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花 黃小艷 盧雅倩


【摘 要】目的:探究無痛人流術中實施卡前列甲酯栓與一次性宮腔吸引管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入的無痛人工流產術患者40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排列表法分為對照組200例,予宮腔觀察吸引手術系統,觀察組200例在對照組基礎上予卡前列甲酯栓,對兩組術中相關指標、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陰道流血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兩組差異統計學有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率為5.0%,低于對照組的18.5%,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一次性宮腔觀察吸引管聯合卡前列甲酯栓能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 卡前列甲酯栓;一次性宮腔觀察吸引管;無痛人工流產;并發癥
人工流產作為現階段避孕失敗常用補救措施,多數患者術后會伴有一系列臨床并發癥,危害到女性生理健康[1]。近年來,隨著我國醫學技術不斷發展,內窺鏡、B超引導下人工流產術逐漸應用于臨床中,有效降低人工流產術引起的并發癥。人流術式以藥物流產、手術流產為主,傳統流產術式多數依據婦科醫生的經驗,盲目吸引,因此,該術式應用過程中造成的損傷較大。目前,我國B超引導下流產或內鏡下可見流產能詳細觀察子宮腔內部情況,但上述術式僅通過影像超聲間接觀察,術中受到多種外界因素影響,易出現宮腔積血清除不及時,殘留組織過多吸引,影響到預后[2]。有研究表明,予以患者一次性宮腔觀察吸引管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預后。在本文研究中,將卡前列甲酯栓和一次性宮腔觀察吸引管應用于無痛人工流產的效果進行以下闡述,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入的無痛人工流產術患者40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排列表法分為對照組200例,觀察組200例,納入標準:本次研究過程中所有患者經過專業醫師確診;依從性高,能配合醫護人員參與到本次治療;經過患者、家屬同意后自愿參與到本次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無嚴重心、肝、腎等原發疾病。排除標準:手術禁忌證、異位妊娠、自然流產、精神異常、抑郁癥患者等。對照組中年齡22~38歲,平均(26.4±3.1)歲,觀察組中年齡23~39歲,平均(28.6±3.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術前禁食、禁飲,術前排空膀胱,生命體征平穩。予患者宮腔觀察吸引手術系統手術,由本院專業婦科
基金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自籌經費科研課題申請書
合同編號:Z20180398
醫療團隊完成,術前針對性予以對癥治療及其護理。對照組采用子宮腔吸引術,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卡前列甲酯栓(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800007,劑量0.5mg)。術前1h在陰道后穹窿放置卡前列甲酯栓1mg,手術操作如下:患者麻醉后,探查宮腔深度,利用擴宮條并將宮頸擴張至7號半,將已連接好攝像工作站的一次性攝像吸引管送入宮腔內,掃視子宮腔,找到妊娠囊組織,在吸引過程中及時旋轉吸管,并上下移動以觀察顯示器上的組織流動。尋找連接管中是否存在組織、血液等,并及時吸出。常規步驟進行吸刮操作后,觀察宮腔內部是否有異常,手術過程中全程做好錄像工作,中途可自行控制拍攝照片。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術中相關指標進行比較,包括宮頸軟化、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陰道流血時間,并對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包括子宮穿孔、不全流產、術后感染、宮頸粘連等。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術中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陰道流血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不良反應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率為5.0%,低于對照組18.5%,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思想逐漸開放,導致臨床上人工流產人數逐漸增多。意外懷孕最為常見的補救措施為人工流產,臨床主要將流產措施分為以下兩類:藥物流產以及手術流產[3]。現階段我國常用術式為負壓吸引人工流產術、鉗刮人工流產術以及藥物流產術。負壓吸引措施具有手術時間短、術后陰道內流血少,主要是依靠吸引妊娠物方式終止妊娠,但術中需要擴張宮頸,會為患者造成一定痛苦,提高感染發生率。
本文研究中,采用一次性宮腔觀察吸引管聯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療,能縮短術后出血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P<0.05。卡前列甲酯栓可促進子宮纖維化組織軟化,膠原降解,陰道內給藥能經過黏膜組織吸收直接作用于靶器官,避免因手術擴張宮腔引起機械性損傷,術中藥物促使宮頸變軟,能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減少術中出血量[4]。陰道給藥可直接作用于靶器官直接通過陰道粘膜組織吸收,有效軟化和擴張子宮頸,避免術中機械性子宮擴張造成的損傷,減少術后并發癥以及術中出血量。同時本文研究采用一次性宮腔觀察吸引管,能清晰觀察到陰道內部組織,人流分辨率高,手術實施過程中做到觀察與吸宮同步。術中能準確定位孕囊、定向清除孕囊,降低術后宮腔粘連發生。聯合應用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宮頸損傷,是一種安全、理想的終止妊娠方式。
綜上所述,一次性宮腔觀察吸引管聯合卡前列甲酯栓應用于人工流產中,能減少術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但由于目前國內無相關文獻報道以及研究時間較短,需進一步延長時間、加大樣本量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 劉明鴿,白昌民,高尚風,等.用一次性宮腔組織吸引管行人流術120例觀察[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4,25(01):108-110.
[2] 陳金美,李悅,吳烈,等.米索前列醇不同給藥方式聯合宮腔吸引管在剖宮產術后無痛人流中的應用[J].中國藥房,2015,26(33):4631-4633.
[3] 周春燕,周芳芳,沈常霞,等.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宮腔吸引管干燥度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03):134-135.
[4] 樊迎慶.卡前列甲酯栓在無痛人工流產術中的使用效果分析[J].安徽醫藥,2016,20(09):1770-1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