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教育部門深化改革以來,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各個學校和教師工作的重點內容。英語作為國際官方語言,是我們想要邁出國門的第一步,所以,英語是極其重要的一門學科。在普通高中的英語教育中,學校及教師嚴格按照黨的教育方針進行教學,將核心素養更好地融入英文教學中,為國家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使得我國不斷提高在國際上的地位。本文主要從核心素養的內涵以及重要性等方面進行論述,希望能夠為相關教育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內涵;培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這一政策出臺后,核心素養一詞便廣泛地融入大家的視野中。2018年7月,我有幸作為學校代表參加了教育中心的培訓會,會上,相關資歷較深學者對核心素養的有關內容進行論述,為我們這些教師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以下,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以及綜合各位前輩對核心素養的理解進行分析。
一、 核心素養的內涵
學科素養是通過學習某一學科從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產生正確的觀念,這些觀念是能夠幫助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變得更加優秀。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素養”比“知識”更加重要。知識的最終呈現方式體現在一個人是否有素養,而有素養的人一定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巧。想要建立一個有特色的核心素養體系,首先就需要制定標準的核心素養學習計劃,俗話說,將軍不打無準備的仗。有了正確的計劃做指引,才能在核心素養體系中保持正確的方向。就當前社會而言,課程中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來源于國內外有權威的學者對于核心思想的研究,我們借鑒的是他們認為正確的思想。核心素養是學生知識與情感技能的雙重體現,對于學生的全方面發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二、 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上對于人的素質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但就目前而言,教師和家長對于學生德育教育方面并沒有太多的重視,反而對學習成績一直耿耿于懷。學生成績好了就覺得孩子的核心素養高了,這種惡性思維導致大眾無法正確認識到核心素養的重要性。雖然學生學習的目的是升學,到更高的學府去學習。但這卻不是學習的最終目標,學習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充實自己,從而更好地生活。隨著新課標的提出,要求高中英語課程育德育人,發展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學習外國傳統文化,開闊視野,逐漸提升學生外語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
三、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對課堂教學的啟示
英語,首先作為一門語言,其次它才是一門學科。因此,我們設立英語學科的目的就是學好英語,讓它能夠作為學生的第二語言跨文化交流。新課標重新修訂后的版本也提到要將核心素養的內容融入英語教育中,以此來適應我國國際化的發展需求。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各位教師也在不斷探討,以下是其中一些有效方式:
(一) 英語不僅是一門語言,還要具有情感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以外國文化代入課堂,也就是說,課堂是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外國文化的一種途徑。另外,教師也可以多鼓勵學生看一些外國名著,增強自身的語感。人文性的特點之一就是有了情感的滲透。情感教育是一種可以讓被教育者感到舒適的方式,也是培養學生有效方式之一。教師在教育中融入情感可以鍛煉學生的自控力,對于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起到積極的影響。另外,教師應該對學生多加關注,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以此來增強英語語言學習的氛圍。
(二) 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首先,教師要創設出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不會抗拒學習。在課堂上,可以采用三七分教學方式,意思就是七成時間交給教師來講,三成時間留給學生思維,也是一個師生交流互動的機會。其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將知識與情感相結合,讓學生能夠帶著感性的思維去面對學生,避免成為學習的機器。另外,人性化教學的另一好處就是能夠讓學生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考慮問題更加全面。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學生學習的渠道也就越來越多,像一些網站或App,不再是以前只能通過課下補課班來學習知識。所以,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教師的教育方式不能還按照以往的一套,讓學生一遍一遍地做練習冊,采用題海戰術。這樣下來對于學生不僅沒有任何幫助,還會讓他們感到厭煩。因此,教師的教育方式要懂得與時俱進,比如說可以使用一款合適的軟件呼吁大家一起學習,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PK,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講述教材中的文章時,教師也要帶著學生一起對文章進行賞析,了解外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差異。這樣做雖然給教師帶來一定的教學壓力,但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卻十分有幫助。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更加集中注意力。
四、英語教學不僅僅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有品格的培養
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對于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較少觀注。一般來說,教師在講題時,更多時候要求學生掌握的是應試技巧,而不是學習技巧。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關鍵就在于教師沒有弄清楚教育的本質。我們學習知識不是為了向別人炫耀我們懂得多少理論知識,而是能夠讓別人通過看到你的品格從而判定你懂得多少知識。學習能力是很重要,但透過知識層面,品格才是最重要的。
五、 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所謂思維品質指的是人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對事物的批判以及分析的思維過程,它也是考驗一個人是否真正有能力去做某件事。從國家層面來說,要培養學生強烈的民族責任心以及愛國、愛黨的優秀品質;從社會層面來說,培養學生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弘揚下去,做中國文化的傳承者;從個人層面來說,培養學生個人的意志以及興趣愛好,在這個物質的社會,能堅持自己本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實屬不易。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客觀反映教育的本質,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世界。
課程改革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真正意義上以學生為出發點的變革。核心素養的提出是對學生發展的全面重視,也是新世紀國家對人才的基本要求。英語教育,其教學的最大意義并不是讓學生學會文章中的單詞,翻譯文章,而是讓學生在課堂中可以對文章有大概的理解,理解后可以根據自己理解的內容付諸實踐運用到自己身上。總而言之,希望核心素養能夠真正融入高中英語教學中,讓學生成為接受素質教育的一代。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2]崔允漷.素養:一個讓人歡喜讓人優的概念[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1).
作者簡介:
李金,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定西市東方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