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斌
摘要:在社會文明水平的不斷提升下,人們知識的豐富使得自身文化意識也愈加強烈,隨著教育質量的優化和城市建設速度的進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社會中的影響地位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人民群眾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更為關注。群眾文化活動的類別和數量,在該種環境下有了新的變化形式,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本文通過認識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基本概念,對公共文化服務背景下該品牌的建設策略展開研究,希望為我國文化的整體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群眾文化;品牌建設
一、引言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化的建設和組成結構,會影響到人民群眾的娛樂生活和精神世界,也是地區文化發展延伸的現象之一。對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建設和研究,主要是建立在群眾的基礎之上,可以為群眾帶來更豐富的業余生活,也能夠實現對社會文化的傳播與宣揚,使得群眾可以展示各自的才華,打造更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
二、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基本認識
近年來,我國各個城市地區出現了不同的群眾文化現象,人們的興趣愛好與特長的不同,以及各個地區民俗文化的影響,促進豐富文化活動類型的誕生,繼而構建了不同的群眾文化體系。在社會經濟以及文明的不斷發展進步下,群眾文化活動品牌也逐漸出現雛形,形成了一種對社會文明產生巨大價值的非物質文化。嚴格來講,這種群眾文化活動品牌,聚集了一定興趣和專業的人群,他們對于該品牌的建設有歸屬感和認同感,可以通過這些找到自身的生活意義。隨著品牌的樹立和打造,社會環境也因此發生了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精神涵養,以及價值觀念,都在這種不同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影響下有所創新。由于各個地區的民俗文化存在差異,使得群眾文化活動品牌之間,也存在明顯的地域性特征。他們有不同的群體對象,在社會上也有一定的影響力,更有著客觀和長遠的發展前景。
三、創建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對公共文化服務帶來的重要價值
(一)提高對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利用率
現如今,我國各個城市地區都會存在不同的群眾群體,他們因為豐富的興趣愛好聚集在一起,繼而展開各種群眾文化活動。對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建設,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表達出該部分人群的志向與價值觀念,凸顯出當地人群在精神方面的富裕和豐足。加大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力度,可以提高品牌的號召力,激發人們的參與熱情。一般來講,這些群眾文化活動的召開,都會在一些比較公開的場所,比如公園以及一些公共設施地區等等。在群眾文化活動的大力推動下,社會上對不同文化品牌產生興趣的群體組織會越來越多,繼而提高人們對國家建設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為社會文化的豐富帶來推動性。
(二)為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注入新的血液
在調查中發現,我國部分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因為群眾文化活動的單一和乏味,使得該部分工作服務質量有所下降,服務的對象也漸漸減少。若是創建更加豐富的群眾文化活動,必然會使得各項活動從最初的策劃與制定,到完成過程都朝著更加規范、井然有序的方向發展。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展開,對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和業余生活帶來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也給社會公共服務群體提供了服務需求。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使得群眾文化活動成為一項更專業、更正式又更值得關注的內容,為城市文明發展,以及公共文化服務工作都帶來了新鮮的活力,也使人們的精神文化與生活態度變得積極向上。
(三)滿足更多社會群體的文化需求
群眾文化活動的展開是以社會群體、人民群眾為核心,必然要考慮到人民群眾的需求。在展開一些活動過程中,往往會涉及群眾的個人權益和活動體驗。打造更加全面健全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主要通過調查群眾的興趣所在,了解群眾對活動的建議和反饋意見等等。在此基礎上,借用相關的制度規則,使得活動舉辦的更規范,也讓這些豐富的活動都能夠滿足群眾對于文化活動的多元化需求,為人們創造更豐富和多姿多彩的生活。
四、基于公共文化服務背景下建設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路徑探索
由于群眾文化活動涉及的群體組成非常多,考慮到的因素也十分復雜,在建設過程中面臨著一些無法預測的阻礙。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對于該品牌的建設,還應當結合公共文化服務背景來展開研究。只有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才能夠建設出令群眾盡可能滿意,且發揮較大社會價值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
(一)加強品牌活動建設的意識
對群眾文化活動品牌進行建設,離不開各個部門以及人民群眾的有效配合。且隨著社會環境以及公共服務體系的變化,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建設目標和要求也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在此之前,必須要先強化該品牌的建設意識,要求各個地區的相關部門,積極采取對工作人員們在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方面,進行基礎內容的培訓和管理。帶領他們認識到該部分工作的重要價值,使其對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有更為專業的認識與理解。只有具備正確的觀念,以積極的態度去看待這些內容,才可以為后期的各項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突出“以人為本”的品牌建設理念
眾所周知,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建設,主要是為了人民群眾們能夠展開各種積極的文化活動提供依據,因此,必須要體現出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重視人民群眾對于各項活動的需求,了解群眾的興趣愛好所在,站在群眾的角度去為大家創建出受到大眾歡迎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讓群眾可以從中感受到愉悅的精神享受,看到公共服務工作的人性化。長此以往,我國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工作,便會朝著更加長遠的方向發展,使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為健全完善,社會文明的發展步伐得以改進。
(三)對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的方式進行不斷調整優化
人民群眾的自我意識與文化信仰也在隨著時代的進步發生變化,從而使得他們對于群眾文化活動的需求存在差異,與以往相比有所不同。而在對群眾文化活動品牌進行建設方面,務必要緊隨人民群眾的需求,對建設的方式不斷調整,建設的內容和質量展開動態的監控管理。如此一來,群眾文化活動才得以隨著人民的發展腳步有所成長。那么,各個地區都應當根據當地的風俗特點,打造出別具一格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讓我國公共文化服務變得更為多樣化。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文明腳步的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完善是國家為公民提供服務的必然措施。加強對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建設力度,可以結合新時代的發展,充分了解到現代人群的精神需求,為人們打造出更加豐富和多樣化的社會文化活動結構,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在此基礎上,國家社會文化的發展將會朝著更理想的方向前進,人們自身的文化意識與精神也會變得更為富足。如此一來,人民群眾的整體精神涵養與文化水平都能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金京.淺談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J].山西青年,2018(20):221.
[2]李環.論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品牌建設的主要路徑[J].藝術品鑒,2018(9):284-285.
[3]尹曉斌.如何提升地方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形象——以海寧市為例[J].文化月刊, 2019(1):102-103.
[4]于春霞.探討公共文化服務中群眾文化活動的品牌建設[J].參花:下半月,2018(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