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是多角度、多層次、多用途的。隨著《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貫徹落實,幼兒園越來越重視建構游戲在幼兒發展中的教育價值。在實踐中,我們越來越感受到,要使建構游戲能夠深入、高質量地開展,促進幼兒的思維想象、語言表達、合作探究等能力得到提高,就要為幼兒創設適宜他們自主活動和自我表現的建構游戲環境。
關鍵詞:幼兒;適宜;游戲環境
一、以興趣為切入點,創設建構游戲區域環境
建構區環境的創建要能夠滿足幼兒搭建的需求,使幼兒來到這里就能產生搭建的興趣。在游戲場地上,要保證一定的空間作為獨立的建構游戲區域,滿足幼兒隨時建構的興趣與需求;在材料投入上,除了園內提供外,還可以把教師、家長和幼兒共同收集的廢舊物品充實到建構區域內;在時間分配上,將幼兒園一日活動做好安排,保證每天1小時左右的建構游戲時間,為幼兒搭建出他們喜歡的作品創造條件。場地、材料、時間的保證,能夠滿足幼兒自主個性化發展的需要,給予幼兒更加充分、自主、愉悅的學習與游戲空間。
二、以問題為導向,調整建構游戲中教師的定位
有的教師認為不需要“教”幼兒也會搭建,把建構游戲作為幼兒離園時間的消磨,起到便于管理幼兒的目的。教師往往忽略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建構材料的功能。隨著人們對幼兒教育的日趨重視,幼兒園投入在建構游戲材料中的資金越來越多,各式各樣的建構材料琳瑯滿目。但是在材料投放的種類上還存在千篇一律現象,缺乏目的性,沒有充分考慮到各個年齡段幼兒的搭建水平,對于建構材料的玩法與功能研究不夠。教師在建構游戲材料投放上要體現出不同材料的差異性、同種材料的遞進性、輔助材料的替代性、園本材料的特色性原則,滿足幼兒的活動需求,使幼兒在堆、疊、拆、搭、拼的過程中表現自己的內心想法,產生愉悅的游戲體驗。
在幼兒的建構游戲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是一個隱性的教育過程,對教師的潛能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對教師的素質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這種素質不僅僅是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而且還包括許多方面。在幼兒園的建構游戲中經常發現,教師能觀察到孩子的建構興趣,發現孩子的一些困惑,也意識到要進行相應的指導和引導。教師應引導幼兒對周圍物體和建筑物的形狀、結構進行觀察體驗,認識并了解建構材料的形狀、顏色、大小等特征,掌握平鋪、延長、對稱、加寬、加長、加高、圍合、蓋頂、插接、鑲嵌、穿套等技能,指導幼兒制定建構計劃,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建構活動。
三、以激發幼兒自主性為目標,調整建構游戲環境創設策略
在創設適合建構游戲環境的探索中,我們采用了如下幾項策略。
(一)以創設適宜的建構游戲環境為主,激發幼兒參與建構游戲的興趣
教師在觀察、了解幼兒的基礎上精心為幼兒創設、服務于幼兒發展的環境。
——以材料的投放為基礎。作為隱性課程的一部分,建構材料的投放往往影響著幼兒游戲的進程。
首先,要明確什么型號的積木適合在哪個年齡班中建構?不同年齡班提供什么樣的材料才是適宜的。
其次,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投放。小班幼兒的小肌肉發展較弱,為了培養幼兒搭建的興趣,滿足成功感,為幼兒提供大中型較輕的積木,并配有少量的小型積木,或者專門適合幼兒練習接、堆、插等技能的顏色鮮艷的建構材料為主。中大班時為了滿足幼兒細致建構的需要,應為幼兒投放小型積木,增添一物多玩積木,加大建構難度。同時,提供一些更適合于建構立體建筑物的積塑,發展幼兒空間想象思維。
最后,要走出建構游戲只用現成積木、積塑的局限,將廢舊材料投入幼兒建構游戲中,比如:酸奶盒、瓶子、露露罐、撲克牌、紙杯、紙板等組成一個建構游戲的“百寶箱”。
——以主題的確立為開端。確定建構游戲的主題即玩什么,是孩子自己商量的,也可以由老師與幼兒一起討論決定的。主題可以是與幼兒生活密不可分的,如“小小建筑師”“美麗的幼兒園”“動物園”“超市”等;有了明確的主題,幼兒和教師就有了一定的建構目的和建構設想,幼兒才能建構盡情地表現心中多姿多彩的世界。
(二)建立游戲規則,保障游戲活動有序開展
在建構游戲中,經常發生物品被碰倒、散放、零亂的現象,針對游戲中偶發的問題,教師有必要和幼兒共同制定一些規則。如應該在距材料擺放處有一定距離的地方搭建,以方便他人取放材料;不能亂扔建構材料,不能相互丟擲,不能踩著材料走;拿同伴的材料要經過同伴允許;小心行走,注意不要撞倒、推倒或是踢倒別人的建構物;撞到別人的建構物要向別人道歉;收材料時要分類放回指定地點;播放幼兒熟悉的音樂提醒幼兒收玩具。
(三)通過作品欣賞,激發幼兒的建構興趣
在幼兒建構游戲后將他們的作品拍成照片,并收集成冊,供幼兒欣賞。這樣不僅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滿足了成功感,還可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同時可以帶幼兒參觀其他班級幼兒搭建的成果,為幼兒互相學習提供機會,鼓勵幼兒嘗試挑戰有一定難度的搭建,激發幼兒的靈感,開闊幼兒的思路,使他們在搭建中有更好的發揮。
建構游戲不僅能豐富幼兒的感知和體驗,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還能使幼兒在協商、謙讓、交往中,學習自覺遵守游戲規則,嘗試挑戰一定難度,體驗分享與合作,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金靜.創設適宜小班幼兒發展的游戲環境[J].少年兒童研究,2012(04):48-49+23.
作者簡介:白文香,盤錦市教師進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