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作為人類傳播史上的一次突破,新媒體時代已經突破了原有的信息傳播模式,互聯網技術與數字新媒體技術發展迅速,目前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新型模式。視覺傳達設計在這大背景下,視覺信息的結構定然會發生變化,一般來說,作為視覺傳達信息的一種,視覺傳達設計的核心仍然是如何有效的傳播信息。那么,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對其傳播的文本結構和視覺結構進行全面認識,就直接關系到最終的設計效果。
關鍵詞:新媒體;視覺傳達;視覺結構
現代社會消費群體的個性化程度越來越高,品牌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營銷手段越來越多樣化。隨著數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和應用,“新媒體”成為現代人們經常提起的新詞匯,并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視覺傳達設計領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視覺傳達設計傳達信息的視覺結構應不斷拓展新的功能,在傳播信息的同時注重新媒體視覺形象結構的塑造與表現。
一、數字化傳播成為視覺傳達的主要途徑
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壯大,視覺傳達設計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數字新媒體技術已經滲入到視覺傳達設計的各個領域。隨著廣大受眾對于數字新媒體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視覺信息的傳達效果將和新媒體技術緊密相連,“數字化”傳播將成為視覺傳達設計的主要傳播途徑。
將視覺信息圖形設計與高速的數字新媒體傳播方式進行結合,必然可以達到雙倍的傳播效果,為視覺傳達設計開創了一個新的階段。21世紀是信息傳播發展的世紀,隨著廣告新媒體日趨多樣化,形式上不斷創新。新的設計形態已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各個方面。除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外,網絡、激光廣告、流動廣告等各種新型廣告手段層出不窮。例如手機APP視頻傳播軟件、微信、QQ空間、微博等等(見圖1,圖片摘自百度),新興的傳播媒介被大眾所認可和接受,普通大眾并可以通過新媒介進行口口相傳,這是傳統媒體所達不到的。就連現在老年人也在使用功能手機進行刷新聞、看視頻,傳統的報紙也逐漸被電子報紙所取代。在當今網絡時代,數字新媒體給現代設計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在新媒體視閾下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空間不斷擴大,隨著新媒介發展與網絡普及,使人們進入了"數字化"的新時代。見圖2(圖片摘自百度)
二、視覺傳達設計的文本結構圖形化
目前普遍的受眾人群都可以通過網絡來了解很多信息,大眾受益電子設備與網絡的普及,人類的信息傳播形態和主要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集中反映在信息的傳播主體和傳播渠道等方面。視覺傳達設計的文本結構在傳播過程中如果還是按部就班地進行傳達,那么傳播效果勢必會受到影響,因此視覺傳達設計的視覺文本結構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相應的改變其形式,將文本信息圖形化是很好的一個改變方式。
三、視覺傳達設計的視覺圖形結構影像化
由于新媒體對當代大眾的影響,視覺傳達設計的圖形化信息越來越趨于扁平化和立體化。可以說,視覺傳達設計的信息由原來的圖形化逐步向影像化轉變,使得視覺圖形向三維動畫甚至四維空間立體化轉變。從當前大眾在互聯網與智能手機的普及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依賴網絡進行購物與消費,甚至通過網絡新媒體進行傳播信息。文本、圖像、聲音的豐富性使得新媒體的多媒體成為一種趨勢。
在新媒體融合視閾下,視覺傳達的發展已從報紙、雜志等常規媒介的靜止世界轉向了圖像的三維影像動態世界。這不同于傳統的媒介,新媒體技術不僅給我們帶來視聽感官體驗的整合,也給其他感官帶來的刺激,它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為新媒體的綜合感官創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視覺傳達設計的方式和形式,為新時代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贏得了一個新的高度。
四、結論
在新媒體視閾下視覺傳達設計的范圍變得越來越廣泛,在視覺信息創作時,設計師的設計思維也隨著新媒介的傳播方式而變得更加多樣化。作為視覺設計工作者,要能夠很好地將新媒體技術與創新思維進行結合,從而創作出更加吸引大眾的作品。通過探析新媒體視閾下視覺傳達的視覺結構,可以很好地認識到視覺傳達設計的視覺結構在數字新媒體的影響下進行逐步的轉變。同時作為視覺設計師要更加明確視覺設計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的重要性,掌握好新媒體技術,并將其運用到設計中,為當前視覺設計工作者指明今后的設計實踐方向。
參考文獻:
[1]郭穎.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影像圖形創意運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8(09):112-113.
[2]郭曉霞.視覺設計[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資助(題名:探析新媒體視閾下視覺傳達設計的視覺結構,項目編號:2019-ZZJH-589)。
作者簡介:張玉鳳(1983.8-),漢族,河南省商丘市人,碩士,現任教于商丘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設計藝術學、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