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露
摘 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這也直接說明學生在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必須參與其中、主動交流,讓語文課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而是學生的“百家堂”。語文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有所感悟、有所思考,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鳴,而不是泛泛學習與簡單交流。解放語文課,不僅讓學生“動”起來,更要讓課堂“活”起來,本文將結合課堂教學案例,淺談自己對如何解放語文課堂的幾點體會,以期能夠促進學生真正敢于動嘴、動腦、動手、動眼。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案例;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4-074-001
語文課堂應改變傳統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興趣為主,注重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堅持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多“動”、多想。這些都為語文教學指明了方向,也顛覆了教學理念。“滿堂灌”的模式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富有生命力、充滿活力的課堂。開辟課堂教學主動滲透、課外活動延伸拓展、著力發掘學生潛能,成就學生成長。這樣語文課才更有意義,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課堂成為學生活動、探討的主陣地。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會“動腦”
正如著名學者布魯諾所說:“激發人學習最佳的方式就是興趣。”而通過模擬情景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和勇于探索的精神[1]。在教學《長城和運河》時,要積極引導學生如何感受長城的雄偉壯麗,如何感悟運河的波瀾壯闊。教學中,我首先創設環境,讓學生抓住主要的關鍵詞語,比如:“連綿起伏”、“伸向天邊”等,然后結合提前備好的課件,循環播放長城與運河的圖片,5分鐘后,我讓學生閉上眼睛進行聯想,你能想到、看到什么呢?有的說可以想到運河岸邊的莊稼;有的說想到運河上面有很多船只在移動;還有的學生說看到很多并排的房子,你一言我一語,大家積極動腦思考,學生討論不亦樂乎。運河給人們帶來的便捷,你們是否也感受到了呢?展示的圖片很直觀,也容易想象,學生們充分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瑰寶,它是人間奇跡,也是民族的驕傲。如此一來,教師不斷引出問題,讓學生連貫思考,開啟學生思維想象的大門。
二、聯系情境,讓學生會“動嘴”
新課標針對語文教學提出: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合作化、開放性的學習環境,豐富學生學習內容,做到靈活學習,隨時隨地學習。同時,要將課堂教學和學生實際生活相融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語文知識應用于實踐,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2]。在教學《美麗的南沙群島》時,希望學生能夠體會到文中南沙群島的絢麗多姿。因此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首先讓學生通讀課文,初步對南沙群島有個大概的了解,然后我讓學生聯系書本上的圖片與情境,展開豐富的想象,活躍思維、拓展延伸,指導學生反復誦讀。
我隨后設計了一項課堂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己當導游,介紹自己心目中的南沙群島,給予學生充足的釋放空間。話音剛落,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每個學生都想描述自己心中的南沙群島。通過多讀多說,學生不僅掌握了課文內容,更是加深了記憶與感悟,讓南沙群島的美深深刻在學生心中,把美麗變成美好的記憶,相信這樣的語文課堂更為寬松自由,更能激活沉寂課堂。
三、引導操作,讓學生會“動手”
由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些教學內容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超出了小學生的認知范圍,再加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素質水平有限,所以在學習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阻礙[3]。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發散思維,更好的學習語文。例如在教學《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一課時,最能體現學生學習和動手實踐有著密切的聯系;再如通過學習課文《魯班和櫓板》,學生們了解到萬有引力和蒸汽機的故事。在此次教學中應將教學的重心放在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起因和過程。
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是教師為學生創造發揮個人潛能的機會,可以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動手活動中,在操作中學習知識,體會實踐的快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加入動手操作課可以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將知識消化,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本知識,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做學習的主人。
四、媒體教學,讓學生會“動眼”
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課堂教學,能夠讓更多的學生集中精力,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讓枯燥的語文教學變得更加生動,顯著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借助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打開學生興趣的大門[4]。比如在教學《航天飛機》一課時,我通過播放動畫或紀錄片,讓學生認識到航天飛機的實際形態,了解其飛行的特征。由于大部分小學生對動畫片十分感興趣,特別是對于奧妙莫測的機器人充滿好奇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通過利用拼裝組合的方式,借助多媒體將航天飛機拆卸成不同的部分,再逐一進行拼裝,讓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航天飛機的樣子,進一步開展接下來的教學,不僅調動了課堂學習氣氛,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
小學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要積極探索、深入挖掘,提前謀劃好課堂教學內容,課堂不是死的,讓語文課堂增加趣味、溝通與交流,“以趣促學”、“以學帶動”、“讓動引思”,才是新課改的內涵所在[5]。
綜上所述,語文課堂活起來,不僅是氣氛熱烈,更是調動學生的全身感官,發自內心的“動”起來,聲情并茂的讀起來,全神貫注的思考起來,唯有如此,學生在自主、合作中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余桂仙.語文課堂應讓學生真正動起來[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17(12)
[2]吳潔華.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淺談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學習[J]讀寫算:教師版,2017(46):135-135
[3]王文英.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方式探究[J]學周刊,2016(7):16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