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華
摘要: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法治意識,小學生各項能力發展的還不成熟,缺乏辨別試是非的能力,將德育教育應用到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的發展。德育教育對學生有深遠的影響,能為學生指明正確的發展道路,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正確的思想基礎,保證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道德與法治;應用策略
新課改強調小學教師要重視綜合素質的培養,保證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是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小學生在步入校園后還有許多適應不了的地方,存在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教師可以創新德育教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中的應用形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出德育教育的作用。
1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在德育教育上的優勢
首先,將德育教育運用到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能夠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和認知。在新課改下,教師要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在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學生提供明確的發展方向和標準,才能發揮出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價值。其次,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小學是形成價值觀念和認知能力的初始階段,學生還沒有評價道德行為的能力,因此,教師要逐漸引導學生,使學生認識到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以此來規范學生的行為,培養學生的道德和法治意識。最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需要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才能達到知行合一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教師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利于德育教育的順利開展。
2 德育教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 引用生活案例,提高理解能力
引入生活案例是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方式,它能夠將課本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新課改指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實現生活化教學,使學生能自覺遵守紀律,約束自己的德行。而且生活本身就有很強的教育價值,因此,教師在滲透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聯系實際,通過真實的案例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深刻理解理解教學知識和德育意義。例如在《我們小聲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一個故事進行課程導入,為學生介紹故事的主人公叫小明,一天,他在走廊里遇到了同學,于是他大喊“我們一起去玩吧!”,這時老師對他說請不要大聲喊叫,小明記住了老師的話。在第二天上課回答問題時,小明想起了老師的話,用很小的聲音說出了答案,這時老師讓他大聲一點,小明非常疑惑,不知道應該大聲說話還是小聲說話。接著提問學生能教一教小明嗎,學生能自覺認識到在走廊里要輕聲慢步,在課堂上要大聲發言。之后為學生展示教室內學生大聲說話,隨意挪動桌椅的情境,提問學生這種情況給你什么感覺,再提問學生班級內有這種現象發生嗎。通過真實的生活情境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起到了德育的效果。
2.2 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情感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交互式電子白板等現代化工具走進了教學課堂,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向學生展示了多樣化的教學信息,如動畫視頻、兒歌、圖片資源等,營造出了趣味化的教學氛圍,激發出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增強德育教育的效果。例如在《小水滴的訴說》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視頻《水和媽媽》,讓學生回答視頻中的媽媽是誰,以此來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接著學生展示圖片,讓學生了解到人體百分之六十到七十,通過數據讓學生了解到水是生命之源。之后在利用多媒體展示詩歌《小水滴的訴說》,并播放朗讀音頻,讓學生思考小水滴訴說了什么,如果沒有水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讓學生跟組員討論水的重要性。接著播放干旱地區缺水情況的視頻,激發出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認識到水對人們而言是珍貴的資源,培養學生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的意識,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效率。
2.3 組織實踐活動,實現德育目標
德育教育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指出了正確的方向,但由于大部分教師只用口述的方式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降低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效率,還不理德育教育的開展,無法使學生深刻理解道德與法治的內容。因此,教師需要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使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例如在《讓我們的學校更美好》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校園內有哪些美景,接著組織學生開展“我為綠色校園做貢獻”的活動,帶領學生調查校園內的垃圾問題,讓學生思考學校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與學生共同制定改造校園的方案。這樣既能加強學生對校園的熱愛,還能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在實踐活動中落實德育教育的目標。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應重視德育教育的滲透,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成長規律,將課堂教學與德育教育相結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化案例來加強學生對德育教育的理解,利用信息技術展示豐富的教學資源,從而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組織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保證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雷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優化策略探索[J].新課程研究,2019(07).
[2] 段亞麗.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的德育研究[J].學周刊,2018(36).
(作者單位:山東省肥城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