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摘 要]閱讀創造力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進行統整設計,將這一教學目標落實在每一個階段、每一堂課中,并通過強化閱讀訓練、傳授閱讀技巧、拓寬閱讀域度等手段,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閱讀創造思維,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創造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創造力;訓練;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22-0040-01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閱讀創造力的培養。閱讀創造力,是指由閱讀而生發的創新的、探索的能力。這是一種綜合的能力,由知識、智力、個性品質等構成。在閱讀學習中,閱讀創造力主要體現在超常的解讀力、遷移力、創作力上。在課堂上,教師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引導,強化閱讀訓練、傳授閱讀技巧、拓寬閱讀渠道,為發展學生的閱讀創造力提供良好的條件,進而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學生閱讀創造力的培養需要一個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為學生提供不同學習感知的途徑。強化閱讀訓練不是閱讀數量的簡單增加,而是對閱讀內容進行重點突破,找準閱讀切入點,優選閱讀方法,讓學生進行深度閱讀,從而提升閱讀效率。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閱讀創造條件,給學生更多的方法指導,讓學生在個性化實踐產生創造意識。
如,教學統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的《荷花》一文,教師先給學生示范誦讀,并教給學生誦讀的技巧:“這篇課文描寫極為生動形象。反復誦讀,你會感覺有更多的美浮現在你的眼前?!睂W生根據教師的意見展開誦讀訓練,課堂內書聲瑯瑯。在展示時,教師從語氣、語調、語速、停頓、節奏等方面進行指導,使學生掌握了誦讀的方法。為進一步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語言鑒賞活動,讓學生找出文本中的精彩語段,并說說作者是怎樣描寫的、語言有什么特點。這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意識、創新意識。
案例中,教師為學生布置誦讀、鑒賞任務,成功調動了學生學習主動性。教師從方法的角度引導學生,給學生帶來啟示,使學生順利進入到探究的情境中,促進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學生的閱讀并沒有固定的方法,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方法指導,讓學生有更多選擇的機會。閱讀方法眾多,唯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方法指導,還要讓學生進行學法總結。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有自己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學法,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在歸納總結中,學生的思維得到啟迪,認知經驗得到內化,對文本理解也更為深刻,創造性思維也會得到有效發展。
如,教學《趙州橋》這篇課文時,教師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然后梳理課文的主要內容,并以圖表的形式展示出來。學生再次深入文本中,對課文內容進行細致的閱讀,找到課文主體的框架:第一部分寫趙州橋的影響力,第二部分詳細介紹趙州橋的特點,第三部分闡述趙州橋的價值。教師引導學生對第二部分進行仔細研讀,理解它的內容和結構。學生從趙州橋的整體構建和趙州橋的形式特點兩個方面進行思考,很快就找到了這一部分更深層次的內容。通過梳理,學生對課文整體結構有了清晰的認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及時引導、點撥,使學生掌握了文本結構的內在規律。
案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結構梳理,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知和體驗。在閱讀梳理活動中,學生逐漸形成了體系性的學習認知。教師傳授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發揮重要的作用。
拓寬閱讀訓練域度,能有效發展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小學生的閱讀經驗少、閱讀面窄,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為他們準備豐富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閱讀,以豐富他們的閱讀經驗,拓寬他們的閱讀域度。
如,教學《陶罐和鐵罐》一文時,教師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然后組織學生展開角色朗讀。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并在課堂演繹中理解了課文的思想內容。為讓學生產生更深刻的認知,教師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度挖掘:“陶罐和鐵罐在時間面前呈現出不同的價值。從這個角度展開思考,我們從它們身上明白了哪些道理呢?”學生展開互動討論,得到了個性化的理解。為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教師出示學生閱讀過的課文《小柳樹和小棗樹》《駱駝和羊》等,引導學生比較閱讀,發現它們的共同點。通過比較,學生的創造性閱讀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發展。
案例中,教師通過深度挖掘、比較閱讀的方式拓寬了學生的閱讀域度,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認知機會,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閱讀創造力。
培養學生的閱讀創造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強化閱讀訓練、傳授閱讀技巧、拓寬閱讀域度等途徑,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閱讀創造思維,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