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麗艷 陸彩云 樊小紅 唐富華
摘要:農村小學美術教育一直是教育主管部門和眾多研究人員關注、研究的焦點問題。本文在對寧夏固原市3所農村小學調查的基礎上,梳理出當前面臨的困境,最后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困境;對策
一、前言
教育主管部門特別重視美育在學生全面成長成才方面的價值。《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能夠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1]。而美育的作用、面臨的困境及提升途徑也一直是眾多學者研究的焦點問題。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2]的文章指出,加強農村教育的建設,提高農村教育的質量,應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通過對已報道的文獻分析發現,目前制約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的關鍵因素主要有四個方面[3-8],一是對美術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從上層領導到基層任課教師再到學生家長,均存在重智育而弱美育的現象;二是師資隊伍薄弱,對專業美術教師缺乏重視和培養,現有美術教師多為其他學科教師兼任;三是教學方法單一,資源匱乏。缺乏對本土資源的挖掘和利用,硬件較為完善但利用率不高,學生作品的評價傳統、單一;四是家長參與的缺失,即便有也只是參與學生畫材的購買。可見,通過調查問卷分析,析出農村小學美術教育面臨的困境并提出改進對策意義深遠。
為此,筆者通過問卷調查法開展研究。問卷調查在當地3所農村小學進行,發出問卷240份,收回有效問卷223份,其中包括各年級任課教師(37份)、四至五年級學生(152份)及部分學生家長(34份)。
二、結果分析
(一)學生調查問卷結果分析。有54%的學生認為,他們每周都有美術課程,有29%的學生認為每周很少開設美術課;在繪畫體驗方面,選擇彩鉛筆畫、簡筆畫和油畫棒的分別占比62.9%、59.7%和48%,而沒有畫過畫的也占較高(11.3%);在美術課的內容設計上,有56.5%的同學希望多上專業素描、色彩知識,有53.2%的同學希望多涉獵基本繪畫知識,但僅有16%的同學希望添加自己熟悉的本地鄉土美術。這一結果也說明,在農村小學美術教學中,同學們更希望獲得一些基本的繪畫知識和技能,而結合鄉土美術教學對他們來講更難實現;在美術教師專業化配備上,93.6%的同學認為自己當前的美術老師非專業;在美術課喜好程度上,43.6%的同學非常喜好,41.9%的同學比較喜歡,但有14.5%的同學表示不喜歡;在美術教學設施方面,67.7%的同學認為當前的美術教學設施配備齊全,19.4%的同學認為有一定的美術教學設施,但不齊全;參與相關活動方面,有51.6%的同學表示參加過學校的美術競賽或班內黑板報的設計制作活動,但是從不參與的同學占比也很高(32.3%);如有對當前的美術教學不滿意,自己繪畫工具太少排第一(45.2%),有別的老師占課的現象次之(33.9%),老師不夠重視第三(16.1%),而設備不好最低(1.6%);如果學校免費開設課外美術興趣小組,有75.8%的同學表示愿意參加,但不感興趣和看看學什么東西再考慮的比例也不容小覷(共占22.6%);在主觀題上,同學們普遍希望自己能有一些較為完備的繪畫工具,擁有較為規范的畫室,且希望能給自己學校安排專業的美術教師成為廣大同學的普遍期盼。
(二)教師調查問卷結果分析。目前94.1%的教師學歷在本科及以上水平;85.3%的受訪教師不是專業的美術老師;有55.9%的教師認為,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更應注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在如何對待兒童新奇美術創造行為方面,詢問學生自己的想法占主導(44.1%),有32.4%的教師選擇告訴同學正確的畫法并要求改正;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中,提供材料讓學生自己探索的排首位(61.8%),提供主題讓學生自己想象的次之(58.8%),提供實物讓學生寫生的位居第三(47.1%);在學生作品評價方面,是否有自己的創意占有絕對優勢(79.4%),但選擇顏色是否均勻、畫面是否美觀和線條是否流暢仍然占有很高的比例;在開放性的問題中,教師們普遍認為,美術課堂應該是輕松愉快的,學生可以畫自己想畫的;在農村開設美術課程,最大的困難是什么的問題上,專業老師非常短缺、家長不支持、畫具單一成為主要因素。
(三)家長調查問卷結果分析。有46.1%的家長反映孩子沒有自己的繪畫作品;在美術課程態度上,有55.6%的家長認為自己孩子非常想學畫畫,但不太清楚和勉強完成作業的比例仍然不低,分別為22.2%和19.4%;有61.1%的家長從來沒有給自己的孩子報過美術輔導班,曾經報過的占19.4%;有72.2%的家長認為美術課程對孩子的成長幫助很大,但是選擇沒有幫助反而是負擔的占19.4%;在購買畫具上,50%的家長反映孩子每學期會向家長提及購買訴求,經常性提及的占比也較高(30.6%);有77.8%的家長認為在小學開設美術課程很有必要;在興趣支持上,有50%的家長表示,只要孩子喜歡家長都會支持。
