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在新課標背景下,我國很多小學的英語教學依舊采取過往的模仿記憶法,側重對單詞、文章的記憶以及單純語法知識的講解,忽略了對核心素養之一的思維品質的培養。使英語閱讀枯燥、乏味,學生們漸漸失去閱讀興趣。本文以人教版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為例,依據教學實際,討論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高年級;思維品質
【作者簡介】許慧君,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彈前中心小學。
英語在眾多國家被作為第二語言使用,學習英語成為語言學習的重中之重。而閱讀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分,因其特有的故事性、趣味性對小學生愈加有吸引力。在閱讀文章的時候,他們也很容易把自己帶入文章的情境中,有利于他們語境語感、鑒賞能力和信息獲取及處理能力的培養,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的思想品質也得以培育,新課標中把思維品質列為核心素養之一,如何在閱讀中培養小學生的思維品質已成為研究的熱點。
1.改變教師的教學目標,實踐素質教育。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英語閱讀的教學方法眾多,有最傳統也最深入人心的死記硬背法,有情景演繹法、趣味故事法等等,然而在我國考試重壓下,很多教師依舊采用最傳統的教學法,成績至上,學生學習效率極低。而作為新課改核心素養之一的思維品質,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錘,它可以從思想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創新學生發散思維,調整教師的教學目標,從閱讀文章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思維方式和理解能力,既可踐行素質教育,又可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改變學生的學習思維,有利于其終身學習。思維品質是融匯于整個閱讀學習中的,閱讀學習的各個環節都有思維品質的體現。閱讀不僅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形式,也是學生鍛煉思維的好渠道。在閱讀時,引導他們在特定的閱讀情境中一邊讀一邊思考,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閱讀的文章篇幅明顯長一些,在課堂上老師的引導和提問,使得他們不斷地去思考,放飛自己的思維,在此過程中他們的歸納總結、分析能力和聯想能力得以提升,改變他們原有的學習思維,讓他們學會了更加科學的思維方式,為終生學習打下牢固基石。
1.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缺乏科學性?,F階段很多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仍采用“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老師領讀、學生跟讀”,“老師監督、學生死記硬背”的模式。學生沒有好的學習習慣,缺乏學習技巧、閱讀和表達的興趣,極大的挫敗學生學好英語閱讀的信心,失去學習的樂趣。面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較弱這一情況,究其原因是未明確教學目標或目標不清晰,未重點鍛煉培養學生思維品質,使得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效果降低。
2.教師專業素質不高。由于地區發展水平限制等原因,目前一些學校的英語教師素質明顯不高,對于新課標的要求理解不深,教學思維依舊固守老一套,成績至上,不愿放眼去看外面的世界。使得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們不懂得思維品質為何物。英語課堂給他們的感受就是單純地讀寫和死記硬背,生硬、晦澀難懂,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1.設置懸念,有效地激活思維品質。在設計課堂教學的時候,不僅要把控好對課堂時間的設計,更要科學合理的設計課前準備時間,重視對學生課前準備的引導。教師應依據教學需要,適時故布疑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引發他們對即將學習知識的思考。
2.科學引導,發展思維品質。在小學英語閱讀的課堂上,教師要充分認識自己的引導者地位,科學合理的設計課堂閱讀教學的每個環節,把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融入各個環節中,更有效地在課堂教學中發展小學生的思維品質。如在講解“My weekend plan”時,可以先以周末活動圖片引入,引發大家對這些圖片的思考,如可以引用周末出游的圖片來向學生提問,讓學生們猜測圖片中的人物在做什么,這些活動一般會發生在什么時候,并給出猜測依據,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的猜測向周末活動靠攏,從而引發他們對周末活動的思考和討論,自然而然地引出本節課要講解的內容,此種方法進行閱讀教學,不僅創設了良好的情境,還有效地引發了學生的思考,鍛煉了他們的推理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有效地促進了思維品質的發展。
3.活動實踐,拓展思維品質。閱讀的學習不僅僅是能夠讀懂、看明白。還要能夠轉換成自己的語言、文字進行表達,這樣才是真正達到了閱讀學習的效果。而僅靠課堂上短暫的時間很難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而活動實踐能很好地彌補課堂學習的這一不足。如在進行課堂講解“My weekend plan”的結束之時,可布置寫作任務,讓學生們制作自己的“周末計劃”,并傾注于筆端,鍛煉學生“I′m going to…”句式的同時,也引發他們對未來周末活動的思考,引導他們充分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發散他們的思維。在周末活動結束之后,再讓學生們進行課堂討論,向同學們展示自己的周末活動,從而引發他們對自己原有“周末計劃”的反思,提升其思辨能力,拓展其思維品質。
綜上所述,要想從小學英語閱讀授課上鍛煉培養思維品質絕非一日之功,需有計劃地循序漸進。老師應充分認識自身在教學中的角色,做好引導工作,合理設計教學環節,科學合理地掌握課前、課堂上、課后的每個時間段,使每個課堂授課環節上都加入思維品質的培養,重點加強對學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思辨能力等思維品質的培養,為終身學習打基礎。
參考文獻:
[1]朱琳.重視英語閱讀課堂彰顯思維品質探究[J].能力培養研究, 2017:43-45.
[2]蔡若蓉.聚焦英語閱讀教學 培養學生思維品質[J].考試周刊, 2016:93-94.
[3]蔣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核心素養發展之思維品質微探[J].探索篇課改論壇,2017: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