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玉群
【摘要】隨著全球化的進程不斷深入,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和聯系更加密切。英語語種作為目前國際通用語種,而我國當前的英語教學現狀依舊停留在傳統教學的方式上,嚴重約束著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更和英語的實踐應用相差甚遠。本文以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分析,對初中英語的互動教學藝術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互動教學;探索;運用研究
一、初中英語互動教學的現狀
當前我國英語初中互動教學脫離實踐,存在較多問題。一是互動教學的形式化。很多英語教師在上課時往往只是按照要求做形式化的互動教學,實際上依舊是傳統的教學方式,盲目地拖延上課時間,不能把互動教學作為課程學習的中心點。二是互動教學的內涵不足。雖然有一部分教師能在課堂上應用互動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英語學習,但是大多浮于表面,不能進行深入化的互動學習,導致學生英語學習的內涵不足,缺乏對英語實踐的整體意識。
二、初中英語互動教學藝術的重要性
互動教學,是指教師和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通過互相之間的交流溝通,探討相關的學習話題,實現學生對于英語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的互動過程。互動教學的藝術性,不僅有助于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還會讓教師對教學目標和教學進度更加明確,掌握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更好的滿足學生的上課和知識學習要求。
三、初中英語互動教學藝術的運用
Activity 1: Guessing Game.
T: I know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career. Do you still remember? Lets play games. Let me show you some pictures of the staff. Please tell me their occupation. Dont worry. Ill give you some tips to help you guess these career.
在課堂的第一個環節,教師向學生展示準備好的圖片,并在開始之前提供幾個必要性的提示,由學生猜出照片中人的職業。照片的明顯程度要逐漸增加,利用簡單的圖片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利用猜測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既能有效的檢測學生的英語掌握程度,使學生能對知識靈活應用,又能很好的激發學生對即將學習的知識的學習興趣。
Activity 2: Enjoy a video.
T: Watch a video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Think about them as good neighbors?
How do they help each other?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video?
通過一段錄像,讓學生思考什么是好鄰居?作為鄰居,應該怎么幫助他人,而看完這段錄像,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收獲?讓學生帶著問題看錄像,為整節課的學習做一個鋪墊。
T: If you want to be a good neighbor, the first thing you should know about your neighbor occupation.
對于課文中的重點句子,教師通過圖片和上下文為學生進行提示,讓學生完成單詞填空,不僅是對單詞的復習,也是對單詞靈活應用的訓練。
T: As a good neighbor, you have a good memory.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鼓勵的語句,對學生進行提問,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回憶課本文章內容,完成短語的填寫,通過對話加強了學生對單詞和短語的理解和應用。
T:Exercise nineteenth page B part of the dialogue, and then make similar conversations with peers. The new dialogue requires the students talking about neighbors for personal work etc..
安排學生進行課本對話的練習,隨后根據課堂所學進行小組之間的對話交流,討論鄰居的個人工作等問題,互相補充,鞏固課堂學習的知識,練習口語應用的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充分的溝通,將教師的教融入到互動過程中,引導學生的學習和掌握知識,既形成了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也完善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英語實踐問題。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正確運用互動教學藝術,有助于實現更高的教學目標以及學生英語學習和實踐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柴蕓.互動教學和任務型教學在《新視野大學英語》教學中結合的體現[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3,06,14:108-109.
[2]花茂榮.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探討[D].南京師范大學, 2014,24,5: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