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中最為關鍵的階段之一,而中小學音樂教育亦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以及專業的音樂學習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本文主要從中小學學制這個方面入手,對英國與我國中小學音樂課程進行對比與研究,總結兩國在此階段教育的特點,并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進行總結與反思。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學制;英國
在我國,小學、初中、高中的學制分別為6年、3年、3年,共計12年。英國中小學教學分為五個關鍵階段,學制為2+4+3+2+2,共計13年,其中前兩個階段為小學階段,共6年。由于英國學生是5歲開始即進入小學階段,因此學制上比我國多了1年。
一、小學階段
英國的小學階段為六年學制,分為Key Stage 1(1-2年級)和Key Stage 2(3-6年級)。小學課程非常廣闊,小孩在年幼的時候就能夠接觸到不同的知識領域,讓他們能夠找到并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擅長的方面。其中,英語、數學和科學為3門核心學科,另9門為基礎學科,分別是歷史、地理、宗教、計算、設計與科技、現代外語、美術與設計、音樂和體育。除此之外,為了培養小孩子的全面發展和品德培養,有些學校還會提供還有一些額外的課程。由此可見,音樂課在英國小學階段屬于基礎課程,這與我國的課程安排較為相似。
二、初中階段
英國的初中教育階段稱之為Key Stage 3,即7-9年級。在這個階段,音樂仍為基礎課程。與我國不同的是,英國學生在結束初中課程后,并不會立即進入高中階段,而是先進入“會考班”階段,即Key Stage 4。
在英國教育會考制度里,除必修課以外,還有4門大學科可供學生進行考試科目的選擇,包括:第一,美術,包括美術與設計,音樂,舞蹈,戲劇或媒體美術等;第二,設計與科技;第三,人文學科,包括歷史或地理;第四,外國語言。其中,音樂是會考的可選擇科目之一,英國學生可以選擇音樂作為中級普通教育證書(GCSE)考試的科目,可計入最終成績。由此可見,這種考核制度對于學生的興趣及特長的保留和發展是十分有利的,這使得喜愛和擅長音樂的學生可以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將音樂作為正式科目進行學習,也為下一階段的路線選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我國,音樂雖為基礎課程,但并沒有納入中考的考試科目。因此,一些喜歡和擅長音樂的學生也只能將主科科目的學習放在首位,用課外的時間去學習音樂。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和發展。針對這一問題,2016年8月,江蘇省出臺《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十三五”末,藝術素質測評結果計入中考,將在江蘇每個市推行。2018年,江蘇淮安、南京、蘇州等地陸續試點中小學藝術素質評價制度,音樂、美術考核結果計入中考總分,將在2020年將藝術類課程的考核納入中考。這一政策雖還未正式落實和執行,但可見它對于促進音樂教育的發展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三、高中階段
英國的高中教育階段為Key Stage 4,這個階段的學生一般有兩種選擇:職業路線(BTEC)和學術路線(A-level / IB)。職業路線(BTEC)主要結合社會各層面的職業需求培養各行業專門技能和知識的人才,學生可以選擇的領域包括:應用科學、計算機、音樂、攝影等多種應用學科。因此,想要選擇在大學階段學習音樂專業的學生可以在高中階段選擇職業路線(BTEC),參加專業的考試,即可申請大學。
而在我國,高考是學生進入大學的唯一途徑。學生若想在大學修讀音樂專業,則需參加藝考,包括全國音樂聯考及一些音樂院校的校考。在藝考后,再與全國學生一起參加文化高考,最后以不同專業錄取標準對兩項成績進行排名錄取。
總體來看,我國和英國的教育制度都為想要學習音樂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公平的考試途徑和學習機會,但相對來說,英國的考試制度的目標性更強,選擇空間更大,也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更好的保留和發揮。
四、總結與反思
從英國的中小學學制來看,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很多選修課,甚至學生可以選擇音樂科目去進行考核,十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并且,音樂考核分“表演”“作曲”“聆聽”三個方面,不同專家會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考核內容。例如擅長作曲的學生,就把自己創作的作品進行展示;擅長器樂或聲樂的學生,即考核表演能力。這樣的考核方式可以較好地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化,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而目前我國的教學方式仍是以教師為主體,每個學校和教師都在教學中使用相同的教材,并對學生音樂素養情況進行統一評估,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學管理的統一。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統一的教學內容和評估方式也許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著不利影響。因此,在這一方面我們還需做出更多的思考。
作者簡介:黃詩沁,女,漢族,四川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專業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為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