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萍
【關鍵詞】 英語口語;暗示法;啟示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6—0092—01
隨著近年來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也越來越頻繁。英語是當今世界的國際性語言,因此也成為國際交流的一種重要工具。當前我國緊缺英語交際能力較強的人才,因此從初中階段就應狠抓學生的英語口語,這對于提高學生英語整體水平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從目前我國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來看并不樂觀,大部分教師仍然保持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從真正意義上強化學生的口語活動,使得學生口語水平整體較低,絕大部分的學生只會簡單地打招呼、自我介紹等,遇到稍微復雜點的情況他們就無所適從。
一、分析暗示法的來源與內涵
暗示法(Suggestopedia)主要是由保加利亞的心理分析教育家喬治· 洛扎諾夫首創,因此也可以將其稱為洛扎諾夫法。這種教學法主要是運用心理學以及語言學的知識,精心設計教學環境,并通過暗示、聯想、智力活動與練習等方式綜合運用,巧妙地利用學生無意識的心理活動引導學生學習。這個過程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心理潛能,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快、自由學習的氛圍,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暗示教學法主要是依據人的可暗示性,它是從暗示學中派生出來的運用于學習語言的一種方法。人的可暗示性、潛意識心理活動、無意識心理活動等都屬于暗示學的理論。其中,暗示性主要指的是,在環境中任何環境因素的暗示從而形成一種行動或者是產生某種效應。此外,暗示法的另一個心理學依據主要是無意識的心理活動。通常情況下,無意識在心理學上主要指的是不自覺的、未加注意的、下意識的認識。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將信息記憶得更加長久。
二、暗示法對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
1. 創設輕松的課堂環境。在身心放松的狀態下,我們的學習能力也會增強。那么如何幫助學生在說英語的時候放松身心呢?第一,教師可以重視教師環境的布置,比如說窗簾的顏色盡量以亮色為主,學習園地應體現積極、樂觀、向上的情感。與此同時,若有條件的話可以將教室的桌椅布置成一種小組討論合作的形式。第二,學生也不需要拘泥于某一種固定的身體姿勢,這也就是說學生在用英語交談時可以不用坐得很筆直或者是在回答問題時站得很筆直,而是應該盡量放松自己的身體,減少學生對自己身體姿態的注意力,這樣才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對話中。第三,不要計較學生在口語訓練中犯的錯誤。犯錯是學生的特權,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犯錯是在所難免的,也是學生學習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學生犯錯說明他們在不斷地進步,也在嘗試著改變自己。
2. 暗示英語中口語的教與學。初中英語學科學習的難度低,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方法充分自信,盡量給學生呈現出最佳的狀態。在學習英語學科時,教師不應該告訴學生該學科的學習有多難,而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以及口語訓練中,平時盡量運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自信是學生學習英語學科的一項重要品質。高度的自我效能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重要的作用,促進學生主動付出更多的行動力從而得到積極的反饋,這種反饋也會反作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比如說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有自信心的學生口語能力也會相對強一些。
3. 發揮無意注意的功效。傳統的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運用無意注意并且充分發揮其作用,同時還應該重視人的注意是由有意與無意注意相結合。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注意今天學習了哪些口語內容,而是將注意力放在教師的形象、課件,或者是教師與學生開玩笑上。因此整個課堂上學生學習的口語內容并不多,導致整體的口語水平就比較低。可見,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教師應該從小事做起,充分發揮無意注意的功效。
三、結束語
總之,暗示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在學生口語對話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并啟發學生,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可見,暗示教學法主要強調的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求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學習,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知識。此外,該教學方法還注重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該教學法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覺性與自律性,因此教師還要注意這個方面,從而大膽創新教學方式,充分利用暗示法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效率。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