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現在的需求,許多學校及老師,積極探索新的數學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模式應運而生。合作學習模式,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合力解決問題。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往往起了主導作用,而學生處于被動狀態,這就導致很多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熱情。數學這門學科難度較大,許多學生不能獨立解決數學問題,很多學生數學基礎不好,又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數學成績始終無法得到提高。而合作模式便能很好的化解這一難題。通過將不同層次的學生組合到一起,同學們可以各自發揮所長,彌補彼此的不足。讓學生在歡快熱鬧的氛圍中,解決較難的數學問題。有些數學基礎較差的同學,平時羞于向老師請教問題,然而在合作學習模式中,由于大家都是學生,彼此之間更容易溝通和交流,這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向基礎好的學生進行請教。在合作中可以增強學生本身對數學問題的思考,同時也可以增加同學們之間的合作意識。然而在當前的許多課堂中,合作學習模式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這需要我們積極找出其中的問題所在,并加以改進和完善。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合作學習模式;效果
一、 現有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模式產生的效果
(一)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初中生這個年齡群體,缺乏自控力和自主性。很多初中生獨立學習,都無法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有很多家長選擇在課后將學生送入一些輔導機構或是自習室,學生在那里可以和其他同學共同學習,學習效果往往比較好。由此可以看出,合作學習對于初中生來說十分重要。在現有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有部分老師采取合作學習的模式,由老師提出一些問題,學生通過共同討論,合作解決問題。這種模式無疑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為在這種模式下,學生不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而是處于一個團隊中。團隊中的每個人都要參與進來,發揮自己的力量,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決方案。這樣就避免了在傳統模式下,許多學生在課堂上溜號、開小差的情況。學生對于通過自己思考,集體討論得出的結論,印象會更加深刻。更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會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學習能力會不斷加強。
(二) 減輕老師授課壓力,提高教學質量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中,老師居于主導地位,數學這門學科難度較高,內容較為復雜,全部課程都由老師一人講解,老師授課壓力很大,而且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通過采用合作學習模式,許多問題不需要老師進行大量講解,只需要提出問題,由學生共同討論解決。學生經過一定程度的思考以及合作討論以后,對問題所涉及的知識以及解決方法已經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掌握。此時老師只需要加以引導,為學生指出尚且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加以完善。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老師的授課壓力。并且通過這種合作學習的模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全面,對于同類問題的解決方法印象更加深刻,從而提高了老師的教學質量。
(三) 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當今社會下,團隊合作十分重要,學生的集體意識需要從小培養。通過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每個學生都不再是單獨的個體,而是團隊中的一員。學生能夠充分地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應該怎樣合作。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說,此時培養他們集體意識對他們以后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在合作中,學生能夠看到彼此的優點和缺點,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同時能夠學會溝通的技巧,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從而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
二、 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模式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 缺少規則管制,難以維護課堂秩序
良好的課堂秩序,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有些老師采取合作學習模式,但卻沒有制定相應的規則,這容易導致學生在課堂合作討論過程中秩序混亂。如果沒有相應的規則,我們無法保證所有學生都參與到了討論中,可能有部分學生在渾水摸魚,借著合作學習的名義與同學聊天,搞小動作。這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反而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就無法發揮合作模式的積極作用,并且加大了老師維護課堂秩序的難度。
(二) 老師沒有合理地發揮引導作用,合作效果不理想
合作學習模式,推翻了傳統的學習模式,將原來老師占主導地位轉變為學生占主體地位。但這并不意味著老師就可以放任學生隨意討論,不加以引導。初中生缺少一定的約束力,因此需要老師發揮引導作用,對學生的討論進度加以監督,督促每個成員都要對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并展示合作成果。如果老師不加以引導,那么勢必會導致僅僅只有少數同學認真思考并加以討論,而其他同學坐享成果。這便違背了合作學習模式的初衷,還容易引起同學們之間的矛盾,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三、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一) 制定相應的規則,維護良好的課堂秩序
合作學習模式的順利實施需要制定相應的規則,對學生加以管制,不能放任學生隨意討論。首先,要對學生討論的時間加以規定。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由學生自主討論,老師需要為學生限定相應的討論時間。學生在討論時間內可以充分討論,將自己的見解發表出來,再進行集體探討是否可行。但時間結束后,學生不得隨意發表言論,擾亂課堂秩序。其次,應由學生自主分工。團隊中的每位成員都要有一定的任務。應該合理分配好由誰進行記錄,由誰進行討論結果的展示等。合理的人員分工是保證同學們能夠合理有序參與討論的前提。
(二) 老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
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占據學習的主體地位,老師應該發揮引導作用,對學生加以引導。老師應該做一個合格的監督者,確保所有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能夠有序地進行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模式下,老師提出的問題也應該具有一定的難度,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學生完全可以獨立解決,在這種情況下采用合作模式不利于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化解一些較為困難的知識點,會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提高數學水平。面對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時,老師要及時為學生加以引導,比如在函數、幾何圖形等方面內容時,由于知識點難度較大,學生解決起來可能很吃力,此時老師應該及時進行點撥,幫助學生快速解決問題。
四、 結語
合作學習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夠加以完善,會極大提高初中生的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初中數學教學具有深刻影響。
參考文獻:
[1]周紅強.“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
[2]楊素玲.探究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5.
[3]常淑清.淺談初中數學課堂合作學習的意義及注意事項[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8.
作者簡介:
張玉娟,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藏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