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琴
【關鍵詞】 數學教學;學習興趣;原則;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6—0084—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的學習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學習動機、興趣所引起的。然而,在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忽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把教學功夫主要下在傳授課本內容、加強訓練習題、反復糾錯總結上,學生學得累,教師教得苦。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呢?
一、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應注意的原則
1. 要有發展原則。每個人的思維活動都在發展中,初中生尤其如此。因此,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時候,要注意根據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需要和身心特點,不能給學生過于復雜的問題,讓學生望而生畏,從而退縮,繼而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不能給學生過于簡單的問題,讓學生覺得沒有挑戰性,輕而易舉,從而對學習產生輕視心理,影響學習。作為數學教師,一定要在教學中聯系實際,給學生難易適度的問題,讓學生覺得有探索、鉆研的樂趣,又沒有難到無法功克,從而開拓學生思維,啟發學生智慧,真正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興趣和研究數學的熱情。
2. 要有適合性。作為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時,要選擇一些適合他們的方法。比如,創造生活化的數學情境,讓學生競爭做題等。這些學生智力范圍內的東西,一能激發學生興趣,二能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現下社會上流行的奧數比賽,這種連有些家長或者專家都做不出來的題,實在不適合在學生中推廣,或者當成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這種難度大,且不符合學生特點的智力測試,只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數學產生“難學”“學不好”的錯誤認識,影響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對數學提不起興趣。在教學中,只有教師采用一些符合學生知識結構和學習習慣的方法,才能有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提高學生成績打好基礎。
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
1. 帶動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初中生由于年齡的關系,自身特別敏感,教師在課堂上要小心呵護他們的自尊心,不要讓學生覺得教師厚此薄彼,有不公平、不平等的現象。教師在課堂上不能總叫幾個學習好的學生回答問題,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給他們適合的問題,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
2. 開展趣味課堂。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開展一些趣味性課堂,讓學生在活動中更加直觀、簡單地學懂知識,了解數學。當然,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把學生熟悉的一些日常活動場景引入課堂,穿插數學知識編成有趣故事,并借助一些模型、實物等教具,加強學生理解,提高學生興趣。這種趣味性的課堂教學,只要教師采用的方法得當,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能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
3. 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對培養學生的興趣至關重要。作為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的不同,給他們難度適當的題型,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回答問題的機會,讓那些學困生能在課堂上回答對教師的問題,然后在教師的肯定、鼓勵下,提高自信,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了這樣的動力,學生的成績才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提高,這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之,初中學生對事物的認識還不全面,他們不知道學好數學對他們將來的學習和智力發展有多重要,他們對某一功課的用功、鉆研,全憑興趣的驅使。作為一名合格的數學教師,要想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培養出一批有智慧,有靈性的學生,就要在課堂教學中采取一切有用的、有效的方法,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