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音樂教學當中開始廣泛應用聲勢教學法,其屬于一種比較先進的教學方法。小學音樂課堂當中引入聲勢教學法,能夠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課堂氛圍,加強學生的樂感。教師應該重視把聲勢教學與課堂內容緊密結合起來,選擇合適的方法,促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
關鍵詞:聲勢教學;小學音樂;運用方法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音樂教育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目前藝術類課程類型不斷增多,音樂也變成了小學教學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門重要課程,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綜合競爭力,部分家長還選擇利用課余時間送學生上音樂補習班。因而,在小學音樂課教學中如何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喜愛并全身心投入到音樂課堂當中去,已成為廣大音樂教師應該深入探究的問題。在教學中科學使用聲勢教學法,無疑可以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有力的幫助。
一、聲勢教學運用于小學音樂課堂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專注于一件事情的時間較短。若是教師教學方法、內容和形式單一,容易讓學生覺得枯燥沉悶,其課堂參與度肯定不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也必將大大降低。而聲勢教學法具備趣味性較強的特點,容易迅速引起學生的關注,調動他們的課堂參與熱情,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提高學生創造力
以往的教學形式下,都是教師示范,學生進行模仿。這個過程中學生未經仔細思考就單純進行模仿,導致學習比較被動,無法發揮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聲勢教學當中包含創編活動,教師可以激勵學生創編各種聲勢動作,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即便學生只創編出一個動作,也可以幫助發散學生的思維,大大提高其創造力。
(三)加強學生合作意識
新課標提倡學生在藝術實踐過程中具備與其他人緊密合作交流的品質,樹立起集體主義和團隊協作意識。可受傳統教學理念與模式的制約,師生之間合作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傳統的老師交、學生學的固有模式,在教學組織形式上將很難使師生在團隊協作上得到更多的鍛煉。教師在小學音樂課教學過程中利用聲勢教學法教學,為了讓聲勢動作與音樂節奏良好的結合,將會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之間相互協作配合,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此種形式為學生合作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有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養成。
二、聲勢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有效運用
(一)音樂節奏的模仿
小學音樂教學在課堂當中要培養學生聽聲辨識的能力,這同樣是小學音樂教師進行聲勢教學的必備步驟。如何有效培養小學生的聽聲辨識能力,已成為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平時的音樂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音樂節奏,教師要在音樂課堂當中為學生留出充足的自由發揮時間,讓學生能夠對音樂節奏反復進行揣摩,之后教師要針對學生的掌握情況展開測評檢查,讓學生對音樂節奏進行模仿,促使學生更加熟練地將音樂節奏表現出來。聲勢教學能夠從無形中幫助學生掌握有關的音階音符知識,熟練掌握音階音符所表達出來的重要音樂細節,真正培養出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聲勢教學符合學生的特點,滿足了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在音樂課堂當中加入聲勢教學,學生會更加主動學習音樂。聲勢教學能夠讓學生掌握音樂節奏,了解節奏的變化,感受音樂氛圍,深化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
(二)增強音樂情感
音樂和肢體動作的結合能夠更好地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對音樂情感的共鳴。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按照教學內容合理設計出一些動作,在具備節奏的動作當中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不同動作要點。例如,教師在講解《查爾達斯舞曲》的過程中,將簡單的拍手、拍肩等聲勢動作加入進去,還能夠將搖擺身體、左右點步等一系列的動作加入進去,更好地加強學生對歌曲情感的體會,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感悟到音樂情感。此外,聲勢教學還可以讓音樂情境與學生心境融合起來,使其在學習與欣賞音樂作品當中,進一步深入理解音樂所傳達出來的情感,從而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不同音樂作品的情境不同,因而要科學、合理地使用聲勢教學法,比如學習《伏爾加船夫曲》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一個拉的動作來體會船夫的艱辛,實現音樂意境和學生學習情境融合起來,實現音樂意境與學生心境的有機結合。
當前,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廣泛應用聲勢教學方法,大大提高了課堂質量,強化了教學效果。聲勢教學有利于學生獲取更好的音樂體驗,進而激發其學習興趣與熱情,變被動學為主動學,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來,這種良性循環的模式必將對學生提高音樂素養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湯晶晶.聲勢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J].北方音樂,2018,38(18):165.
[2]王鶯潔.奧爾夫聲勢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8.
作者簡介:陳笛,女,漢族,籍貫湖南,小學二級教師,本科,廣東省廣州開發區第一小學,研究方向為小學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