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萍
摘 要: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是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畏懼寫作是小學生的共同特點。寫好作文選取材料很重要、寫作方法是路徑,提高能力是目的。而學生能力的提升,是教學相長反復實踐的結果。在作文教學中,很有必要結合實踐對寫作能力提升的方法進行理性探索。
關鍵詞:因材施教;激發興趣;讀寫練結合;寫作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是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也是學生學好語文提高語文成績的關鍵所在。通過本人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有了如下思考,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談一些粗淺的認識,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
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本人感覺到學生普遍都有畏懼寫作的情況,談文色變,產生厭學情緒。如果老師不及時疏導,消除畏懼心理,那么寫作教學將事倍功半。學生畏懼寫作,最根本的原因是學生對寫作沒有產生興趣,沒有從學習寫作中獲得愉快、感知愉悅。導致有些學生視寫作為攔路虎,視寫作為最困難之事,在這種心態下,本人認為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最好的老師是最善于培養學生興趣的人,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本人從他們感興趣的事做起。比如寫《一件有意義的事》,寫作之前有目的的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趣的活動,可以組織學生干些助人為樂的事情如:公共場所搞衛生,社區幫助老人抹桌子,舉行跳繩和拔河比賽等。寫作時,先在班上進行口頭訓練,鼓勵學生人人參與,把活動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講出來,讓他們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消除對寫作的神秘感和畏懼心理,在此基礎上進行書面訓練,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作文,寫作興趣隨之而來。
二、在興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多讀多寫多仿
多讀多寫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學生有了寫作興趣以后要學會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將學生寫作興趣的火花用心呵護,讓其持久發光。教師應巧抓時機,培養學生多讀多寫,否則前功盡棄。現在課外讀物很多,信息網絡,智能手機等也為學生獲得豐富的課外讀物提供的廣闊途徑,但是也存在著良莠不齊,魚目混珠的現象,作為教師就是要引導學生閱讀經典作品。如國內外:寓言故事、童話故事、成語故事和優秀的動漫作品。在班級教學中每個學期都精心設計好“班級讀書角”,為學生訂《小學生作文選刊》、《小學生優秀作文》、《小學生創新作文》等,并號召學生踴躍捐書。除此之外,還與其他班級開展友好合作活動,平時用一定的時間給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并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課外閱讀的效果。享受進步、收獲的喜悅。
仿寫課文內容和其他優秀作文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很好途徑。小學生處于兒童階段,正處于模仿的黃金期,優秀范文既凝聚了作者的優秀思想,同時又蘊含了作文寫作的方方面面的技巧,小學生模仿他人寫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養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的主動性,可以為寫作提高提供較多素材。
教學中通過觀察,在班級的各項活動中,樂于奉獻,熱心班級集體活動的學生參加鍛煉的機會多,參與社會活動的主動性強,自覺不自覺的為自己增加一些感性認識,也容易在活動中積累一些寫作素材,在學習作文寫作時往往內容真實,見解獨到,感情豐富,完成寫作比較輕松。我在班級的教學中,配合教學寫作任務,提前有意識的安排有益活動,和班上的學生共同搞好文體活動,和學生共同組織一些有益的活動,通過一些有益的活動觀察,發現參與活動積極,參與度廣的學生,在寫作中能夠反映出書寫語言生動,蘊含的寫作思維也比一般學生活躍。
四、提高作文評語和作文批改講評在因材施教方面的點睛作用
加強作文指導,做好批改講評,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起決定性的作用,每次進行作文練習,本人注重對學生進行作文在作文題目、文章中心、素材選擇等方面下大功夫進行批閱指導,每篇作文做到讓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明白寫什么,怎么寫,讓學生明確文章的中心,明白為什么寫,是說明一個問題,表達一種感情,還是贊美一種精神等,讓學生明白選擇什么材料才能更好的為中心服務。此時,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讀書筆記和日記拿出來,從中選擇好材料為寫作服務。審題、立意、選材是作文指導的方向。除此之外,還應該引導學生譴詞造句,用上各種寫作手法、技巧、謀篇布局等。老師指導方法得當,學生才能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小學作文寫作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題,也是語文老師一直傾注大量精力研究的課題,本人將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探索小學生寫作教學的方式方法,促進寫作小學生水平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素花.小學生寫作能力提高芻議[J].未來英才,2015,000(001):248-248.
[2]張忠慶.芻議如何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與寫作的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