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摘 要: “通過義務階段數學學習,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教育已成為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重點。因此,本文以初中數學教學為研究對象,探討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 初中數學教學 創新意識 培養方式
一、數學課中學生創新意識培養
創新是教與學的靈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數學教學中蘊含豐富的創新教育素材,數學教師要根據數學規律和特點,認真研究,積極探索培養和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原則、方法。下面就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二、激發學生創新動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1.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有創新欲望。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生的數學知識與才能不僅來自于課堂,還來自于現實生活。因此,我們要把數學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自然親切、真實。
例如:教學八年級數學下冊“測量旗桿的高度”這一節內容時,我直接提出:“學校的旗桿有多高,你如何能知道?”讓學生先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帶學生實際操作以驗證自己的想法。
將全班分成4人一組,選出組長。
方法:利用陽光下的影子進行測量
每個小組選一名學生直立于旗桿影子的頂端處,其他人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同學測量該同學的影長,另一部分同學測量同一時刻旗桿的影長,收集到測量數據后,大家一起交流,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兩直角邊對應成比例求得旗桿高度。
從而求出旗桿AB的長。
2.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樂于創新。
每一個學生都有創造欲望。創新教育就是使每一個學生都意識到自己的創造能力,并在創造活動中感受到創造的愉快和歡樂。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總是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情境,為各類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為他們走向成功搭橋鋪路,想方設法地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
例如:在講“三角形中位線”一節中有這樣一道例題:
求證:順次聯結任意四邊形的中點,所得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我在教學時將學生活動設計如下:
(1)讓學生畫一個任意四邊形,并聯結四邊的中點。
(2)讓學生猜想聯結四邊中點所得圖形是一個什么樣的四邊形。
(3)學生驗證猜想結果,思考證明方法。
(4)推廣結論:A.什么情況下,四邊形是菱形?
B.什么情況下,四邊形是矩形?
C.什么情況下,四邊形是正方形?
這樣一道題目對不同程度學生的要求不同,一般程度的學生只要能解決(1)(2)即可,程度好一些的學生能繼續解決(3)(4),使水平不同的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3.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靈丹妙藥。
(1)創設問題情境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現代教學論提出:從本質上講,感知不是學習產生的根本原因,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沒有問題,就難以激起求知欲望,也就不會深入思考,更談不上創造活動,我在教學中總是想方設法地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積極動手動腦,使學生具有足夠的創造空間。如學習“車輪為什么做成圓的”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同學們,為什么自行車的車輪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你能想象一下騎這樣的車會是怎樣的情景嗎?”“如果自行車的車輪是橢圓呢?”學生立即展開想象,一邊想一邊說,那會顛簸得很厲害,有的學生甚至做起動作表演。學生回答后,我又投影出示制作的課件動畫:一個騎著車輪是橢圓的自行車的人,在馬路上被顛簸得狼狽不堪的滑稽情景。通過這一活動加深學生對圓的認識和理解,同時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
(2)設計開放性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法寶
所謂開放性問題,指教師提出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也就是答案不唯一,既然答案不是唯一的,就要使學生產生盡可能多、盡可能新,甚至前所未有的獨創想法,這樣提問激發的正是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例如:在講“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應用”時,我利用了這樣一個情景:暑假期間,兩名家長帶若干名學生旅游,他們聯系了報價均為500元的兩家旅行社。經協商,甲旅行社的優惠條件是:兩名家長全額收費,學生都按七折收費;乙旅行社的優惠條件是:家長學生都按八折收費。他們應該選擇哪家旅行社?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不同學生數情況下是不同的,面對這樣一個富有挑戰性、開放性的現實問題,學生通過探索,合作交流,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總之,創新教育首先要具有創新意識,樹立推崇創新、追求創新、以創新為榮的意識。教育是培養人的創造性素質的最佳途徑,而課堂教學是主渠道。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教師要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把握知識與創新能力培養的結合點,適時適度地引導、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自己的創造性素質,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才可以在數學教學中得到培養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仕森.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中學數學研究,2002.
[2]苗世偉.淺談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中國校外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