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輝
摘 要:伴隨著“新課改”教學政策的不斷成熟,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質量要求,也在逐步得到提升。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內容,教師需要對學生們的學習現狀進行系統性調研,并結合自己長期的教學經驗,選定合適的數學教學策略和方法,用以有效提升學生們的數學知識學習質量。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期間,需要明確學生為數學教學主體的地位,設計的相關教法應當更好地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所服務。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方法探究
在教師為學生們講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需要著重提升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質量,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的要點。為此,教師應當為學生們展示信息化教學內容,以此激發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興趣。其次,教師需要引入大量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使之帶動學生們的數學知識學習,并留下深刻的知識學習印象。最終,教師應當回歸學生們課上進行檢驗訓練的錯誤題目,進行錯題的改編和創新,指導學生進行解題訓練,從而有效加深學生知識理解。
一、信息化教學展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的大范圍應用,對于數學課堂教學起到良性的推動作用。為了有效刺激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們展示動態化的教學內容,使之符合學生當前的學習目標相匹配。對于教師而言,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在其將抽象化知識具體化體現的過程,能夠真正為學生知識理解提供便利,從而有效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為學生們設計相應的信息化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并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教授學生學習《統計與可能性》一課的內容時,因為小學生自身思維能力受到年齡的限制,對應的抽象想象力相對不足。此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法,為學生展示各種數據統計和可能性之間的關系內容。然后,教師將信息化教學內容進行趣味性轉化,使之充分吸引學生的課堂學習注意力,使之能夠進行更深度的知識聯想,并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基于學生學習興趣角度的教學方法設計,能夠真正提升學生們的數學知識學習意愿,最終實現綜全面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二、生活化情境模擬,加深學生知識印象
在教師相應“新課改”號召的大環境下,需要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需要摒棄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引入新的生活化數學教學理念,使學生能夠明白數學知識源自生活經驗總結的特點。教師為學生們設計相關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從呆板的教學模型中走出來,充分感受數學知識對現實生活經驗的幫助作用。所以,教師為學生們設計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內容,使學生從數學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富的知識體驗,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為全面和深刻。
例如,學生們在學習《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時,教師就可以從現實生活的角度,進行相關數學實例的分析,力求能夠找準學生們的學習關注點,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們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水平。教師結合學生們日常感興趣的“分蛋糕”事件,進行相應的情境綜合設計,使學生對于分數有更為直觀的認知和理解。此外,教師還可采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們制作動態化的精美課件,使學生可以更直觀的了解分數內涵,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需要有效利用好生活化情境的數學教學輔助作用,幫助學生進行更為全面細致的知識學習。通過教師為學生們營造的生活化學習情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為全面深刻,切實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質量。
三、針對性錯題改編,幫助學生深度理解
在教師指導學生們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會發現學生們實際的訓練結果并不特別讓人滿意。所以,教師需要針對學生們實際訓練中的錯誤,進行有效的錯題改編設計,使之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所犯的錯誤。學生則應按照教師的思維引導,充分分析和理解其中的解題要點,并將其完全內化成為自己的解題思路,從而完全掌握其中的解題方法。
為此,教師教授學生學習《圓柱與圓錐》的內容時,就可針對學生們課堂訓練中的錯誤,進行有效的問題改編。其中,教師發現學生對于拼接圖形的認知不甚充分,就可以在原圖形的基礎之上,進行有效的問題改編,使之具有更強的迷惑性。此外,通過教師有效的題目綜合設計,可以幫助學生找出自己之前錯誤的關鍵,并在實際的解題訓練中進行規避。通過教師為學生們設計相應的改編錯題,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深度。
綜上所述,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期間,需要結合學生們的實際學習現狀,進行相應的教學策略設計,使之有效提升學生們的數學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甘增桃.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引導學生思維的策略闡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04):126-127.
[2]潘書山.小學數學中高段高效課堂教學研究——以青島版數學教材為例[J].內蒙古教育,2019(1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