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教學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運用情境教學模 式,可以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在運用思維理性分析的環境下,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識。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其中,提出了相關策略,包括適時創設情境,根據教材重點和難點創設情境,通過創設情境獲得語言,注意情境的真實性,確保良好的交流合作氛圍,利用信息技術創造情境中,調動各種感官體驗。本文研究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以滿足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語文;教學;情境;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概述
在中國,語文是人文社會科學的重要學科。漢語既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更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既是一種實用的語言規范工具,又是文化藝術,又是精神財富的積累和發展的載體。漢語在任何時候都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語文學科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語文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還要傳授語言和文化知識,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語文知識和技能,從而學習其他學科,為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而小學生的天性活潑、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力不強,對新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為了使學生保持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就應避免教學形式單一。引導學生改變學習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打破沉悶,營造輕松愉快、和諧有趣的課堂氛圍,就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逐漸引導和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其中,提出相關策略,以期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為全面提升學生素質服務。
二、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法,基于教育學、認識論、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原理,結合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創造出適宜認知對象的情感氛圍,即一定的情境,來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該教學法能讓學習者參與認知活動以及情感活動,激活學習者的情境思維,從而使學生在情境思維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情境教學法不同于傳統教育學,也不同于傳統教學理論。情境教學法有三個特點:一是教學的特殊性。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結合具體的生活場景,利用這一階段的課堂為學生創造一個具體的、形象的、直觀的學習環境。二是形象性。教師運用信息技術,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通過多媒體設備等外部手段創造課堂情境,使學生沉浸其中,真正感受到情境的存在,通過多個維度來觀察和理解學習對象。三是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情境的創造,讓學生感受到個性。學習對象的獨特性,會使學生對其產生濃厚的學習、鉆研興趣。
三、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語文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化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個性。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許多問題,如語文教學偏離課程特色,重視局部知識而輕視整體認知,過于強調完成教學任務而忽視閱讀和積累,課本知識不能融入生活等,進而影響到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能力的培養。情境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重要途徑,但也有其兩面性。如果使用不當,會影響教學效果。本文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提出了以下應用策略:
(一)及時創造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語文教師應充滿激情,在課堂上創造出適宜的情境,讓學生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使學生處于最佳的情感狀態,讓他們感到快樂并專注于學習。師生之間可以有效地開展智力活動和情感交流。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及時建立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創造良好的“情感場”,引導學生進入最佳學習情境,優化教學效果。
(二)根據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教學設計
具體到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三個方面問題:第一,情境介紹,抓住導入環節,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通常的導入方法可以包括插圖、對聯、謎語、故事、電影、物體、音樂和對比等。第二,問題設置與解答。課堂輔導是一種打開學生思想、激發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方法。問題設得好,設得聰明,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適時解答,更能打消學生的疑慮,讓他們了解并掌握知識點的內涵。第三,游戲情境設立。對于小學生來說,游戲是一種有效激發他們學習興趣和熱情的手段。教師要將游戲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忘記課業的負擔,在一種無意識或潛意識的狀態下掌握知識,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力。
(三)通過創造情境,使學生獲得語言意識
基于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的特點,教師可以用各種方法創造出相應的情境,如生活場景、生動的畫面、音樂旋律和物理演示等,讓學生在體驗中培養情感,感知文本情境,獲得豐富的語感。創造情境是鼓勵學生理解的催化劑,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使語言成為印在腦海中的獨特形象,讓學生在語言中親身感受到場景,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微妙的語言訓練。
(四)注重情境的真實性,確保良好的交流合作氛圍
情境越接近現實,學生就越易于掌握知識結構,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運用起來就越方便。真實情境同時具有原有的真實性和人工的真實性。根據原有的真實性來構建人工真實,精心設計教學情境,是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課堂教學要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使學習氛圍更為濃厚,通過創造環境,形成學生相互學習、競爭、合作和團結的氛圍。
(五)利用信息技術創造情境,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體驗
新媒體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使知識信息超越文本形式,以聲像等形式實現傳遞,改變了思維和學習的方式。從小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特點來看,直觀形象的教學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和關注。在教學中,多彩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往往更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在課文講授中,教師可基于課文中的文字描述,利用圖片、圖像和音樂等渲染手段創造情境,以直觀的聲像效果吸引學生進入情境。創造情境有多種方式,利用信息技術創造情境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優化課堂講授、內容講解和反饋評價。
四、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能優化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氣氛,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在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要首先注意情境的引入,在充滿樂趣的探究中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其次,教師應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審美的愉悅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再次,教師應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在樂趣的體驗中培養情感,并通過優化情境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和動力。情境創設可以使學生在創造的樂趣中展現個性,而拓寬情境可以使學生在樂趣中學習知識、了解世界、拓寬視野。小學語文教師應熟悉并掌握情境教學法,熟練并恰當地運用各種情境,提高教學效果,以滿足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宣英.語文情境教學法探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3).
[2]宋亞環.論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3(18).
[3]徐國敏,姜領弟.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12).
[4]徐龍啟.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 2014(34).
[5]王芙蓉.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5.
[6]竇燕. 淺談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 2015(2).
作者簡介:陳改蓮,1991年7月參加工作,長期從事小學語文教學,有豐富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在教學之余,作者筆耕不輟,先后有多篇教研文章在市、區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