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春
【摘 ? ?要】歷史故事占據了歷史教學的很大一部分,了解歷史故事有利于學生理解這一歷史時期的發展與特點,了解歷史故事更有利于學生記憶相關歷史知識點。與此同時,故事一直用它的有趣性在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讓學生對歷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歷史故事 ?初中歷史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125
歷史本來就是很多故事結合起來的,串聯起來的。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歷史故事勾起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歷史知識,探索歷史知識,更好的掌握歷史知識。同時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歷史故事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和記憶。
一、什么是歷史故事
歷史故事是對過去的故事和相關事情的記載概述,包括了歷代皇帝故事、歷史人物故事、成語故事、民間故事、神話故事、名人名事……歷史故事是歷史愛好者探索求知的天地,樂趣的源頭。
歷史故事圍繞一定的歷史人物或有趣歷史事件為中心展開的一系列事件概述,是對于真實的事件的描述,它可以添加一些個人的情感色彩但是只能基于事實。閱讀歷史故事可以讓人們對這一時期的故事有所了解,同時有很多神話傳說、名人名事是非常值得我們現代人傳揚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比如神農嘗百草這一歷史故事就讓神農堅持不懈,愛戴百姓的精神一直傳揚了下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關于記載歷史的書籍比如《史記》《資治通鑒》等等。歷史故事也是很好的教學素材與寫作素材,把歷史故事運用到教學當中會起到與眾不同的效果,這對于歷史教師的教學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在課堂引入時運用歷史故事
歷史故事利用它的有趣性,藝術性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歷史教師在課堂導入之時可以合理地應用一些歷史故事。應用有趣的歷史故事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間接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如,在講堯舜禹的傳說這一課時時,可以將大禹治水,三到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引入課堂內容,“同學們,你們知道大禹嗎?聽過大禹治水的故事嗎?大禹為什么三到家門而不入呢?今天老師就來給你們講講。第一次大禹經常家門口的時候,聽見妻子在生產但是他沒有進去,因為他要治水,治理泛濫成災的黃河,第二次經過家門口的時候他的妻子向他招手,呼喚他回家但是他忙于治水沒有進家門,第三次經過家門口的時候他的孩子抓住他的手讓他回家他忙于治水沒有回家。同學們從這個故事中里面體會到了大禹的什么精神呢?你們覺得大禹是個什么樣的人呢?接下來我們就學習堯舜禹。”這樣引用故事的懸念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并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參與課堂互動有利于學生了解記憶其中故事主人公的形象,使學生記憶深刻。
(二)在講授課堂內容時運用歷史故事
枯燥乏味的課堂會使學生漸漸的失去學習興趣,更有甚者產生惡學情緒。初中歷史教師如果合理的把有趣的符合實際的歷史故事應用到課堂當中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上火燒圓明園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訴火燒圓明園的具體過程,侵略者燒殺搶掠,搶走我國很多國寶,能搶走的就搶走,不能搶走的燒毀砸爛,通過講訴歷史故事的方式講述符合歷史的故事情節讓學生深刻的體悟道侵略者的殘暴,讓學生知道我們中華民族需要崛起,現在我們的安逸生活都是先輩們用血用淚換來的,我們必須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拼搏不息,不斷向上,努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與文化。
(三)在知識回顧時提及歷史故事
知識學習過后重在回顧,總結歸納,教師需要監督學生對知識進行回顧,并運用有效的手段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復習效率。在復習鞏固時應用歷史故事就能很好的起到幫助學生鞏固記憶的目的,成功的提高教學復習效率。比如在復習絲綢之路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講述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這樣學生在聽歷史故事的同時也能鞏固已學知識,絲綢之路的重要人物有張騫,西域的代表地方就是現在的新疆。
三、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優點
(一)歷史故事的有趣性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興趣,好奇心對于任何一個學科的學習來說都顯得非常重要。有了求知欲,學習興趣才能擁有學習知識動力,探索知識的動力,初中歷史教師在課堂上應用歷史故事,可以利用歷史故事的情節生動性與藝術性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需注意的是,歷史故事可能有一定的夸張放大但必須符合歷史事實,特別對于一個教書育人的歷史教師來說必須講究真實性,符合歷史性,不能隨意虛構故事情節,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教學必須嚴謹。只有教師以嚴謹的態度對待教學,學生才能以同樣嚴謹的態度對待學習。教師必須謹記無論什么時候教師都是學生的典范與學習榜樣。
(二)利用歷史故事的真實性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歷史
利用歷史故事的真實性讓學生根據其中的歷史情節故事,更加深入直觀的理解歷史中人物特色特點,推測這一時期歷史未來發展,了解所在歷史時期的特點與特色。除此以外,引入的歷史故事應該具有目的性,教學無論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教學目的,尤其在課堂上教師講授的所有內容都應該以教學目的為中心,同樣,引入的歷史故事必須與課堂內容相關,不然也是做的無用功,既浪費了教師的精力又耽誤了學生的學習時間,起不到任何作用。
(三)歷史故事有很好的銜接作用
任何事情都是有邏輯,有順序的,對于歷史的學習更是如此,歷史是非常有邏輯性順序性的學科。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歷史故事可以很好地起到銜接新舊知識的作用,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輕松。比如在講商朝的滅亡,周朝的興起這一課時內容時,教師就可以以講歷史故事的方式引入課堂內容,“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商朝的滅亡,商紂王昏庸無道,讓百姓苦不堪言,諸侯國爭勇奮起,其中比較顯著的就是周公,他建立了周朝,以仁愛治國,善待百姓,他的兒子周武王同樣是以仁義取信于人,一個國家的滅亡就會有另一個國家的興起,接下來我們學習周朝的興起”,這樣運用歷史故事有效的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學習的橋梁。
歸根結底,作為一名優秀的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引入歷史故事,歷史故事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有趣的歷史故事可以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同時歷史故事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讓知識點之間很好的串聯起來,讓學生學習思路更加清晰,學得更加深刻,學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