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朝霞
【關鍵詞】 學生;寫作能力;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6—0072—01
我們都知道,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學生語文水平的高低和語文素養的深淺。在語文教學中,寫作是難度較大的一部分內容,在學生的語文考試中所占的分值也比較大,因此,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對于學生整體素養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對于如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些對策和想法。
一、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做任何事情,感興趣是最關鍵的,如果一個人對某件事沒有興趣,那么讓他完成這件事是沒有意義的,對于他自身也沒有任何的幫助,學生寫作也是如此。很多學生之所以覺得寫作很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對寫作沒有產生興趣,因而懼怕寫作,不敢去構思,更不敢下筆。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就要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只有對寫作產生了興趣,學生才能認真地去學習,去嘗試,才能為了完成一篇優秀的作文而不斷地努力。在這一方面,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例如,在課堂中可以示范一些好文章,朗讀一些美文佳句,讓學生在不斷地熏陶中被感染,從而學著去發現寫作的魅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動,如成語接龍、吟詩作對、講名人故事等,讓學生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中積累一些素材和詞句,增加對寫作的興趣。
二、注重日常的積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千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些名言無一不在告訴我們積累的重要性。寫作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文學素養,這些東西都從何而來呢?自然就要靠積累。為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準備一個筆記本,專門用于做積累。學生可以把課堂上遇到的好詞好句、名人名言等都摘抄在筆記本上,這些好詞好句除了來自課本上之外,教師也可以提前準備一些,然后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分享。除此之外,學生可以在課外收集一些好詞好句和名言等,可以從網絡上摘抄,也可以從報紙雜志上進行摘抄,然后對這些積累的詞句隨時翻看。除了自行收集積累之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大家定期交流,互相推薦自己積累的詞句,這樣不僅能加深記憶,還能夠擴大每個人的“儲備量”,在正式的寫作過程中,就不會發生“詞窮”、無法繼續寫下去的情況。
三、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寫作本身就是一個從學習和模仿到自我創造的過程,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必須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因為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和模仿作者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從閱讀的文章中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時間久了,就會漸漸從閱讀當中培養一些“語感”,在自己寫作的過程中也會減少語病問題。同時,大量的閱讀可以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素材,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可以讓學生在寫作時“如有神助”。閱讀雖重要,但一味地追求數量而不重視質量是萬萬不行的。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是較為迅速的,所以就更要注重學生應該讀什么書,教師可以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由教師推薦一些合適的讀物,然后和家長一起督促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為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除了堅持做積累,堅持每天寫日記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個好方法。在每天的日記中,學生可以寫一些自己的“突發奇想”,或者寫一些自己今天發生的事,總之,內容可以是多樣的,沒有任何限制條件。這樣一來,除了能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還可以讓學生下意識地把近期學習到的寫作方法和技巧運用在日記當中,從而讓這些寫作知識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把那些從別人的文章中學習到的知識轉變為自己的東西,而不再是單純的模仿和借鑒。
五、學以致用,不斷練習
在進行了一系列的知識儲備之后,就要學以致用,不斷練習。因為僅僅靠知識儲備,而無法實際運用,結果只能是紙上談兵,永遠無法將課本知識轉變為自己的東西。教師可以定期布置一些寫作任務,要求學生在課堂中完成,可以擬定主題,也可以自由選題,寫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中,教師負責答疑解惑,現場指導,在學生完成寫作后,教師進行修改和評分,然后將學生在寫作中反映出來的問題統一進行指正。在平常的練習中,教師也應傳授給學生一些寫作方法和技巧,引導學生在寫作中學會為自己的文章添加色彩,提高文章的質量。
六、指導學生“自評”
在指導學生寫作時,除了教師的評價和意見,學生也應該學會“自我評價”。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互相交換文章,然后找出對方文章中的優點和缺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優點互相學習,缺點大家一起進行改正,然后討論怎樣改進更為合適。這樣做比起教師點評,學生聽取意見,更能讓學生理解真正的不足之處究竟在哪里,怎樣改更為合適。在不斷的相互評價中,共同提高每個人的寫作水平。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