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社會發展速度迅速,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社會各界對大學生的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大學生不僅需要文能提筆天下安,還要武能上馬乾坤定,真正做到文武兼修。美術作為重要的藝術內容之一,通過科學有效的美術鑒賞課程教學,無疑可以增強大學生文學藝術修養,為大學生綜合素養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關鍵詞:美術鑒賞;高校;油畫鑒賞;教學
油畫歷史悠久,氣質獨特,其無論是是色彩搭配還是構圖表達都有其獨到之初,提高油畫鑒賞教學質量可以讓學生蕩漾在光影與色彩變化之中,將大學生的藝術鑒賞與視覺感受相結合,促進大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當前高校油畫鑒賞教學存在主要不足分析
(一)教學重“技”忽“神”
當前高校美術鑒賞教師在油畫鑒賞教學中大多存在重視知識與技法教學,忽視精神領悟教學的問題,使得學生雖能對作品相關知識如數家珍,但對于畫作之精神所知不過一二,使得整體油畫鑒賞教學效果很難得到進一步提升。優秀油畫作品的作者生平、簡介、創作風格、創作時代、構圖形式固然重要,但如何在清晰了解這些內容基礎上,深入探討體會油畫作品所傳達的真切情感卻是大學生鑒賞能力當前存在的短板。
(二)教學目標不清
當前大多數高校美術鑒賞教學存在一定盲目性,存在油畫鑒賞教學目標不夠清晰的問題,使得油畫鑒賞教學質量提升速度緩慢,桎梏了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進一步增強。這種目標不夠清晰問題表現是多方面的:一則,教學培養目標不夠明確。當前在高校美術鑒賞教學中存在學生主體教學目標不夠明確的問題,導致油畫鑒賞教學并沒有到達到預期效果限制了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二則,部分教師教學內容無目標。油畫作為美術重要內容之一,其無論是技術技巧,還是藝術價值都具有獨到之處,在教學之中讓學生可以感受到并且理解到這種獨特十分重要,但當前部分高校教師在油畫鑒賞內容教學中存在一定不足,使得油畫鑒賞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二、高校美術鑒賞課程中油畫鑒賞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融入傳統優秀文化,提升油畫審美價值與意境
面對油畫鑒賞教學精神教學不足的問題,教師可以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油畫鑒賞教學之中,提升油畫鑒賞教學的審美價值與意境,為油畫鑒賞教學質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持。首先,由傳統審美觀念入手創新油畫審美教育。盡管,我國傳統文化中并未有關于“美學”的理論,但對于美本身的追求與探索卻在我國傳統道家、儒家思想體系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例如,我國優秀傳統經典《詩經》《易經》中都有關于美的體現,將這些審美理念融入油畫鑒賞教學之中,無疑可以拉近油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對于畫作情感的體會。例如,儒家思想講究“仁”,此也是審美最高境界,作品切忌死氣沉沉,注重情感地鮮活表達,讓學生以“仁”之理念深入分析油畫的豐富情感,可以讓學生更加懂得油畫所傳達的情感。以鑒賞《青春》(靳尚誼)作品為例,其體現了傳統古典之美,注重含蓄與人性,并在創作中將傳統優秀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二)目標教學法應用,明確油畫教學目標
為了使得油畫鑒賞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充分運用目標教學法,使得每一步教學活動目標明確,在教學目標指導下循序漸進完成油畫鑒賞教學任務,促進學生油畫鑒賞能力有效提升。首先,明確培養目標。在油畫鑒賞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學生教學目標,突破傳統油畫鑒賞教學桎梏,提升油畫鑒賞教學質量。其次,根據鑒賞教學內容不同明確教學內容目標。根據具體講解油畫作品,將油畫風格、油畫技法、油畫表達情感等內容細化,并分別設置相應教學目標,增強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的引導作用,促進教學活動有序推進。在具體教學應用中,教師可以參照以下案例一。通過下述教學目標的設計,一步一步引導鑒賞課程的推進,并讓學生從淺顯的內容理解開始,直到藝術價值為止,帶著學生一步一步探究《豐收》所表達精神與意境,促進學生油畫鑒賞水平提升。
案例一:目標法梵高《豐收》鑒賞教學
教學目標:1.畫作表現了何種景象?2.分析梵高此畫作中所運用的色彩特點及構圖特征;3.理解梵高筆下“豐收”圖景所表達地情感。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美術鑒賞課程中的油畫鑒賞教學策略有很多,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當前主要存在的教學重“技”忽“神”、教學目標不清等問題入手,采取融入傳統優秀文化、目標教學法應用等手段,促進油畫鑒賞教學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雯.高校美術鑒賞課程中的油畫鑒賞教學研究[J].藝術科技,2019(08):222-223.
[2]寧婷,汪清.承揚中國精神提升藝術素養——高校油畫鑒賞教學融入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實踐探究[J].四川戲劇,2019(03):163-166.
[3]張楠.高校美術鑒賞課程教學現狀及應對策略分析[J].美與時代(中旬刊)·美術學刊,2018(12):108-109.
作者簡介:邢飛凌(1973.7.17),女,漢族,湖北襄陽,大學本科,職稱為副高,高級工藝美術師,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研究方向為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