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琳
【摘?要】近年來,雖然很多中小學校已經開始實施創客教育,但并沒建立起相應的創客課程體系,創客教育形同虛設,低效現象極為普遍。為了能夠全面系統地了解小學創客課程設計的相關研究,筆者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梳理和分析。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本區域當前小學創客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梳理其中存在的問題;探索泰勒模式在創客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提高創客教育質量。
【關鍵詞】創客教育;創客活動;課程設計
一、背景
實施創客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需要,同時也是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雖然很多中小學校已經開始實施創客教育,但很多創客類課程,學生僅僅是在教師指引下機械地完成一些簡單的活動,導致創客教育形同虛設,低效現象極為普遍。
二、目的與意義
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本區域當前小學創客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梳理其中存在的問題;探索泰勒模式在創客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提高創客教育質量。
三、泰勒課程開發模式
(一)概念
泰勒模式的主體框架包括四部分內容,一是設立明確的課程目標,二是根據目標創造系統的教育條件,三是設計科學的實施方法,四是開展專業性的課程評價。高欣浩、盛家榮、黃珊等(2015)提出了構建基于泰勒原理的課程設計,指出以泰勒的課程設計模式為基礎,通過圍繞課程目標、學習經驗、學科知識、課程內容、組織形式等方面展開設計,構建系統的、有別于學科教學的課程框架[2]。
(二)優勢
其一,學生在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不再像以往的教學中忽視學生的心智成長,輔助學生樹立對創新學習的信心。
其二,泰勒課程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題,分步驟地分解課程,明確教學目標,使得學生認識到課程參與和學習的目標,在泰勒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究,吸收知識。
(三)原則
在踐行泰勒課程模式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首先,應用泰勒課程模式的時候師生應當充分認識到課程目標的重要性,從抽象的層面闡述具體的知識內容,明確課程目標的重要性。
其次,泰勒課程模式在執行的過程中應當保障目標的全面性,強調自身目標清晰明確,每一次課程的開展都可以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展開,確立有益的學習目標。
最后,確保課程目標實現的完整性,泰勒課程的模式要按照完整的目標執行,教師要在內容和行為兩個層面激勵學生掌握清晰的學習計劃,規范自己的行為和沖刺自我的目標,有助于自我目標的實現。
四、泰勒模式在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
(一)開發原則
以泰勒課程的開發模式為基礎,創客課程開發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是合理確立教育目標。在泰勒課程開發模式中,強調以目標為課程開發的基礎和核心,圍繞課程目標的確定及其實現、評價來進行系統的課程開發。其中,最有效的確立目標的方式,是明確要使學生養成哪些行為,并確定這種行為能夠運用到的生活領域。
其二是選擇學生的學習經驗。在選擇學生學習經驗的過程中,教師需把握好四個主要原則,即:①選擇有利于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學習經驗;②選擇有助于學生獲取信息的學習經驗;③選擇有助于培養興趣的學習經驗;④選擇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學習經驗。
其三是組織學生的學習經驗。在選擇學生已有學習經驗的基礎上,教師還需進一步組織學生的學習經驗,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選擇和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參與課程時遇到的實際問題。在組織學習經驗的過程中,教師需遵循三個基本原則:一是連續性原則,二是順序性原則,三是整合性原則。
其四是評價學習結果。評價可分為兩輪進行,第一輪在課程實施的前期,調查了解現狀,分析問題及問題形成的原因,第二輪在課程實施后期,調查學習結果了解課程實施前后的效果對比進行評價,并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做出解釋。
(二)優勢與不足
首先,創客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綜合能力的提高有積極的意義,教師可以在創客教育模式中創設既定的學習和探究的情境,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積極性。
其次,為小學生拓展更多的信息搜集和獲取的渠道。在創客教育模擬的過程中,教師要提升學生知識獲取的效率,讓學生在材料閱讀、創客挖掘中提高自我的信息吸收和獲取的能力,使得小學生在學習中增強自我的綜合能力。
再次,教師在創客教育中為學生準備動態的教學案例,讓學生熟悉創客項目,借助動態的案例,鍛煉學生的知識技能轉化能力,借助動態案例的方式,學生強化學生的分析能力,學會將既有的知識轉化為創客項目中的實踐內容。
最后,創客教師在進行創客項目引導的時候,激發學生的內在創作能力,科學規劃創客項目的進展,在創客課程中系統性的進行,組織學生積極動手參與。
參考文獻:
[1]謝作如.如何建設適合中小學的創客空間-以溫州中學為例[J].中國信息教育技術,2014(9):13~25.
[2]高欣浩,盛家榮,黃珊等.泰勒原理在微課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2(02):118~121.