有效。所以教師可以通過講述有趣的故事,讓學生們在笑聲中體會標點符號的重要性。
如教師可以生動地給學生講述《王勇智斗財主》的故事:王勇聰明而且勇敢。他專愛和有錢有勢的人作對,一個財主為了報復他,故意雇他做長工。一天,財主和老婆下棋,把王勇叫到跟前說:“咱們賭個輸贏,你猜這盤棋誰贏?猜對了,賞你一個元寶;猜錯了,打你20皮鞭。”王勇隨即寫了“你贏她輸”四個字。財主故意輸給了老婆,得意揚揚地要打王勇20皮鞭。故事講到這里,教師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猜猜聰明的王勇是怎樣巧用標點符號讓自己轉危為安的?待學生發表意見后,教師繼續講故事:王勇會說“你贏她?輸”,財主無話可說。第二盤,財主贏了老婆。王勇又把這四個字讀了一遍就化解危機了,你們猜王勇怎么說的? “你贏,她輸!”財主也沒有辦法,既沒打成王勇,又賠了元寶。
學生在發笑之余就會略有所思,感受到標點符號在書面表達中所起作用,樹立正確運用標點符號的思想,這比空洞的說教吸引力更大。
二、隨文識標點,邊學邊了解
語文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它為學生學習、認識、運用標點符號提供了海量的優秀文本范例,在教學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語文書中的范例,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邊理解課文內容邊認識標點符號,以逐步加深學生對標點符號作用的認識。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識字第二課《金木水火土》就出現了逗號和句號,教師可以在教學生讀句子時相機引導學生觀察“一二三四五”后面出現的符號像什么(像小蝌蚪),告訴學生這就是逗號,它喜歡站在句子的中間,告訴我們讀書讀到這里可以稍微停一停。再引導學生觀察“金木水火土”后面出現的符號像什么(像小圓圈),告訴學生這就是句號,它喜歡站在句子的后面,告訴我們這句話講完了。此時再加上朗朗上口的標點兒歌,如“逗號小點帶尾巴,句內停頓要用它;句號是個小圓圈,用它表示說話完”,能讓學生初步認識逗號和句號的形狀,并感知它們在句子中的位置及作用。
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七課《青蛙寫詩》的課后練習要求學生圈出文中的逗號和句號,這說明經過大半個學期的學習,學生應該對這兩個最基本的標點符號有了一定的認識,老師除了讓學生圈出逗號和句號后,可以再進一步引入不同的練習,有目的地加深學生對這兩個標點的位置和作用的認識,如老師可以出示句子“小花妹妹叫你上來”,讓學生思考后開展討論:如果要給這個句子加一個逗號,可以加在哪里?學生通過討論,會發現有不同的加法,如“小花,妹妹叫你上來”或“小花妹妹,叫你上來”,還可以是“小花妹妹叫,你上來”。通過讀句子,學生就能感知標點加在不同的位置,句子意思有不同。這樣,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在語言表達中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了。
三、對比學用法,糾錯見真知
當學生在課文學習中認識了更多標點符號后,教師可以出示相同的句子,加上不同的標點符號,讓學生在對比朗讀中體會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例如:“池塘里的魚很多。”這是一個陳述句,表示陳述池塘魚多這一情況,讀時語氣平緩;“池塘里的魚很多?”這是一個疑問句,讀時聲音上揚,讀出問的語氣;“池塘里的魚很多!”這是一個感嘆句,讀時發出感嘆,直抒胸臆。通過教師范讀,指導學生反復誦讀,學生自然能體會到同一句子用了不同標點的表達效果是不同的。
教師批改低年級學生寫話時,也要做個有心人,發現典型的標點符號錯例,可以收集起來,在課堂講評時按不同標點分類出示學生錯用標點的句子,師生共同討論這樣運用標點符號是否恰當,可以怎樣修改。通過一次次實例糾錯,潛移默化,學生會對所學標點有更明晰的認識。
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通過系統講解、對比教學、錯例評析等方式,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相信學生會掌握和運用標點符號的。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基本技能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是語文學習中最基本的一種技能,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善用各種方法,夯實學生的標點基礎,切實提高學生在作文寫作過程中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作者簡介:宋文清,女,1976年生,廣東省東莞市人,本科,小學語文中級教師,研究方向為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