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中
摘 要:語文不僅是小學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也是學生學習和掌握中國語言和文化的重要工具。學生語文的學習效果如何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繼續教育。不僅新新課改革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學生閱讀能力如何也會直接影響到寫作水平的發揮。那么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本文從轉變教學理念,創設寬松教學環境;開展小組合作,提高學生探究能力;閱讀寫作結合,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三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小學六年級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談談自己的體會和心得。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寫作;教學策略
閱讀,通俗地講,可以學習知識,獲得信息,提高精神素養。喜歡閱讀,享受閱讀,是現代人必備的素養之一。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的漢語語言思維,學得知識,提高認知,發展思維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由于客觀原因的限制,當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并未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閱讀經典的積極性不高,對閱讀課沒有興趣,閱讀素養有待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學生的寫作。本文談談改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轉變教學理念,創設寬松教學環境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和寫作教學中側重通過題海戰術和重復機械式地教學提高學生的應試技巧和能力。特別是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為了提高升學率,學生處于被動接受語文知識的狀態。這種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和能動性得不到有效發揮。新課標要求,小學語文課堂是寬松的、和諧的。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們勇敢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也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思考問題的欲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建寬松的課堂氛圍,運用親切的態度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幫助學生積極思考,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夠在課堂上能夠自由馳騁。
例如,在教學《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時,教師與學生互動:“同學們,說到春節大家都不陌生,我們每年的歲末都會陪伴家人和朋友一起辭舊迎新,歡度這個節日。但是,同學們知道老北京人是怎么過春節的嗎?今天我就帶大家到北京,看看老北京人是怎么過春節的。”這樣,就自然而然地把同學們引入到新課文的學習中去,并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開展小組合作,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小組合作是語文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在實際的語文課堂中它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讓學生課前預習、收集資料、課上自主閱讀和合作探究等過程,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同時,也可以在閱讀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例如,在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時,經過對本篇課文的分析,筆者以為適合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在完成課堂導入和帶領學生學習生字詞后,教師把全班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朗讀前兩自然段并合作完成以下學習任務:1.在作者眼里魯迅先生是個什么樣的人?2.圈畫出魯迅先生受人愛戴的語句。3.為什么“我”聽了伯父的話會感到“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罵還難受?”在教學中積極開展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閱讀寫作結合,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語文寫作是小學高年級學生需要掌握的語文基本技能之一,不僅是衡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標準之一,也是小升初語文考試的重點內容。然而,當下的學生語文寫作水平并不高,存在過分依賴寫作參考書上的資料,導致寫出來的文章千篇一律;遣詞造句不準確,寫作的基本能力(取材、醞釀和立意布局)等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就是學生的閱讀量匱乏導致寫作的基本功不扎實。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除了重視閱讀教學中,寫作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以閱讀帶動寫作,重視學生寫作的教學和練習。
例如,在教學《湯姆·索亞歷險記》時,教師向學生講一講作者的逸聞軼事,如馬克·吐溫曾經養過19只貓,除了當汽船領航員,還當過曠工等,更令人感到震驚的是他準確預言了自己的死亡。激發學生對馬克·吐溫本人和文學作品的興趣,鼓勵學生學習作品中的取材、立意和布局技巧。另外,帶領學生進行寫作基本功的訓練,如標點符號、錯別字、成語和典故亂用、病句等,做好學生寫作基本功的工作,提高學生寫作的基本能力,因為學生寫作基本功扎實與否不僅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中考水平,也是學生語文的基本素養之一,因此必須重視寫作基本功訓練。
總之,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鍛煉學生的遣詞造句和文章的取材、立意和布局都有積極的影響和作用。特別是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閱讀更是他們必不可少的語文基本素養之一,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轉變應試教育的教學思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拓展學生閱讀思維,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喜斌;王會娟.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8(04):81-83.
[2]張靈;張忠華.改革開放40年我國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研究與反思[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