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眾文化是洋溢著生活氣息的文化的家園和堅實大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從過去的被動接受轉變為注重參與。在此背景下,群眾文化的基本形態也開始走向新的方向,自我表演、自我娛樂、自我欣賞和自我教育已經成為群眾文化活動的主旋律。本文在闡述群眾文化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提出群眾文化未來的發展方向,旨在進一步提高群眾文化給群眾的生活帶來的滿足感,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群眾文化;現狀;發展方向
一、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自身溫飽問題得到解決,群眾開始追求豐富自身的精神生活。群眾文化作為人民群眾自發組織進行的,以文藝娛樂為主要內容的,滿足人民群眾精神生活和知識需求的文化活動,是一種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社會現象,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廣泛性。因此,在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大幅度提升的現代,如何發展群眾文化,更好地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是我們群眾文化工作人員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二、群眾文化的基本概述
群眾文化是人們自發組織的、群眾自我娛樂的一種群眾活動。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社會經濟結構的核心轉變為市場經濟,也使我國文化形態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人們的觀念中大眾娛樂文化的概念基本消失,同時群眾文化的社會地位與功能逐漸消退。但是,我國倡導人民當家做主,因此盡管社會經濟結構發生改變,也不可忽略群眾文化的社會地位與社會功能。當前,群眾文化活動的最大的特點是集中與分散結合。一是群眾文化活動分散在千家萬戶中,而又集中在廣場和公園中開展。二是群眾可以按照自己的愛好選擇不同的娛樂項目也可以根據大家的愛好,選擇統一的娛樂項目。三是群眾文化活動既可以以集體展開,也可以以個體形式參與。
三、新疆地區群眾文化的面臨現狀
新疆地區群眾文化的面臨現狀可以從設施不齊全、活動不順利和人員不穩定、人才流失嚴重兩個方面展開分析。
(一)設施不齊全、活動不順利
目前,我區雖然具備了一定的物質基礎,但是相較于發展地區,經濟條件仍然比較落后,加上我區是少數民族地區,區內存在很大的文化差異,導致我區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工作不順利,基礎設施不健全。一是因為我區對群眾文化建設資金投入不夠,我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因此有的地區還沒有將群眾文化建設列入財政預算中。二是因為我區部分地區已經建立文化館,但是由于經濟條件受限,因此,文化館設備過于簡單無法保證當地群眾文化活動的正常開展。
(二)人員不穩定、人才流失嚴重
群眾文化工作人員是正常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我區屬于我國的偏遠邊疆地區,很多有才能的年輕人不樂意到這里工作,還有很多人才即使留在了這里,但是由于工作的壓力,加上硬件基礎設施較差,日常工作較繁雜,長此以往他們就失去了工作的激情,主動調離工作崗位或者消極對待工作,這種人員不穩定、人才流失的現狀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帶來了難題。
四、新時期群眾文化的發展方向
新時期群眾文化的發展方向可以圍繞重視群眾文化工作和加強工作隊伍建設兩個方面展開探討。
(一)重視群眾文化工作
發展我區群眾文化建設對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都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區文化部門以及政府領導干部應開始重視群眾文化開展工作。首先需要加大對群眾文化工作的財政投入,大力建設群眾文化活動硬件設施,例如:在廣場和公園中為群眾提供日常健身活動器材,以及免費開放圖書館、文化館等文化場所,引導和動員群眾舉辦書畫、歌舞、攝影和電影放映等文化娛樂活動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其次,文化工作人員和政府領導人員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做好崗位本職工作,大力宣傳群眾文化工作,為群眾文化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工作隊伍建設
群眾文化工作人員是開展我區群眾文化工作的主要力量,對群眾文化發展有決定性作用,因此,發展群眾文化要加強群眾文化工作隊伍建設。首先,要從社會引進大批文化骨干人才,優化工作人員結構,更新工作人員的年齡和知識結構,大力培養專職文化干部。其次,要加強文化工作人員的培訓,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上、生活上的問題,積極調動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自覺性。第三,要做到專職專用,群眾文化工作人員專門從事群眾文化工作,而不得將群眾文化工作人員調動到其他工作崗位上,要充分發揮群眾文化工作人員在發展群眾文化中的作用。
五、結語
發展群眾文化不僅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需求,也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的需求,有利發展我區的文化建設,提高我區人民群眾的文明程度、有利于促進經濟協調發展。只有群眾文化全面發展,才能促進我區文化的全面發展,才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因此,政府工作人員要重視群眾文化工作,加強群眾文化工作隊伍的建設,大力發展群眾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皇甫琳琳.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分析[J].大眾文藝,2019(24):4-5.
作者簡介:李輝,新疆焉耆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