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高中美術課程所占課時相對較少,但任務相當艱巨,其作用在許多方面是其他課程無法替代的;今天的美術課遠遠不是一門技能課或美術史論鑒賞課,它應該是一門上升到文化水平的藝術課。藝術課不再僅僅關注藝術本身,還包括特定時代的人類傳承、特殊的視覺審美形式與表現、個人的情感體驗與表達。因此,以“體驗”為核心的體驗式教學提倡學生不僅要用大腦思考,還要需要觀察、傾聽、語言表達、動手操作實踐。通過美術、音樂等藝術課程的體驗式教學,培養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欣賞、傳授、體驗、培養和創造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中學美術;探討
一、學生為教育主體,啟發學生自主意識的探究體驗
當下的美術鑒賞課,大多都是老師講課和賞析美術作品。教師總是主導課堂,掌握學生的審美標準和審美方向。在美術鑒賞過程中,教師盡量依靠生活經驗,并在此基礎上欣賞美術作品。而體驗式教學中教師則注重把握高中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這樣高中生在鑒賞時,就會自然而然地從自己的經驗出發,體驗作品帶來的情感和樂趣。比如在設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與生活貼近并建立廣泛聯系才能引發學生的興趣。弗洛伊德就強調游戲的快感功能,指出游戲對人生的積極意義。尹少淳就指出:“美術活動并不像音樂那樣具有游戲性,但是新課改之后的美術課程,不純粹是語言的鑒賞課了,已經注入了能夠使學生去參與體驗的情境模塊?,F代藝術的多樣性,也決定了學生要親身參與體會帶有游戲性的教學過程”。
體驗式教學的基本點是如何幫助學生進行研究和體驗式學習,而不是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向導,這就要求教師及時、準確地發現學生的需求,并提供相應的幫助。因此,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會在課前或課前向學生公布學習內容,并根據學生反饋的心理需求提供相應的信息幫助。將學生個體的體驗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和美術作品的創作表達出來,讓學生的思想、歷經、閱歷以及體驗得到合理、有效地展示和詮釋。更關鍵的是,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的方式,選擇、分析和理解相關的學習內容,實現學生對自然世界和社會生活的認知系統的重建和重構,加深學生對世界和社會的認識和認識,使學生進行終身學習,即培養學習型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美術與各學科相結合,激勵學生使用多種方式表達與創造
美術教學結合輕松的學習氛圍,愉快的學習心情,有趣的學習方式,自由發揮的空間,加上老師的細心和正確引導,會讓學生的潛力得到無限發揮。而在《藝術體驗與創作》的課程教學中,可以進一步拓寬學生藝術表達的思路,將各學科知識融入美術教學,將音樂體驗、文學體驗、舞蹈體驗、繪畫體驗結合,通過體驗各種藝術形式,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多種藝術語言和材料,豐富視覺語言表達,感受藝術創作過程中創作主體情緒對創作的影響。并且通過藝術體驗釋放情緒,將各種藝術形式融合體驗進行繪畫創作,主動表達出內心情緒與感受,驗式教學可以將枯燥的鑒賞創作課變得有趣,充滿體驗性,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通過參與、嘗試、生產和表達,學生不僅會獲得豐富的視覺、觸覺和審美體驗,還會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樂趣,產生對生命的尊重、對自然的關懷、生命的拓展和自我情感的升華。由此可見在高中美術課堂中運用體驗式教學對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性有重要的意義。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的鑒賞創作思維
藝術的創造源于人們的情感,藝術正在敲打著人們的情感神經。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認識真善美,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具有獨立的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以《藝術體驗與創作》課程中的音樂體驗章節為例,課程從音樂的節奏中體會到節奏帶來的情緒變化,教師播放兩種不同的音樂,一種是節奏柔和的輕音樂,另一種是節奏強烈的進行曲。讓學生閉上眼睛聽音樂,感受音樂的節奏。學生認為輕音樂非常柔和流暢,而進行曲音樂則是激昂而緊張的。然后老師讓學生們用不同方式的來表達他們對音樂的感受。音樂的節奏可以用線的上下、長度、力度和起伏來表達;線也可以組合和塑造,如點、圓、方等,可以形成規則的節奏,且線條的數量、位置和方向的變化會帶來滑動、流動、奔騰、激蕩和上升的感覺。最后,老師布置隨堂作業,讓學生自由創作,用不同方式來表達音樂。這樣,學生則可以在體驗欣賞音樂藝術的同時,自由聯想、自由創造,使藝術課更加豐富多彩。
體驗式教學更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實現。藝術學習離不開情感體驗。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繪畫和生產能力,提高審美意識,還要培養他們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培養他們豐富的情感,使他們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目前中學美術教學正處于新課程改革與探索時期。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中,教師要主動學習和探索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滲透體驗教學,積極開展創新應用,運用豐富多元的教學活動設計,增強學生的藝術體驗和感知能力,增強學生獨立審美能力。同時,教師應加強體驗式教學的指導作用,使學生在不斷地體驗中形成良好的藝術欣賞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提高藝術欣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尹少淳.美術教學研究與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虞一菲,蘇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