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其寶
摘要:低音提琴在現代各種音樂作品演奏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戲曲在近年來為迎合時代需求也正在探索中西融合的道路,所以低音提琴也開始逐漸運用到各種戲曲曲目的演奏中。但由于低音提琴演奏技法難度大,這就要求戲曲演奏中的低音提琴演奏者必須加強對各種演奏技巧的練習,以提升低音提琴演奏的掌控力。本文主要以低音提琴演奏中弓法的練習為重點分析了其發展和練習的重要性,進而對其弓法練習的具體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低音提琴;弓法練習;演奏技巧
一、引言
低音提琴最早是于16世紀出現的,屬于提琴家族中的一員。從結構上看,低音提琴與小提琴跟大提琴具有許多類似結構,但在體型方面,低音提琴卻與小提琴有明顯的不同。這使得低音提琴能夠演奏出與小提琴截然不同的音色和音域。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低音提琴在結構與演奏方式上不斷進行改進,最終形成了今天的低音提琴,并被廣泛應用到國內外各種風格的音樂演奏中。在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中,其弓法的使用是尤為關鍵的,弓法的運用直接關系到其演奏效果。隨著低音提琴在我國戲曲演奏中的逐漸普遍,戲曲演奏中對弓法的運用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需要我們必須意識到弓法練習的重要性,進而對其弓法練習的有效方法加以研究,以使低音提琴在戲曲演奏中具有更強的音樂表現力。
二、低音提琴弓法的發展及其練習的重要性
在低音提琴長期的發展歷程中,低音提琴的琴弓也在不斷發展變化。早期的低音提琴琴弓與相對笨拙,且十分粗糙,與提琴家族所使用的琴弓在距離、長度以及尺寸上都存在明顯差異,且未形成統一的尺寸標準。其琴弓的張力主要來自于木頭向外彎曲所帶來的力量,且弓毛也無法進行松緊度的調節。這對于演奏者控制琴弓帶來極大的不便。而隨著人們對低音提琴琴弓的逐漸重視以及低音提琴使用者的不斷增加,琴師們開始對琴弓進行不斷改良,這使得低音提琴的琴弓逐漸標準化,也由此誕生出了不同的持弓方法。
低音提琴的持弓方法有多種,十八世紀時較為流行的是德國持弓方法和法式持弓方法。德式持弓以手心向上持弓,而法式持弓則以手心向下持弓。但在長期的演奏過程中,演奏家們發現法式持弓無法演奏出強有力的節奏感,且不能幫助演奏家們將低音提琴圓潤的低音音色表現出來,所以又掀起了一波改良熱潮。但對于德式持弓而言,其雖然可以幫助演奏家演奏出更加飽滿圓潤的音色,但在演奏中卻又缺乏靈活性。然而在利用這兩種弓法進行演奏方面,卻又實實在在出現了許多杰出的演奏家,即利用法式持弓既能進行靈活演奏,又能夠表現出飽滿圓潤的音色,這無疑說明了弓法之外另一件事情的重要性,那就是弓法的練習。
無論是在國外音樂作品的演奏中還是近年來中國戲曲中利用低音提琴進行演奏,演奏者常常會發現針對某一作品進行反復練習最終卻仍然難以演奏出出色的效果。究其原因就在于低音提琴的弓法是需要在平常進行細致練習的,即針對某一作品應該將之拆分并逐段進行練習,如此方能使演奏者掌握各種弓法演奏的精髓并形成對弓法長度、速度和弓段位置的一種肌肉記憶,從而在演奏中予以自如的應對。
三、低音提琴演奏中弓法練習的具體方法
在低音提琴弓法練習上,其涉及到手臂的練習、手腕的練習、快速兩弦聯系、三弦聯系以及四弦互換聯系,這些練習內容由淺入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每一項內容都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反復練習方能夠達到良好效果。
在具體進行弓法聯系時,通常還需要演奏者明確每種弓法發音的方法,如弓子的起始位置、弓速、弓段和弓長等。在將這些要求印入腦海中之后還需要結合實際的演奏內容進行反復練習,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以逐步將每一種弓法的具體演奏方法和演奏時的技巧都熟練掌握。此處以低音提琴弓法中跳弓的練習為例對弓法練習的具體方法進行分析。
