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湘西南地區是我國少數民族的聚集地,其不僅有著豐富自然資源,同時還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在悠久歷史發展下,形成了其獨特的自然風光與文化特征,但出門旅行總是有著太多的限制,VR場景還原技術使得旅游可以變得足不出戶,而如何VR場景還原技術在湘西南地區得到充分地發揮利用,結合湘西南本土特色,搭建完整的場景還原工作流程與資源開發,就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內容。
關鍵詞:VR場景還原技術;虛擬現實技術;湘西南地區;旅游資源開發
一、背景介紹
(一)湘西南,即湖南西南部,懷化市、邵陽市均屬湘西南地區,自然人文資源豐富,擁有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數不勝數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跡。
(二)湖南地區產業轉型順利,全省政策正將產業從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轉型中過度,相關政策豐富,正在旅游資源深度開發的風口之上 。
(三)邵陽學院藝術設計學院于2018年九月建成投入并使用省部共建實驗室——VR虛擬仿真實驗室。實驗室硬件設施齊全,軟件功能完善。
(四)VR技術百花齊放,各領風騷;其中國內insta、眾趣等多家企業成為行業巨頭,其提供各類VR相關解決方案、儀器設備等服務齊全。
(五)5G網絡鋪設正在緊張進行中,通過5G網絡的低延時等特點,成熟的構建相關應用體系,拉低了使用門檻同時將VR技術的應用再度推入人們的視野。
(六)VR技術在360°的視野內給予觀眾全方位的感官刺激,VR技術的沉浸感是傳統媒體所給予不了的。
(七)2019年后,消費群體再次年輕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產業蓬勃發展,而國內僅有部分單個景點開放了VR相關的構建,這對于湘西南的旅游來說也是一次提高競爭力的選擇。
(八)這個想法的提出是我校校內進行實訓研究時發現并了解了VR景還原技術的優勢與劣勢,根據VR場景還原技術及其特點,針對化討論VR場景還原技術在湘西南旅游資源深度開發的應用范圍。
(九)背靠校方,以實訓化模式進行教學;以項目化流程進行操作。將VR虛擬仿真技術的使用方式進行模塊化拆分,以校企合作的形式進行共建湘西南VR旅游體系。這無論是對于企業還是校方都是雙贏的結果也是國內多數高校的一貫做法。
小結:所以,經過研究后得出,VR虛擬現實技術在湘西南旅游資源深度開發中具有實際意義且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二、VR場景還原技術在湘西南旅游資源開發中的應用范圍
(一)VR場景還原技術分為多個應用方向以及多個應用場景,根據湘西南地域特色,使用不同的技術解決方案,針對性的深度開發湘西南旅游資源,在控制成本的同時得到最好的體驗效果。
(二)對于崀山、南山牧場,以及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多為室外大型場景,可使用無人機搭載相關設備進行場景錄制,后在云端平臺進行搭建,以全景預覽的方式,展現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平面的載體上,采用超廣角的變形畫面,給予觀眾無與倫比的視覺沖擊力。
(三)對于其中部分室內場景,則使用場景還原的方式,內部建模拼接,或搭建相關VR場景,置入第三方平臺使用個人設備觀看。
(四)在應用中展現VR技術的優勢力量,給予觀眾區別于傳統媒體的沉浸式體驗,將鏡頭的選擇權交給觀眾,在沉浸式鏡頭中可加入交互式體驗;制作湘西南特色VR旅游文化產業,采用虛擬門票預收費的形式(注:用戶在平臺上購買門票的同時,付款后可在實地旅游時享受同等價值的減免門票費用;同時,在現場旅游過后的人們可得到相關景點的VR場景瀏覽權力。)擴大消費市場,引導消費習慣的形成與建立。提升湘西南旅游的競爭力。
(五)以湘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為主體,在推廣VR旅游的同時,以VR技術,還原傳統民俗、工藝等。
三、湘西南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
(一)湘西南地區,上通云貴,下接長衡;邵陽,史稱寶慶,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漢族占94.06%,除漢族外,有39個少數民族,人口達39.38萬人,占總人口的5.94%。文化昌盛,具有多樣性、包容性等特點。
(二)針對湘西南地區文化特殊,提出一族一景,景區聯動,從天下風光之勝的崀山,到江南草山明珠南山;轉黃桑森林王國,品云山佛門圣地,悟綏寧神奇綠洲,解龍山地下藏金。
四、VR場景還原技術的未來
(一)VR場景還原技術應用廣泛。在未來能夠具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在湘西南這塊充滿生命力的土地上,一定能綻放屬于他的光芒。
(二)VR技術的必要性。VR技術的普及以及推廣,是大勢所趨,在今后的不斷開發中,可以以應用帶動開發,以需求帶動供給。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五、結語
此外,在上文中提出的VR技術仍然還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以后將多注意在觸覺反饋、聽覺反饋、嗅覺反饋的開發,嘗試性應用進來,相信在今后的產業中,VR技術將不斷發展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徐新星.虛擬現實技術及其應用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5(10):41-44.
作者簡介:王毅鑫(1999-),江西上饒人,邵陽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本科在讀,主要研究領域為計算機可視化研究以及地域品牌形象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