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斌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的電力行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對于提升國民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電能管理最為主要的工作內容之一,電能計量管理不但影響著電能的利用效率以及電費的收繳情況,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用電安全以及電力產業的整體發展。本文主要闡述電能計量管理方面的內容,提出防止電量損失的相關對策,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士有所幫助。
關鍵詞:電能計量管理;電量損失;解決對策
0 引言
對于電力企業來說,電能計量管理是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其不但嚴重影響著電力市場的交易結算情況,同時也對電力企業的經營效益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之所以進行電能計量管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電力計量值的準確性。隨著我國社會各方面的快速發展,電能計量也越發重要,只有通過標準化的管理方式、完善的管理策略才能夠防止電量損失。同時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來提升電能計量的管理水平以及效率,這對于進一步推動電力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電能計量管理的現狀分析
隨著電力行業的快速發展,電力企業所管理的電能計量裝置以及規模都在不斷增加,這也給計量管理工作造成了較大的難度。電能計量管理方面的突出問題主要反應在如下幾方面:
(1)電能計量管理制度方面不夠健全,某些管理制度并不能在實際工作中對具體內容進行有效限制和約束,計量工作管理體系以及標準需要進一步完善。同時計量機構的職能需要進一步完善,從而提升其對供電所監督管理的力度以及加強與用戶溝通交流的力度。
(2)檢測設備以及檢定環境需要進一步完善。計量檢定實驗室環境建設以及設施設備較為落后,從而造成溫濕度、防塵、防震等環境條件很難滿足規程方面的要求。另外,實驗室的接地網設置和接地電阻檢測不夠規范,某些甚至沒有進行互感器現場檢驗等方面的工作。
(3)智能變電站電能計量裝置檢測標準和規程不夠完善。智能變電站是變電站發展的主要方向,但是其計量系統中采用的電子式互感器二次回路傳輸都是數字信號而并非模擬信號,智能變電站電能計量裝置技術管理標準不夠完善,現有實驗室檢定設備和現場檢測設備很難滿足智能變電站建設過程中對于電能計量裝置的管理需要。
(4)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有待提升。電能計量管理人員的技術能力有待提升,適應新技術、新設備以及新工藝的專業技術能力有待提高。缺少足夠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相應工作人員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交流,團隊配合力度不足。
2 增強電能計量管理防止電量損失的相應對策
2.1 增強電能計量裝置的運行維護管理
(1)對于電能計量裝置進行正確配置
第一,提升CT、PT和電能表的精度等級。對于那些電能負荷波動較為頻繁的用戶來說,對于S級CT和電能表有效選取可以有效提升裝置的精度;
第二,要增強電能計量裝置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具體可以采取如下方式:縮短二次導線長度、增加PT二次回路導線截面、設置PT二次壓降補償裝置、降低二次壓降引入誤差造成的影響等等;
第三,有效改善電能計量裝置的運行環境,最大程度上降低環境條件引入誤差對于裝置造成的影響,確保其智能化管理。
(2)加強電能計量裝置的運行維護
第一,在設備安裝前做好相應的檢驗工作,確保安裝器具的合理性。對于全新安裝的計量裝置來說,要進行帶負荷檢查,確保接線的準確性。對于不同計量裝置要按照標準規程實施現場校核,同時要制定出完善的周期檢定計劃,對于裝置實施定期抽檢。一旦發現計量裝置存在異常情況或者故障,就需要對其進行快速判定,并且制定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第二,要對電能表的功率以及倍率等重要參數實施現場核對,一旦發現問題要采取功率平衡措施以及電量平衡措施來對其進行核實。要加強計量裝置的日常運行維護,要仔細檢查電量錯誤、保險熔斷、接線錯誤等原因,明確相應責任人,制定完善的解決方案,并且也要按照相應規定對差錯電量實施全面審核;
第三,從目前情況來看,在電能計量方面所采用的電能表包括很多的形式,并且這些電能表分布隨機性較大,缺少規律可言。再加上這些電能表的質量以及技術性能有所差別,因此要對不同類型的電能表實施仔細鑒別,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
