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卉


[摘要] 目的 分析優化護理管理對甲狀腺切除術患者護理效果的影響。方法 針對該院2018年1—11月收治的實施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的患者105例進行觀察,隨機分成兩組后給予常規組52例甲狀腺疾病患者實施基礎性護理管理,給予觀察組53例甲狀腺疾病患者實施優化護理管理,對比常規組與觀察組甲狀腺疾病患者的護理管理水平。結果 兩組甲狀腺疾病患者護理管理后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術前心理狀態評分、術后住院時間、術后疼痛評分及護理有效性明顯優于常規組甲狀腺疾病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甲狀腺切除術患者實施優化護理管理的護理效果較為顯著,促進手術效果的提高,利于患者預后。
[關鍵詞] 優化護理管理;甲狀腺切除術;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7(b)-0067-02
甲狀腺疾病屬于臨床中較為多發的內分泌疾病之一,較為常見的疾病主要包括結節性甲狀腺腫大、甲狀腺腺瘤及甲狀腺癌等類型,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甲狀腺腫大、甲狀腺功能失調及不適等[1]。甲狀腺切除術屬于臨床中治療甲狀腺疾病的主要方式,在圍術期應為手術患者開展相應的護理管理措施,減少意外事件的發生,提高手術治療效果,促進患者預后[2]。為了分析優化護理管理對甲狀腺切除術患者的護理效果,該院就2018年1—11月收治的105例甲狀腺疾病患者進行了護理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將該院收治的105例甲狀腺切除術患者分成兩組,52例常規組甲狀腺疾病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31例,最大年齡68歲,最小年齡32歲,均值為(42.51±3.62)歲,其中,甲狀腺腺瘤患者18例,甲狀腺癌患者5例,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29例;觀察組53例甲狀腺疾病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3例,最大年齡69歲,最小年齡31歲,均值為(42.50±3.65)歲,其中,甲狀腺腺瘤患者19例,甲狀腺癌患者7例,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27例。
對兩組甲狀腺疾病患者的基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甲狀腺切除術的手術指征且均屬于首次開展手術治療的患者。
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語言溝通障礙、心理障礙及嚴重手術禁忌證患者。
1.2? 方法
給予常規組52例甲狀腺疾病患者實施基礎性護理管理,為患者實施常規的病房環境護理管理、飲食指導、術前疾病常規宣教、用藥護理及生命體征指標的監測等基礎性的護理管理措施。
給予觀察組53例甲狀腺疾病患者實施優化護理管理,具體如下:①術前優化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導。手術治療前針對患者生理狀態及心理狀態進行全面評估,針對患者臨床資料(年齡、文化程度、職業特點等)進行了解后,從患者疾病類型出發為患者實施一對一對話教學、講座教學、PPT教學等相結合的疾病知識、手術治療方式及預后等信息的個性化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及治療的認知水平。針對患者心理狀態評估結果針對存在焦躁、緊張及害怕等心理的患者及家屬實施個性化的心理疏導,多給予患者鼓勵、支持及正性暗示,采用音樂療法、精神轉移及按摩等方式轉移患者緊張情緒,根據手術類型按照甲狀腺切除術的相關要求開展相應的術前指導訓練(手部按摩及頸部訓練等),叮囑患者家屬日常生活中多關心、愛護及陪伴患者,與患者共同憧憬未來美好生活,鼓勵患者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手術。②優化術后體位護理。手術結束后根據患者術后情況給予患者正確及舒適的體位,叮囑患者術后保持緩慢行動,切忌劇烈轉動頸部,盡可能地減少頸部活動,指導患者家屬定期為患者實施叩背等操作,針對痰液粘稠無法排出的患者實施霧化吸入治療,指導患者正確咳痰及早期緩慢下床活動,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③優化術后切口護理。手術治療后患者會利用頸部固定帶固定頸部,以此達到減少滲血、減輕水腫及疼痛癥狀的出現,護理人員應定期監測及記錄切口實際情況,觀察切口是否存在感染現象,主要結合患者主觀感受合理調整固定帶的松緊,以免造成呼吸不暢現象的出現。④優化術后并發癥護理。手術治療后患者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經常出現并發癥現象,護理人員應在護理管理過程中積極主動詢問患者的主觀感受及護理需求,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指標的變化,給予缺氧患者吸氧護理,針對手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現象進行預防護理,定期為患者實施術后肢體按摩、調整體位的護理,減少壓瘡及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指導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促進胃腸道的蠕動,減少胃腸道并發癥的發生;針對患者術后疼痛類型及程度進行全面評估,針對能夠忍耐的患者指導其開展腹式呼吸、縮唇呼吸機精神轉移的方式緩解疼痛,針對耐受度較低的患者遵醫囑給予適量止痛藥處理。
1.3? 觀察指標
針對常規組與觀察組甲狀腺疾病患者護理管理后的各項觀察指標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前心理狀態評分、術后疼痛評分、術后住院時間
觀察組甲狀腺疾病患者護理管理后的術前心理狀態評分、術后疼痛評分、術后住院時間明顯優于常規組甲狀腺疾病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有效性
兩組甲狀腺疾病患者護理管理后的護理滿意度、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有效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甲狀腺切除術屬于臨床中治療甲狀腺疾病患者較為常用的方式之一,能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但在手術治療過程中由于緊張、手術中實施的麻醉、傷口創傷等導致患者治療過程中受到生理及心理方面的不適反應[3],患者由于對疾病、治療及預后等并不了解極易產生緊張、害怕及焦慮等情緒,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優化護理管理主要是指針對甲狀腺疾病患者在實施甲狀腺切除術治療過程中從患者出發、從手術需求出發為患者開展相應的術前、術后個性化護理模式[4],主要包括術前優化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導、優化術后切口護理、優化術后體位護理及優化術后并發癥護理等整體及綜合的護理管理,促進手術治療效果的提高,改善患者術前焦慮癥狀及緊張情緒,引導患者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改善護患關系,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促進患者出院時間的縮短[5],改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促進患者預后[6]。該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優化護理管理的實施甲狀腺切除術的甲狀腺疾病患者護理管理后的觀察指標明顯優于實施基礎性護理管理的常規組甲狀腺疾病患者,說明優化護理管理的效果較為明顯,利于手術治療效果的提高。
綜上,優化護理管理對甲狀腺切除術患者護理效果的影響較大,促進患者預后,建議在甲狀腺切除術中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1]? 劉翠玲.分析優化護理管理對甲狀腺切除術患者應激反應及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3):12-13.
[2]? 喻霞,許蓉,吳濤,等.甲狀腺切除手術圍術期護理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71):232-233.
[3]? 喬劍楠,劉翔.手術室管理優化對甲狀腺癌切除患者術后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8,356(21):66-67,70.
[4]? 黃建美,奚敏.優質護理在甲狀腺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5,15(2):160.
[5]? 韓莉.綜合護理干預對甲狀腺手術患者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3):213.
[6]? 馮鷺,錢坤.手術前后系統化護理干預對甲狀腺切除術患者恢復情況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5):59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