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口語交際是一種語言實踐性比較強的互動交流活動,主要體現在學生通過大量的實踐鍛煉來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學生如果要增強口語表達能力只有在動態交流的互動活動中才能實現,才能真正懂得如何進行分析、歸納和評價的思維方法,才能形成由語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構成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低年級;口語交際;互動
口語交際是訓練聽話和說話能力的一種形式,然而,由于學生年齡小,語言和思維的發展不成熟,看似極其簡單的“說話”在課堂上卻鮮活不起來,經過研究與實踐,筆者把低年級口語交際課堂學生存在的問題及采取相應對策整理成以下幾種:
【問題一】學生寂然無聲,不愿意交際
這類學生大部分是膽子小,怕說錯話,平時和同桌在座位上說得好好的,但當他被請到講臺前來發言時,便把臉憋得通紅,不知所云,吞吞吐吐,東張西望;有的孩子甚至一直不敢舉手,老師叫到后,聲音極小或是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這些都是學生不敢交際的表現。他們缺少經常鍛煉的機會,最主要的還是缺乏自信。
【對策一】創設有效互動的情境,讓學生樂于參與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從興趣、情感的激活入手,掃除心理障礙,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培養學生的表現欲,讓學生樂于參與,這就需要教師創設有效的互動情境,增強口語交際的有趣性,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例如在教學二年級《歡度“六一”兒童節》一課,可以提早錄制孩子們平時參加各種活動及演出的視頻,再配以活潑輕快的音樂,學生回憶往事,沉醉于以前的高漲熱情,很快興致就來了。然后讓他們回憶過去,“同學們,你們是怎么過自己節日的?”每個孩子都經歷過屬于自己的美好日子,學生的記憶馬上被激活了,話匣子立馬打開了,激情一陣高過一陣。抓住這個契機,教師可利用分角色或者做游戲等方法來創設情境之外,也可以加入信息技術的手段,讓大家融于情與景之中,營造一定的語言交際氛圍,激發他們想說的欲望。因此,可以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勇氣和信心,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問題二】學生表達欠佳,不規范用語
由于低年級學生年級小、經歷少、詞匯有限,如,有的孩子想表達卻不知如何說起,也不知道從哪開始聊,經常會說的話東丟一句、西丟一句,看到啥就說啥。有的孩子不但性格外向,而且思維比較活躍,非常愿意表達,但缺少思考的過程,結果導致對問題思路不清,沒想好詞語,再加上年紀小,詞匯匱乏,語言邏輯差,致使詞不達意、語無倫次,說了半天還讓人聽不明白;有的則是人云亦云,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聽了別人的意見,被思維定勢所左右,亦步亦趨。
【對策二】提供有效互動的案例,讓學生學會表達
想說、愛說是口語交際的前提,會正確說才是教學的目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離不開的重要環節。其中,給孩子提供一個范例能起到有效的教育教學作用,它其實就是一個交際的情境,既可以讓學生仿效描述正確的做法,也可以留下一些問題讓學生發現,并通過探索、討論正確的口語交際方法。如,有位名師在一節口語交際課是這樣做的,他利用本校一位優秀校友考了高考狀元,得到媒體各界的報道及宣傳這一契機進行教學。他首先在讓學生看過報道后,說:“同學們,學校準備明天在我校請這位高考狀元給同學們傳授學習經驗,但對這件事我們要事先準備下,請我們班同學做好發言的準備,可以同桌先模擬采訪的情景,寫下來,再交給老師。”巧妙的語言設計給學生學習如何提問采訪創設了和高考狀元交談的機會。不但如此,還讓學生像記者一樣逐個提問,著實提升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又如有這樣一個專題訓練——學會向別人解釋,教師可以事先提供案例:芳芳在路上喝牛奶時不小心弄到自己的校服褲上,她無奈之下只好回家去換衣服。等她來到學校時課已經開始了,老師嚴厲地批評了她。下面的做法怎樣,請學生評一評。①芳芳馬上傷心地哭了起來,一句話也不說就走到了自己的座位上;②芳芳馬上大聲辯解:“我不是故意的,你不該批評我,要不你問問我的同桌?”③芳芳馬上輕聲說:“老師,事情的原因是我在路上吃早點時不小心把牛奶弄到了我的衣服上,我只好跑回家換衣服所以才遲到了。”通過案例比較,學生能領悟到解釋原因時要說清理由,態度要和藹,語氣要合適等,真正懂得正確表達內心的想法。
【問題三】學生熱情高漲,不善于傾聽
有的學生在課堂上以自我為中心,急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當自己說的時候,情緒高漲,熱情投入。但是當別人說的時候,往往不仔細聽。常常出現這樣的現象,老師正在講解或同學在回答問題時,時不時會被學生插話打斷,有的同學就連連舉手,嘴里高喊:“老師,我,我……”要求回答這個問題,致使教學活動暫時擱淺。
【對策三】豐富有效互動的方式,讓學生學會傾聽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上天賜人以兩耳目,欲使其多聞多見而少言。”寥寥數語,足以說明傾聽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一個人樂于傾聽、善于傾聽,不僅有助于溝通的順利進行,更能體現對說話者的尊重和本身的修養。低年級學生的有效注意時間短,教師對于課堂上的“插話”問題及時用恰當的評價語言引導、激勵他們認真傾聽,比如表揚正在認真傾聽的孩子:“你是聽得最認真的一個。”“你發現了某某讀課文時的一個錯字,你的耳朵可真厲害啊!”“你的想法綜合了前幾名同學的優點,說明你很會傾聽!”教師的肯定會讓他們從心理上體驗傾聽給他們帶來的成就感,也會潛移默化地帶動全班學生學會傾聽。
另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僅靠課堂上幾次集中訓練是不夠的,應該通過多樣有效互動的方式,更能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例如:課下的時候,可以和學生聊聊剛才課堂的收獲、最喜歡看的書、最愛吃的水果……老師要盡可能多地提供語言實踐機會,增加口語交際的次數,讓學生把表達當成一種習慣,慢慢地就會“習慣成自然”了。
總之,低年級孩子的口語交際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引導,只有我們時刻牢記要給學生一個嶄新的“課堂”,以高漲的熱情去關心和呵護每一個孩子,以和藹可親的態度親近他們,和他們互動,讓每一個學生用心感受到口語交際的“魅力”,那么,無論什么時候什么地點,每一個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展示和提升。
作者簡介:
潘乙平,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