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各學科的日常教學過程中,數學科在初中生學習過程中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每個人都要掌握不同程度的數學基礎知識,這是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必備技能。在初中階段,大部分同學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不是很理想,在做題過程中,沒有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導致學生在重要考試中數學試卷中的解題質量不佳。因此,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以學生們的特征為基礎,并對學生們的思維規律進行了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現自主學習與探索。而要想使學生的學習地位自主化,歸納推理法就是非常好的一種教學方式和授課手法。
關鍵詞:歸納推理法;初中數學;作用;嘗試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自學力差的問題,導致學生養成了“等老師教”,沒有養成勤動腦的習慣。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極其考驗學生的思維方式。也就是說,數學的學習過程,是要學習靈活。在傳統的數學課堂,學生被動地接受老師教授的知識,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不明顯。在日常數學學習過程中,如何來改變這種狀況?為此,筆者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嘗試“歸納推理法”的教學。
歸納推理法其實質就是利用授課中的部分知識的特殊性質為基礎,結合此類題型的特殊形式展開推理的教學模式。其次,對于數學課程的發展和創新都能夠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
一、“歸納推理法”如何在我們的初中數學課堂上進行發展和運用
1.
教師若想在課堂中運用數學歸納法,就要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合作與學習。團隊的力量與效率是超乎想象的,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變換方式方法,教學方法的設計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教學知識點聯系實際,讓學生對身邊的小事進行自主探索與學習,增加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生動性和活潑性。
2.
教師要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實踐與空間,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指導者,而是以輔助者的身份對學生做出指導,讓學生意識到在學習中,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要尋找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實踐過程中,會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與疑惑,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產生的問題也不同,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激發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中,學會自主思考,借助自己思考的方法與結果,去進行探索。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參與課堂實踐活動,參與其中,靠自己的探索來解答自身疑問,是提高課堂活動科學性和學習效率的最好方式。
如在進行《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問題》的教學時,我從商場打折情況引入課程,幫助學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含義。再要求學生運用歸納推理法,從打折銷售中包含的數學思想,推出設置未知數的方法。學生從中體驗到了生活中的數學的應用與價值,感受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其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又比如在教授《一元二次方程》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一元一次方程為基礎展開推理,首先要代領學生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以及性質進行復習,之后引出一元二次方程式的結構,并講出其概念和性質,引導學生將一元一次方程式和一元二次方程式進行比較,找出二者之間存在的關聯和差異。安排組織學生解答幾道一元一次方程式之后讓學生試著解答一元二次方程式,開始解答的過程中會遇到大量的問題,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各抒己見最終得出解題方案。由于方程類知識在剛剛解除的初期會有一定的困難,這個時候教師在教授知識的時候,務必要對各個知識點進行詳細的講解,確保學生能夠更準確的掌握解答技巧。
3.
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富有創造力的想法。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對知識不僅僅是學習,還要在其固有的基礎上,進行擴充與延展,這就是創新。“歸納推理法”能啟發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獨立的思考,為學生日后的創新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拓展,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樂趣的同時,增強了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 “歸納推理法”所帶來的重要意義
首先,“歸納推理法”是義務教育的培養目標之一,《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提出歸納是運用推理能力獲得數學猜想的一種途徑,表明了歸納推理是義務教育的培養目標之一。在數學課堂中運用“歸納推理法”以及教師的歸納推理能力對學生形成推理能力有很大影響。
其次,其與中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模式相吻合,因為初中生與小學生相比較心理素質更加的成熟,進而其主觀思維模式已經過度到了形象思維階段,并且朝著抽象思維的轉變。歸納推理法能夠更好地結合中學學生思維特點,能夠滿足這個階段學生思維發展的需要,并且有利于學生思維擴展,提升創新意識,教師需要利用歸納推理法這些優勢來引導學生開拓思維,提升自身能力。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歸納推理法”屬于學生日常數學學習中的必備工具,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此為基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索,用教學活動中的實踐操作來解答自身的疑惑,使自己問題得到全面解決的同時,學會了歸納推理法的運用精髓。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了解到學生的年齡結構特點,以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提高學生數學文化素養為目的,促進教師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為學生日后能熟練靈活地運用歸納推理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刁國龍.“歸納推理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嘗試[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35):23-76.
[2]徐方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歸納推理意識[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8(4):548-754.
[3]田亞琴.初中生歸納推理能力培養的數學教學實踐[J].成功(中下),2017(16):00108.
[4]劉偉.初中生歸納推理能力的測試與分析——以“平移、旋轉、軸對稱”內容為例[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6):83-86.
[5]伍斌.初中數學數形結合思想教學研究與案例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5):64.
[6]溫愛琴.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3):7.
[7]羅文珍.論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率[J].學周刊,2017(30):112-113.
作者簡介:
王子平,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第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