(一)選擇適合跳弓練習的譜例
雖然國內戲曲演奏引入低音提琴的時間并不長,但其中卻同樣有許多戲曲音樂需要用到跳弓弓法進行練習。因此在練習之初首先需要從戲曲曲目中選出需要用到跳弓弓法的譜例,然后對譜例進行分析,找出其中所涉及到了跳弓弓法,然后由針對性的展開練習。通常情況下跳弓的練習涉及到同弦換把跳弓練習以及不同弦換弦跳弓練習。
(二)跳弓練習的基本方法
在開始練習后,首先應該在D弦上進行練習,從下半弓開始,保持手腕的自然放松并將弓子控制在一個點上,然后開始動手腕。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弓子的控制所依靠的是手臂帶動手腕的一種慣性動作,而不是依靠手不抓牢弓子的那種緊張度。在判斷練習過程中是否采用了正確的控制方法時,需要根據練習者手掌與手臂的酸脹感作為判斷依據。如果手掌與手臂酸脹感明顯,則說明過于緊張,手腕未放松,導致對弓子的控制過多,所以需要進一步放松。
在音節的練習上,首先可以進行空弦跳音聯系,即通過反復練習保證弓子每次接觸弦后所產生的震頻與弓長都是一致的。在這一部分練習好之后,需要進一步進行換弦跳弓練習。這里的練習重點是如何對弓子跳起的高度加以控制。如果弓子跳起過高,將會影響到弓速和發出的音色,且聽起來聲音不均勻。其次,在上述基本練習完成后進行譜例中所標注弓法的聯系。在這部分練習中應先利用分弓對譜例進行熟悉,然后再進行連貫的聯系。同時在練習過程中還應該注意適當延長左手按弦后的保留時間,這是因為低音提琴本身的琴弦要比其他拉弦樂器更長,所以其傳導時間也相對更長,所以如果左手按弦后就松手,則右手弓子在接觸到琴弦時并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發出優質的音色,從而聽上去會感覺許多聲音并沒有真正發出,進而對演奏效果造成影響。
在上述練習均完畢后,練習者就可以繼續對選出的曲子進行整段的跳弓練習。在此過程中練習者需要一邊練習一邊關注自己發出的音色,并注意思考音與音之間的音色是否平均,以及自己練習過程中自己手腕的運動是否達到要求。在經過這些跳弓練習步驟之后,練習者將會對跳弓弓法的運用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并明確自己在跳弓弓法中存在的問題和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而再進行進一步的聯系,并在練習曲目的演奏中予以注意。這種練習方法不但可以使所選曲目的演奏水平得到真正提升,同時在演奏其他曲目時也可以更加準確的抓住其中各種弓法的具體演奏方法,并準確抓住創作者的創作意圖,進而更好的對曲目進行表現。在其他作品的演奏上,由于演奏者已經針對各種弓法都進行了細致的練習,所以對其中所涉及到的各種弓法的應對將會游刃有余,進而演奏出出色的音樂。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低音提琴弓法的練習是低音提琴演奏的一項基本功,也是低音提琴演奏中十分關鍵的一項演奏技能。對于我國戲曲曲目而言,低音提琴獨特的音色表現力為我國戲曲曲目情感的表達和戲曲氛圍的營造至關重要。在當前文化振興的形勢下,人們對傳統戲曲的需求也呈現出日漸高漲的趨勢,所以對于低音提琴樂器的演奏者而言,必須在日常練習中加強對低音提琴各種基礎弓法的練習,不斷提升自身各種弓法演奏的熟練程度,如此方能夠在戲曲演奏中充分發揮出低音提琴的音色與音域特點,提升戲曲演奏的表現效果。
參考文獻:
[1]楊蕊.低音提琴教學的思考與建議[J].人民音樂,2019(05):60-63.
[2]白瑞峰.淺析低音提琴基礎訓練與演奏效果的提升[J].戲劇之家,2018(36):75.
[3]包涵.基礎訓練對低音提琴演奏及教學的重要性[D].中國音樂學院,2016.
[4]張晗.低音提琴的演奏及其效果提升的路徑分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7(02):28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