三、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主要困境
(一)重視程度不夠,師資力量薄弱
通過調查問卷結果可以看出,許多學生和家長雖然從思想上明白美術教育對個人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往往忽視了美術教育長效發力的功能,重視程度不夠;此外,農村小學即便開設了美術課程,也常被其他課程擠占。再加上農村工作及生活條件艱苦,專業美術教師一般都不愿赴農村任教,即便有,也往往因承擔其他課程而無暇顧及美術課程教學。
(二)教學資源不足
教學資源普遍不足是制約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發展的又一因素。在硬件教學資源及相關教學素材(美術專用畫具、水粉顏料等)匱乏的情況下,農村小學的美術課程多停留在較為粗淺的層面,課堂單調乏味,學生學習興趣也難以有效提振。
(三)教學方式較單一
農村小學美術課師資缺乏,常由其他非專業教師替補,他們難以用專業的知識和素養教授課程,教學方式傳統而機械,學生只能機械地接受灌輸,啟發式教學難以落地生效。因此,教學方式的落后也嚴重制約著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
四、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問題解決對策
(一)提高認識水平,加強師資配備
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應從自身做起,加強對美術課程重要性的宣傳,同時要充分重視美術課程的開展和落實督查,大力支持美術課程的教學工作。正確認識美術教育的功能,它并不是要把學生們都培養成畫家,而是通過美育教育,啟迪學生,培養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豁達開朗的性格;農村美術師資短缺是一個老問題,原因復雜,要下決心補齊短缺老師,大力提倡城鄉美術師資周期性交流、送課,甚至可以鼓勵專業教師在農村任教一定年限后,優先解決職稱、調動等問題,徹底解決美術教師不愿意去農村任教的實質性問題。
(二)豐富教學資源,增強學習興趣
教學資源是開展美術教學的重要基礎。要想解決農村美術教學資源匱乏問題,首先需要得到當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同時,在實踐教學中,美術教師可以就地取材,充分挖掘農村特有資源,把美術課堂與鄉土風情結合起來,充分挖掘農村現有的資源優勢,讓學生貼近自然,著力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
(三)轉變思想觀念,創新教學方法
一是要引導學生轉變對美術的偏頗觀念,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自信,真正體味美術的樂趣;二是要創新當前的教學方式。教育主管部門、學校以及美術教師都要充分開拓思維,挖掘和創新更多樣的方法,讓美術教學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五、結語
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和完善,農村小學將會逐步改變教學現狀。既要讓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在師生和家長的心里深深扎根,還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逐步提高美術教育在農村小學教育中的地位。總之,只要我們不斷致力于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就一定能在未來發展中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24/201001/xxgk_80352.html.
[2]顧明遠.辦好每一所學校 教好每一個學生[J].民主,2010(09):20.
[3]王艷.張家口地區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現狀研究——以張家口市張北縣Z小學為例[J].現代交際,2019(17):65-66.
[4]劉海燕.探究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206.
[5]劉長紅.淺析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7(4):166-167.
[6]徐靜京.淺析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6(27):226.
[7]黃亮.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改進辦法[J].美與時代(中),2016(8):105-106.
[8]劉敏.淺談農村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問題以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4(3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