第四,重點關注發電站以及變電站的電能計量裝置情況,要加強其保養維護,有計劃的對其進行電量平衡處理。一般情況下要按照不同的電壓等級控制其不平衡率,例如110kV及以下的電壓等級母線電量不平衡率控制在±2%之下,220kV及以下的電壓等級母線電量不平衡率控制在±1%之下。對于那些安裝了電能表遠程集抄裝置的變電站來說,一定要關注主站的情況,保證其總電量的平衡性。
第五,要特別關注那些故障率相對較高的電力計量表箱,例如那些位于降雨頻繁地區的電能計量表象一定要仔細檢查,避免其受到降雨或者雷擊的影響,防止電量的擴大損失。
第六,要保證計量裝置的互感器精度滿足計量標準規程的規定,否準要對其進行更換。
2.2 有效提升電能計量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與其他任何操作一樣,電能計量是否能夠保證準確度在很大程度上和電能計量人員的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相關,因此電力企業一定要有計劃的培訓相應電能計量人員,確保其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從專業能力、職業素質等方面來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以及奉獻精神,從綜合能力方面有較大的提升,滿足現代電能計量方面的需要。另外,隨著全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設備不斷應用在各個行業,需要將舊有的設備摒棄掉,這就要求計量管理人員不但要實施企業內部培訓,同時也要增強自身能力的建設,不斷進行相應業務的學習,要對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全方位了解。同時,要加強對新型設備裝置的學習,要充分掌握其具體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有效提升其工作效率。
2.3 加強電能計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技術已經應用在了各個行業,有效推動了各行業的快速發展。電能計量方面也要緊跟現代發展需要,充分應用信息化技術,將計算機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充分應用到電能計量管理當中,從而有效提升計量管理的效率以及質量。雖然目前很多區域都已經建立起了基于信息化技術的遠程抄表系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為因素的干擾而提升了計量的準確性,但是在計量管理過程中大多數采取的還是靜態管理的方式,對于信息化技術沒有充分利用。這就需要加強信息化技術的充分挖掘,對其實施動態化管理,從而提升電能計量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
2.4 不斷規范電能計量管理技術,使其形成標準化規程
規范化、標準化是提升電能計量管理水平、防止電量損失的重要手段,利用現代化的先進技術能夠有效推動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的有效實施。一般情況下,電能計量管理技術的標準化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表現:
第一,加強計量儀器的標準化、規范化使用,提高電力計量儀器的計量精度,確保其標準化運行。要以現階段電力計量儀器使用情況作為基礎來深入的分析研究電力計量技術,最大程度上提升電力計量的自動化程度,使得計量裝置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務,確保其安全運行;
第二,要對電力計量裝置性能的可靠性實施全方位評估,確保相應構件接線的規范性和準確性,從而降低電力計量裝置的誤差率。同時,也要提升計量點的規范性和標準化,在進行電力計量儀器使用時要采取實時定位,對于可能存在的誤差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實現電力計量的標準化管理。
3 結束語
總的來說,需要從多個方面來加強電能計量管理力度,確保計量工作可以按照標準規范來進行。本文主要從增強電能計量裝置的運行維護管理、電能計量管理技術的標準化、提升電能計量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提升電能計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等幾個方面來闡述加強電能計量管理、防止電量損失方面的策略,能夠對電能計量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郭峰; 楊杉; 俞德華; 徐辰冠. 加強電能計量管理防止電量損失措施分析[J]. 科技創新導報, 2018(01):15-17
[2]張正國. 淺談如何加強電能計量裝置智能化管理防止電量損失[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3(07):18-19
[3]吳濤. 加強電能計量裝置運行維護管理防止電量損失[J]. 現代國企研究, 2016(04):88-91
[4]周瑞萍; 劉錦華; 劉守斌. 強化電能計量工作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9(0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