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禹信
摘要:隨著教育的改革深化,在學科教學中也產生了一定的變化,運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針對教學課程進行優化非常有必要。為了讓同學們更好的了解物理,喜歡物理,初中物理概念教學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其中的方式方法,以吸引同學們積極自主的學習。本文從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基本過程與策略出發,運用實例來思考分析課堂教學的優化。
關鍵詞:初中物理;概念教學優化;教學設計
一、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過程和策略
初中是學生剛接觸物理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讓學生產生對于物理的探索學習習慣,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需要重點關注。所謂物理概念就是指將客觀事物中關于物理的共同屬性以及本質特征抽象的反映出來,其中共同屬性跟本質特征是需要重點分析的要素。
1.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教學過程
物理概念教學的教學過程通常分為五個部分,其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建一個便于理解的情境,使得學生對于教學知識獲得感知。其次是需要讓學生在思維方面進行加工了解,并且形成定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提出問題并且對其進行概括抽象的了解內涵。
第三部分也尤為重要,學習物理大量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熟悉物理概念,為之后的深入學習打好基礎。第四,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在打好理論基礎之后就可以結合實際進行驗證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發展一些學習的不足和問題并得到解決。最后,學習只是一味的關注課本是不夠的,通常有比較大的局限性,所以適時的進行拓展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架構出關于物理的結構,在學習中可以游刃有余。
2.物理概念教學的基本策略
基本上所有的教學設計以及教學的策略都是圍繞著共同屬性跟本質特征來展開的,這也是物理概念教學的重點,因此,物理概念教學的基本策略為:
(1)設置情境輔助感知。適當的情境體驗可以凸顯出學科的魅力跟本質,也可以將物理學科的共同屬性以及本質特征展現在學生眼前,輔助他們感知這門課程的魅力以及樂趣,在探索的過程中喜歡上物理。
(2)強化思維定義加工。人的思維可以必須為迷宮,教師要做的就是為學生指出一條最為便捷快速的正確通道,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己定義加工自己的思維,在老師輔助的基礎上更加貼合事物的本質。
(3)基礎概念熟悉練習。不能在空中蓋大樓是基本常識,學習也是如此,沒有一個堅實的基礎的話后期的深化學習可謂難上加難,物理學科更是如此,需要用大量的練習來將概念融會貫通,只有熟悉基礎概念之后,才能在這個基礎上更加好的進行有層次的遞進式學習。
(4)結合實際聯系實踐。針對物理來說,這是較為嚴謹的一門學科,它不如語文等學科般生動,但也別有一番樂趣,其中的實踐更是可以與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在增加知識的過程中了解生活的樂趣,但過程中也要注意不要過度開放和綜合。
二、實例分析初中物理概念教學
1.創建情境進行教學
一般來說情境的創建可以幫助學生對物理學的共同屬性和本質特征進行了解,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可以考慮運用實驗的方式讓學生進入到情境當中,既可以累計生活經驗,也可以加強對物理的理解。
例如在力這一堂課中,教師可以將其套入到設置的情境當中,展現力的作用以及重力跟彈力的區別。比如可以讓學生感受重力的作用下物體的變化跟破壞程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變化緊密相關,而人能夠站在地面上也是因為重力的作用,可以通過觀看零重力狀態下物體的情況來加深學生理解。在彈力的實驗中,可以使用一些小道具來展示,比如橡皮筋跟彈力球等常見的物品。
2.思維的加工定義教學
在進行思維引導的過程中,教師的可以展示出一些資料或者例子,讓同學們進行加工總結鍛煉思維能力,概括出事物的共同屬性。初中物理多是用實驗來說話,通過實驗中的觀察跟感知來總結經驗,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也要著重為思維的鍛煉方面。
例如在光現象的講解中,除了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之外,還要讓同學們直觀的感受到光是如何傳播的,并且區分開折射于反射,通過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們產生了解,并形成一定的思維模式,加深對于這堂課的理解。
3.基礎概念練習教學
概念的初步形成意味著學生們對于物理的架構已經有了基礎輪廓,因此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關于問題的設置可以遞進式的進行加深。布置一些簡單的練習,加深概念的記憶和了解。
例如在學習彈力跟重力的時候設置小練習,利用彈力球垂直落下的方式,分清楚重力是向下,而彈力是向下后再向上,通過這種小練習的方式可以讓平面的理論知識變得立體起來,讓同學們遞進式加深難度的教學中逐步增強對概念的理解跟認識。
4.結合實際解決問題
在概念教學中,學生們了解熟悉概念之后就要再一次回到實際當中,在初步形成概念思維意識的時候,這種認知是片面的,如果提出更加接近實際的問題,學生們又會被過于開放的問題難住,所以,要將所學的知識跟實際情況緊密聯系在一起,認清問題的本質。
例如在學習生活用電這章節的時候,學生可以回到家中觀察自己家中有哪些電器,并記錄每個電器的電伏電壓,了解一下家庭電路有沒有電流過大的情況出現,并向家人普及安全用電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與家人有了互動增進感情,還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生活完美的結合到了一起,達到了雙贏。
事物認識的理論就是從現象到本質,所以這個逐步從理論概念到實際實踐的過程也是從現象到本質的過程,學習來源于生活,一味的死讀書并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要將學習跟生活緊密連接起來,這樣才能讓學生熟悉物理這門學科的同時對生活也有了認知。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初中物理概念教學優化可以從四個階段出發,先創建情境方便學生理解,再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加工,更進一步的理解物理的本質,在熟悉概念之后要進行大量的練習,將概念延伸到實踐,再聯系實際實踐,結合生活。所有的一切都圍繞著物理事物的共同屬性跟本質特征來展來,避免出現過于復雜跟深刻的內容,遞進式的讓學生真正理解物理并且掌握所學的知識。
參考文獻:
[1]王玉涵,代偉,鄒勤.初中物理概念教學優化思考[J].物理通報,2017 (05):29-31.
[2]武曉琳.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策略[J].陜西師范大學,2015.
[3]潘湖.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思路[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