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要求初中數學教學應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數學知識教學固然重要,但是思想道德教育也必不可少,教師必須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學習習慣,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式學習數學知識,最終培養成綜合性人才。
關鍵詞:素質教育;數學教學;途徑
一、 引言
素質教育不再以學習成績為培養目標,而是要求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素質教學目標包括知識學習、技能學習以及習慣養成。以初中數學教學為例,教師不僅需要教授學生足夠的數學理論,而且培養學生全新的學習思維、自主創新能力以及自主解決問題能力,拓展學生眼界,挖掘學生潛能。
二、 滲透思想道德教育
新教育背景下,道德素養與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密不可分,同時,道德素養對學習效率起到重要影響。因此,教師應及時疏通學生的學習思維。
首先,愛國教育必不可少。從古至今,愛國是每個國人的基本道德素養,如果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階段穿插愛國事例,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收獲。例如教師可以列舉國內著名數學家實際,通過講述其愛國情懷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在了解人物事跡中學習到各種數學知識的由來。其次,數學教材中蘊含唯物主義觀點以及思維,數學公式以及理論主要由數字以及字母組成,教師應要求學生了解特殊與一般的區別,例如從代數式求解中學習字母的具體取值,不可一概而論。
三、 充當引導者,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是指手段,學是指目的。初中數學教師應要求學生從參考標答到自主解決問題。具體而言,首先,教師應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自身不可占據過多的教學時間,而是要求學生探索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應從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及日常行為為參考,促使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加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次,教師應了解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包括學習能力差異、性格差異、興趣愛好差異等,因此,教師需要開展分層教學,落實“因材施教”原則。例如教師應劃分學生的學習能力,分配不同的作業,保證學困生不會受到作業的打擊而放棄學業,保證優等生能夠更加積極進取。再者,教師應當重視教學整體開發,例如要求學生一題多解,串聯不同單元知識點,從不同角度了解數學知識,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最后,教師應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數學理論均由實際問題而來,而新知識是以解決過去無法解決的問題為目的,因此,學生應當了解數學知識的由來。此外,教師可構建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 構建規章制度,樹立班風
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調整教學手段。首先,教師需要了解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部分學困生無法進步的本質原因。心理指導是第一步,教師需要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只有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勇敢面對學習困難,方可不斷進步。其次,教師需要建立班級規章制度,例如不允許抄襲作業、按時完成作業等,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即便遇到不會解答的題目也不要抄襲,不要為完成學習任務而喪失底線,而是學會與其他學生或者教師共同探討,逐步發現解題方法。最后,教師必須保持耐心,初中生的學習能力有限,教師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應當教導學生正確的預習以及復習方法,在課堂上不僅要善于聽,還要善于思、記、說,通過適當的交流可以發現理解上的錯誤,調動課堂氛圍,最終引導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學習方法指導以合理的學習規劃為主,既不能加大學習難度,也不可令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具體而言,教師可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列舉提綱,并提出自己對知識點的初步猜測,然后根據教材內容提出質疑,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找出合適的學習方法,例如小組合作學習、題海戰術等,最后指導學生課后復習,尤其針對作業以及考試中出錯的部分,應當學會總結歸納。
五、 歸納數學思維,強化學生的研究能力
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和深奧,如果師生互動不頻繁,則教學質量難以上升。同時,教師應從日常生活中找出教學節點,通過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教學活動開展階段,教師只需要充當合作者,充當學生的學習伴侶,激發學生的學習沖動。目前,初中數學思想包括數形結合、代數、化歸等,而解題方法包括換元法、圖像法等,紛繁復雜的數學套路令學生不知從何下手,因此,教師需要根據不同思想以及方法進行對比、歸納,從而讓學生學會全面看待問題。以分式方程為例,絕大多數學生具備求解方程的能力,但是學生并未真正了解分式的意義,從而在求解方程時忘記對增根的檢驗,此問題主要是由于學生對等式的基本性質不夠熟悉,忘記不等于0的條件,通過分式方程的教學讓學生不但會解分式方程,更重要的是能夠體會“轉化思想”的重要作用,經歷從實際問題中建立分式方程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模型思想,發展符號感,另外加深對增根的理解,學會檢驗,培養數學的嚴密性與嚴謹性。此外,教師可通過列舉商場購物等情景,滲透數學方程,從而給予學生直觀的感受,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問題。
六、 多媒體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與教學手段緊密結合,初中數學教師應當運用多媒體教學制作教學課件,例如圖形變化知識,部分學生的想象力較差,如果教師依然通過口述或者圖片來要求學生想象圖形變換方式,可能導致部分學生無法跟上教學進度。由此,教師可通過搜集相關視頻或者自己制作視頻來呈現具體的變化方式,逐步引導學生了解圖形變換規律,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想象力的目的。只有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循序漸進,方可實現共同進步的目的。
七、 結語
素質教育不僅要求學生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而且要求學生具有自主創新能力、自主解決問題能力以及道德素養。初中數學教師可講述愛國數學家事跡,滲透思想道德教育,充當學習引導者,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歸納數學思維,強化學生的研究能力,構建規章制度,樹立班風,運用多媒體設備,簡化教學知識,循序漸進,給予學生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最終實現素質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春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的意義及策略[J].甘肅教育,2018(13):59.
[2]文曙光.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方式與策略研究[A].《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八卷)[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4.
[3]傅聰明.淺談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8(36):141.
作者簡介:
隆緒政,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和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